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末短视频登上美团App底部的中心tab位,到今年春季美团App新增剧场频道,再到一个月前开测的“外卖版小红书”本地在吃,美团对于内容化的决心俨然是相当坚决。在进入流量红利不再的存量时代,内容化确实是解决流量问题的一个法宝,可美团毕竟不是内容平台,所以内容化对于平台上的商家来说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
由此,“代运营”开始在美团上泛滥。日前美团方面开启官方代运营招募,平台为代运营商提供资源支持以及身份认证,包括提供品牌、爆品、门店三层曝光路径,开放神会员、特价团购、营销活动展示等流量入口,支撑代运营商在“帮助门店获客”、“优质供给打造”、“传递品牌价值”方面的经营诉求。
除此之外,平台还将为代运营商设立了各成长阶段、季节性的激励政策,扶持其承接经营工作。不难发现,美团此次对于搞好“代运营”是认真的,毕竟商家对于代运营的需求也相当旺盛。如今的现实,是当下的美团已不再是几年前的美团,商家如果不做运营就是没人流、没单量,已然无法只指望自然流量。
在本地生活服务这条赛道,美团不仅仅有老对手饿了么,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等一众新兴势力也已陆续入局,用户真的是可以选择用脚来投票,这也是美团方面要想尽一切办法扛住抖音相关攻势的原因。美团的内容化转型就是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使得让用户在自己的平台上消耗更多时间,从而挖掘用户的价值。
但遗憾的是,尽管内容化是一个好概念,但工具属性极强的美团旗下一众App要做好并不容易,毕竟消费者打开这些App无非是为了团购、外卖、机酒等本地生活服务。从十多年前的“团购大战”到七八年前的“外卖大战”,美团一直靠着强化自己的工具属性、尽一切可能缩短交易链路,才取得如今的成功。
即便美团已经成为了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的巨头、收获了千亿市值,但代价就是这些App的工具属性已深入人心智,用户也早已形成了“用完即走”的惯性。所以内容化与这些App的产品调性可谓是南辕北辙,故而美团方面又是做短视频、又是做短剧,还在试图复刻小红书的情况下,美团App的月人均使用时长却一直不上不下。
目前可供用户选择的内容平台实在太多,为什么非得是缺乏这个基因的美团,这个问题其实到现在为止美团自己也回答不了。那么摆在美团商家面前的局面就是自然流量有限,所以大家不得不想尽办法获得流量、从而实现转化。由于从事餐饮、酒旅等行业的商家对于互联网相对陌生,或者说缺乏“网感”,除非是有实力的知名品牌,通常中小商家亲自下场做运营的结果都是难有起色。
诸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宣传图,图片放在店铺哪个位置合适,怎么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访问量,以及如何投推广通省钱,这些都是大多数商家搞不定的事情。如此一来,美团商家自然就会对寻找专业的运营团队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代运营又岂有不蓬勃发展的道理。
可现实是当下的美团代运营领域可谓泥沙俱下,通过搜索引擎或是微博、知乎等平台以“美团代运营”为关键词,得出的结果无外乎是“为什么99%美团代运营是骗子”。但目前美团代运营良莠不齐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韭菜实在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传统行业的商家对于互联网流量的底层逻辑毫无认知,自然很容易就会被无良的代运营拿捏,出现在无良代运营的指挥下,推广费用虽然是花出去了,可促成的成交却寥寥无几,即便商家想要寻求售后,代运营公司直接来个“已读不回”。所以美团如今推出的官方代运营招募,其实就是起到一个信用背书的作用。
有了平台的背书,要是出问题了还可以有地方投诉和反馈,在美团的监管下,官方代运营合作商也不会肆无忌惮地去坑商家。不过美团的官方代运营招募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商家最好还是别指望这些代运营能有点石成金的水平。毕竟通过代运营实现“爆单”,不仅仅与运营团队的能力有关,还是由商家的产品、服务、配合度、商圈等因素决定。
事实上,代运营并非商家的救命稻草,美团的官方代运营招募大概率也只能治标不治本。真正改变商家境遇的契机其实是在美团身上,也就是内容化转型出现曙光、让流量变得充沛起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