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29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里,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各路记者手里的相机,不断发出快门按下的咔嚓声。很快,陈毅外长铿锵有力的发言,传遍了五大洲,海内外媒体竞相报道。
法国前总理富尔评价道:“陈毅的谈话充分反映了中国的民族自尊。”
香港《成报》评论陈毅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言论表明“中共有胆量面对多面的敌人。”
陈老总之所以引得多方来赞,是因为面对美国处心积虑地针对和复杂的国际局势,他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十足地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美帝国主义的威风。
那么,这次轰动全球的记者招待会背后,究竟涌动着什么样的国际风云?陈毅外长在招待会上作了怎样的发言呢?为何他会引得全世界媒体的注目?接下来请跟随笔者一起,欣赏陈毅外长的传奇人生。
目睹战乱,矢志救国
1901年,陈毅出生于四川省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一辈子和黄土地打交道,陈毅的父母却深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陈毅刚刚能识数认字的时候,父母便把他送进了私塾。而陈毅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在学校里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资。1916年,15岁的陈毅考入了成都甲种工业学校。
那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众多有理想有知识的新青年纷纷放眼世界,企图找到一条救国于水火的路。在那样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在工业学校读书的陈毅也渐生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宏愿。
1919年,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陈毅加入了留法勤工俭学的队伍。在法国,陈毅和周恩来,陈延年,赵世炎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目睹了劳工大众在面对剥削时的艰辛与无奈,以及他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不懈斗争。对底层命运的窥探,让这群心怀天下的年轻志士坚定地聚集在了共产主义的旗帜下。
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传来,旅法小组纷纷走上街头,为争取法国人民的支持而奔走呼告。而正是这次活动,让陈毅的旅法生涯,提前结束了。因为带头组织爱国学生运动,陈毅被捕入狱,之后被遣送回国。
回国后的陈毅,继续学业上的深造,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一员。在北大读书期间,陈毅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26年,北伐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襟”,书生陈毅毅然涌入了北伐的大潮中。在国民革命军的队伍里,陈毅凭借其聪明和勇毅,成为共产党员一面鲜明的旗帜。
革命者的道路,哪有不经历风高浪急。
1927年,汪精卫和蒋介石先后叛变革命,无数共产党人和爱国学生惨死在国民党的屠刀之下。血的教训让年轻的共产党意识到,要革命,必须有自己的武装。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叶挺,贺龙等人一起来到了南昌。8月1日,一支属于人民的武装,随着南昌城的太阳一同升了起来。而因为种种原因,陈毅赶到南昌已经是8月6号,起义部队正准备出城南下。
而后陈毅跟随朱德领导的起义残余部队,一路打一路行进,最终辗转至井冈山。在井冈山土地革命期间,陈毅从师长,做到了军区总指挥。其卓越的指挥能力,在共产党的“反围剿”斗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抗日战争期间,陈毅更是扛起了新四军的大旗,以军长的身份,统领南方地区的敌后战场。陈毅的威名,越来越响亮。
在战场上如此呼啸往来的陈毅,在解放战争时频频被委以重任。淮海战役,上海战役,孟良崮战役,这些经典的具有重大转折性意义的战斗,皆是陈毅和他麾下的华东野战军的代表作。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的骁勇善战,为他在1955年的授衔中,赢得了“元帅”的将衔。
接任外长,心有不安
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军事奇才,似乎理应是在戎马间剑指天下的。然而令陈毅自己都想不到的是,他有一天会在外交舞台上拨弄风云。
那么一位武将,缘何变成了共和国最重要的文官了呢?
建国后,新中国的外交部长一职,长期由周恩来总理兼任。随着国际关系越来越盘根错节,中央各项事务也越来越繁忙。凡事都必须亲力亲为的周总理,渐渐分身乏术。为了使周总理有更多精力集中在国务院事务上,毛主席决定将总理身上外交部长的担子卸下来,单独分配到另一个能者头上。
仔细思忖了一番,毛主席决定将这个重要的职位,交给自己的老战友--陈毅。这可把陈毅吓了一跳。自己几十年带兵打仗,还是个出了名的“直筒子”脾气,怎么能做得来外交工作呢?
陈毅找到毛主席,想要推脱这一职务:“主席,我要是发火得罪了自己同志,还能解释,这要是得罪了外国朋友,那可是要坏大事的。我不行,这个工作我做不了。”听了陈毅这“退堂鼓”,毛主席倒是不以为然:“你堂堂一个元帅,还做不来一个部长吗?你要有火,就朝外国人发去。”
说这话时,毛主席大手一摆,随即踏出门去了。见没有商量的余地,陈毅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重担。
当天回家后,陈毅对妻子张茜说道:“我这个外交部长,可能会干出四种结果:出成绩,一般化,犯大错,或者是得大病。”
毕竟,有周总理珠玉在前,陈毅生怕把周总理多年来苦心孤诣打造的局面毁于一旦。
1958年2月,陈毅正式接任外交部长一职。对于这个新手,周恩来总理向其传授了自己多年的外交经验,这让两眼一摸黑的陈毅,心里稍稍清晰了一些。
然而,尽管如此,这位新手外交官还是犯了个小错误。虽然不会影响大局,却也是惹得周总理动了怒。
1965年6月,周总理的飞机刚抵达开罗,就收到消息:阿尔及利亚发生军事政变。而此时,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正有一场重要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召开在即。多年的国事经验让周总理敏感得意识到,会议的召开恐因此受影响。按照惯例,周总理将此事致电毛主席,毛主席命其在开罗逗留,观望阿尔及利亚的情况。
可远在阿尔及尔为周总理打前阵的陈毅,却悄无声息地给周总理点了一把火。原来,政变前夕,已经有很多国家的代表团抵达阿尔及尔。没想到,阿尔及利亚一夕哗变,会议变得令人捉摸不定。各国代表团纷纷躁动起来。这时,他们想到了中国这位第三世界的老大哥:“陈毅部长,您觉得这次会议会如期举行吗?”见他们因为此事熙熙攘攘,陈毅脱口而出:“会!不仅会召开,还会开得很好。”就是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陈毅回国后,挨了周总理一顿批评。
那次的会议,因为阿尔及利亚局势始终不明朗,最终作罢。
这样的结果,让陈毅瞬间意识到,自己犯糊涂了,说错话了。
回到北京,陈毅马上去往西花厅,向周总理负荆请罪。
已经等候多时的周总理,见到陈毅,罕见得动了怒。他重重地拍了几下桌子,训斥陈毅道:“为什么不请示?你怎么就认为会议一定会开,还会开得很好?这不仅是一句话的事,这关系到我们国家在外国友人心中的形象。”
周总理的发火,让陈毅更加明白了事情的严肃性。外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是国家的名片。名片好了,朋友才能越来越多。
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了现实的教训,陈毅外长在之后的工作中,反而更加得心应手了。
慷慨陈词,世界瞩目
三个多月后,正在外地访问的陈毅接到毛主席的急电,命其回北京举行一场记者招待会。得令的陈毅,马上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北京。
那时已临近国庆十六周年庆典,海内外众多记者已经汇聚到北京。而他们来北京,不仅是为了目睹新中国的盛典,更想要的是,能从中共领导人口中打探到他们的外交意图。
1965年的中国安全局势,和今天颇为相似。为了绞杀共产主义旗帜下的政权,美国不遗余力得在中国周边布局。
对越南,美国企图复制朝鲜半岛的方案,扶植一个听话的亲美政府。
对台湾,美国挟洋自重,在经济军事各方面支持蒋家集团。
西边的印度,一心想洗雪失败的耻辱,不断在中印两国边境制造事端。
东边的日本,一路紧随美国的步伐,与中国针锋相对。
美国国防部长更是直接声称:“我们会将反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到底。”
在反华势力咄咄逼人的情势下,毛主席和党中央希望借国庆节各方记者齐聚北京之际,将中国的态度传递出去。
在国际斗争上,说和做,同样重要。
9月29日,陈毅外交部长穿着一身青灰色西装,习惯性得带着墨镜,从容迈进了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和他同往的,还有外交部,中宣部及新闻单位的代表。
陈毅部长步入大厅的讲台时,台下300多名各色皮肤的记者纷纷按下快门。镜头里,陈毅面带微笑,径直走到讲台上落座。
会议在一片笑声中正式开始。赢得满堂笑的,是陈毅部长的一句话:“各位记者阁下,今天你们要准备好接受一次来自共产党的洗脑了。”
“洗脑”一说,常出现在西方媒体的行文里,是他们抹黑中国的手段。
此时,陈毅部长用“洗脑”来做记者招待会的开场白,其诙谐幽默和淡定自若之气,可见一斑。
然而笑归笑,台下的记者,提问起问题来,无一不是夹枪带棒。
记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当下最敏感的越南战争扩大化:“美国不间断地向越南增兵,并投入新型杀伤性武器,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这个记者显然是有备而来。
陈毅部长兵来将挡:“有个外国朋友曾对我说,美国的力量还没用完。没用完就没用完嘛,中国的力量也没用完呢,世界人民的力量也还没用完,为什么要只看到美国的力量呢?”
陈毅部长回答的轻松和缓,中国人不畏强敌的勇气不言而喻。
接下来的问题,从国共关系,到中美关系,无一不是踩着最敏感的政治神经线。而陈毅部长一贯应对自如。他没有模糊的外交辞令,有的是一个枪林弹雨里厮杀出来的老将的直爽豪情,每一句话,都是掷地有声。
当记者问及如果美国将越南战争升级,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方会做出什么反应时,陈毅外长一改刚才唠家常似的谈笑风生,突然慷慨激昂起来。他表示:
为了彻底粉碎帝国主义的图谋,中国愿意做出一切必要的牺牲。我们不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如果美帝国主义决心要把侵略战争强加于我们,那就欢迎他们早点来,欢迎他们明天就来。让印度反动派、英帝国主义者、日本军国主义者也跟他们一起来吧,让现代修正主义者也在北面配合他们吧,最后我们还是会胜利的。
这时全场按快门的声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国共产党的元帅,现外交部长,毫不掩饰地向全世界宣告:帝国主义尽管狂吠吧,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
在这段引爆全场的发言中,陈毅部长引用了一句中国的习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要报销。”
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一句话,成了中国面对帝国主义欺侮发出的最强音!
正如周总理曾评价陈毅所说:“刚烈而不失潇洒,豪侠而不乏文雅。”
和周总理文质彬彬,而后君子也的外交风格不同,陈毅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帅,直抒胸臆的豪情,恰恰代表了那个强敌环伺下,中国应有的虎气。
记者招待会后,现场的情况传到毛主席的耳朵里,主席大笑道:“现在外国人都知道,我们有个不好惹的外交部长喽。”
《朝日新闻》《美联社》等外国媒体更是不约而同地,给陈毅外长主持的这次招待会留出了头版的位置。
外国媒体一直认为,陈毅外长的谈话,旗帜鲜明地展示了,中国的外交态度和民族态度。
中国的声音,响彻世界各地。中国独立自主,民族自决的决心,从未改变。
今天的中国,已经在美国重重的经济包围,军事包围,政治包围中,成功突围。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时候一到,一切都要报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