近日,国外芯片巨头纷纷宣布要来中国大陆生产芯片!
这是中国市场的模式让欧洲的芯片巨头“俯首称臣”了?中国芯片代工厂又是凭什么打动了欧美巨头?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
欧洲三大芯片巨头将在中国生产芯片
1)英飞凌:将在中国本地化生产芯片
英飞凌CEO Jochen Hanebeck近日表示,英飞凌正在中国本地化生产商品级产品,因为公司希望与中国市场的客户保持密切联系。
Jochen Hanebeck称,“中国客户要求对一些很难更换的部件进行本地化生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部分产品转移到中国代工厂,我们在中国有自己的后端,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中国客户在供应安全方面的担忧。”
不过,Jochen Hanebeck没有给出在中国生产的具体目标,“这最终取决于产品组和市场的发展。”
2)恩智浦:将打造中国芯片供应链
和英飞凌情况类似,恩智浦也指出中国芯片供应链的重要性。
恩智浦执行副总裁Andy Micallef在参与VSMC晶圆厂动工典礼的是时候透露,将为客户建立一条中国芯片供应链。
“我们将继续在新加坡投资。到 2030 年,我们将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建设。新加坡对恩智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地,” Micallef说。
恩智浦在天津拥有一家测试和封装工厂,但在中国没有前端制造业务。“我们将建立一条中国供应链。我们今天正与合作伙伴一起建设,” Micallef说。“对于想要中国供应链的客户,我们将提供这种能力。”(备注:这意味着NXP应该会在国内投片)“
3)意法半导体:40nm MCU由华虹代工
欧洲芯片大厂意法半导体宣布为更好服务中国客户,将由华虹代工其40nm MCU。
意法半导体在11月份的投资者活动现场宣布,公司正和中国晶圆代工厂华虹公司开展合作。
意法半导体CEOJean-Marc Chery表示,如果公司失去中国市场份额,将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削弱竞争力。
意法半导体于 2023 年与中国公司三安在重庆成立了一家 SiC 合资企业。
意法半导体正在与中国第二大定制芯片制造商华虹合作,计划于 2025 年底在该公司生产生产 40 纳米节点的微控制器芯片。
具体而言,两家公司将在中国大陆就40nm制程MCU,围绕OFT(氧化物填充沟槽,一种半导体制造技术),BCD(集成双极型晶体管、CMOS、功率DMOS晶体管于同一芯片的半导体工艺),以及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展合作。
中国市场,欧洲芯片巨头的必争之地
意法半导体选择在中国代工芯片,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国市场巨大。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贡献了全球60%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卖出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车。
而ST意法半导体是全球第三大汽车芯片厂商,而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任何芯片企业都不敢轻视。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远超燃油车。
价格战下,成本优势成为关键。
除了市场规模,价格战也是ST不得不做出选择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掀起了激烈的价格战。新能源汽车降价潮直接“卷”到了燃油车,整车厂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压缩成本,而汽车芯片自然也不能幸免。
据说,美国芯片企业德州仪器在中国市场已经被逼得大幅降价,幅度甚至高达90%。
所以芯片巨头为了降低成本,自然就会选择价格更有优势的中国代工厂。
欧洲芯片巨头们的选择,是妥协还是双赢?
答案显然是双赢的局面,中国市场是个香馍馍。
不仅因为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因为这里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创新中心。
将芯片生产放在中国,能让它更贴近客户,更快了解市场需求,还能借助中国产业链的优势,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那么,对于中国芯片代工厂来说,面对欧洲芯片巨头纷纷投来的橄榄枝,选择拿下,既是对自身实力的证明,也是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的机会。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