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欧洲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矩形盾构机,我的中国同行则为这项古老的技术,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不久前,在浙江宁波举办的“宁波轨道类矩盾构”技术评价会上,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副校长、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贡特尔·梅施克发出这样的感叹。
贡特尔·梅施克口中的“中国同行”,是浙江省劳动模范、高级工程师黄毅。作为同济大学毕业的博士,他十年来深耕轨道建设一线,锚定自主创新,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把论文续写在一个个施工现场。业内认为,黄毅及其团队破解了轨道建设世界性难题,占据了全球地铁盾构领域的制高点。
集众智,创绝招,突破“卡脖子”技术
盾构机素有工程机械的“航母”之称,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地下管廊、铁路公路隧道等重大工程、基础建设领域。
在盾构技术领域,中国曾经长期落后于欧美国家。宁波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轨道”)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在城市地铁线路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不过,在面对狭小逼仄的地下施工空间时,宁波轨道成熟掌握的圆洞单轨盾构技术,却难以较好发挥效力。2013年底,在建设宁波地铁4号线时,宁波轨道遇到了难题。
4号线总长35.95公里,其中有2公里线路位于宁波翠柏里老街区正下方,地下可用空间净宽不足14米,在如此狭窄的地下空间作业,在国际上也相当罕见。
2012年,拿到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的黄毅,入职宁波轨道。大家亲切地叫他“黄博”。
为攻克技术难题,黄毅偕团队多次到日本等国家调研考察。“日本地铁大多在东京湾一带,与宁波的城市布局、地质构造有较多相似之处。日本推出的矩型盾构,采用全钢架支撑,虽然成本较高,但能较好地在地下狭窄空间施工。对这项技术,他们视若至宝,不轻易示人。” 黄毅说。
宁波轨道建设分公司党委书记黄贵彬说,企业最初想咬咬牙,从日本买一台“矩型盾构”成品装备,以解燃眉之急,但日商以“目前暂无出售计划”为由婉拒。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黄毅说,事关“卡脖子”的高端装备与关键技术,不能指望也无法依赖外部引进。“即便能引进其他类似盾构机,对方也处处设防,开出严苛条件。”
为此,宁波轨道抽调精兵强将,尝试研发适合中国国情与宁波地质条件的设备,黄毅成为一线技术负责人。
“作为一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研项目,仅凭宁波轨道单打独斗不行,我们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大平台,参与的有上海隧道设计院、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同济大学等众多一流高校学府、专业机构,组成国内顶尖的地铁盾构攻关团队,将轨道建设工地变成国际级大科研场。” 黄毅说,全力以赴攻关下,团队自主首创研发横断面最大、多刀盘无死角、掘进利用率最高的“类矩盾构”设备,破解了建设难题。
据介绍,这台“类矩盾构”宽11.83米、高7.27米,可以适应城市地下狭窄复杂空间、海泥层软土地基等作业难题。宁波市将其命名为“阳明号”。
深耕一线,成就“解难高手”
作为全新的技术装备,“阳明号”从实验厂出品到规模化应用,需要通过可行性验证阶段。在试拼装阶段,技术团队便遇到了“下马威”。
按照设计要求,技术人员要将每环11片、每片重达数吨的高强度钢砼管片,拼接成高7米、宽11米的“类矩环”空间,其精度需要控制在5mm以内。上海隧道公司高级工程师潘涛说,大家耗费多时未能如愿,只得请“黄博”来“点拨”。
黄毅(左)在施工现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黄毅在现场观察了两天两夜,终于发现问题。原来,随着盾构掘进,管片出现位置偏移,黄毅设计了限位器,优化了技术规程,使管片拼装精准控制在误差缝隙之内,这才恢复试验施工,闯过了起步难关。
试验初战告捷,整个团队移师4号线,打通了曾被视为畏途的翠柏里超窄地下段。黄毅说,按原来施工方案,仅地面拆迁补偿即需12亿元,而采用“类矩盾构”施工,可节省各类费用达11.4亿,且不拆房不扰民,施工进度快。
宁波地处我国东部沿海软土地带,地下土层含水率高达50%,比东京、上海等同类沿海大城市高出10%左右。有人认为,在宁波建地铁,如同“嫩豆腐打洞”。“类矩盾构”系列化技术工法,则有效破解了地下海泥层软土开掘作业的国际性难题。
“受软土地基等因素的干扰影响,最初施工时,多次发生多刀盘碰撞问题。”黄毅说,“此类问题,国外也有遇到,他们较多采用停机再启动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影响作业效率,扭力受损较大。我们研究后,将大小刀盘分别作了刀形改进与结构调整,杜绝了刀盘交错现象。”
宁波地铁6号线江南路施工点附近,有3根大自来水管,施工团队按常规流程,用基坑钢管护壁,黄毅巡查后认为不妥。这些水管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更换能够自动调节压力的智能支撑系统,还在水管沿线设立11个监测点。据了解,6号线开工2年多来,多次遭遇台风暴雨及东海大潮侵袭,由于采取周密的防控措施,迄今未发现任何异常。
有专家认为,宁波轨道研发攻关的“类矩盾构”,引领了全球盾构领域的新技术革命。而作为一线“操盘手”,黄毅始终怀有一个信念与梦想,就是要将此“国之重器”,对标世界最前沿,精心打磨成精品极品。
“类矩盾构”问世后,黄毅与团队成员不断深化研发、迭代升级,实施一系列重大技术改革创新。“类矩盾构”也从1.0版升级到5.0版。黄毅说,最初推出的盾构刀盘体系,由2个“X型”大刀盘加1个“I型”小刀盘组合而成,3个刀盘同步作业,形成全断面百分百切削,这是其独特优越性。
如今,运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通过程序预设,盾构机能够自动调节运行速度与刀盘角度,增强了安全性可靠性。随着技术、工法的不断优化,盾构作业效率大为提升,以管片拼装为例,最初每块作业时间需30分钟,后缩短为15分钟,如今仅需5分钟。掘进速度则由原来每天的2至3米,达到如今每天10米,增加了3倍多。
咬定青山不畏险
黄毅千方百计创新“类矩盾构”的应用场景,使其发挥更多效能。在东钱湖地铁调度场线,技术团队原本打算采用明挖方案,不料动工时发现地下有条国防电缆,只得暂停下来。正当工程队一筹莫展之际,黄毅闻讯赶来,建议改为“类矩盾构”开掘,从电缆下面穿越通过;并将沙石建材堆成“人造山坡”,增加盾构施工要求的土层荷载,仅一个多月,就把几乎搁浅的调度场线顺利打通。
黄毅(中)与团队成员作技术研讨交流
在建设宁波8号线丽园南路站的会车线时,为加快工期,施工团队需单双轨同步相向施工,这使单圆洞与“类矩”洞容易发生“互吸”偏差。根据委托的地铁设计院模拟预期,偏差可能超过12厘米。“这样的难题,全世界也找不到先例可作参考。”宁波轨道盾构部工程师刘腾说。
经过实地勘察,黄毅建议将盾构轴线向外侧偏3厘米。“这个纠偏角度远低于测算估值,我们有些将信将疑。”刘腾说,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反弹值为4厘米,两相抵冲仅1厘米之差,完全符合技术指标,大伙喜出望外,又叹服不已。
工程技术人员为首台“类矩盾构”作投产前检查调试
“类矩盾构”及相关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业界产生广泛影响,来自郑州、南京、杭州等众多城市的地铁建设领域同行,纷纷幕名前来学习考察。黄毅还发起成立劳模创新联盟,集聚参与宁波轨道施工、设计、科研等领域的20余家单位的劳模、技术骨干,交流探讨技术,及时解决一线难题。
在历时10年的不懈努力与坚守中,黄毅团队先后获得42项国内外专利,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占据了全球地铁盾构领域的制高点。黄毅说,目前,团队仍在加强技术研发与储备,攻关“类矩盾构”六代机,努力使“类矩盾构”这项高新技术,在国际竞争的赛道上持续保持领军者地位。
近期,在宁波举行的阳明号“类矩盾构”技术成果评价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周创兵,韩国工程院院士李寅模,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梁春辉等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类矩盾构”作为中国首创性、原创性、国际领先的高端装备与施工工法,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广阔应用前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