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先有家,再有国;还是先有国,再有家?
有网友拿"大河满小河溢,大河无水小河干"来比喻家国或国家的关系。似乎这是一句不容分辨的至理名言、金科玉律,谁反对这句话,哪怕有半点质疑,爱国人士手中的恨国党帽子就不由分说、毫不留情地扣下来了。难道不是吗,年近百岁德高望重的何祚庥院士,就说了一句先有家,再有国,就惹怒了爱国的书生,这个书生非要让何院士解释清楚不可。
但我确实怀疑"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话是否正确。地理学家说,为什么干流的水会干?是因为支流的水先干;为什么支流的水会干?是因为小溪的水先干;为什么小溪的水会干?是因为水源地的水先干。我认为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否则大江大河的水又从哪里来呢?事实上,小溪汇成江河,江河汇入湖海才符合规律嘛。
这样说来,曾经的至理名言并不靠谱,简直不值一驳。既然用小溪江河来比喻家国,就该是先有家,后有国才对,何祚庥院士只是说了实话而已。
再说家和国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国是一个个家构成的,没有个体的家就没有集合而成的国,每一个家庭富裕了,国也就富裕了;而国富裕了,就能拿出钱来开展国防、市政、卫生、公益、社会保障等层面的建设,让老百姓的小家得到保护,所以家国两者之间还是"先家后国"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老百姓应该先顾好自己的小家,因为老百姓的小家是"水源地",是"小溪",老百姓的立场最好符合自己的身份。我再告诉大家,家国天下观是封建和帝制时代的产物,并服务于帝王统治。我们古代帝王的观念就是家国不分,家事即国事,国事即家事,因此帝王才是先有国后有家这种观念最坚定的支持者。有意思的是,帝王将这种观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普及给了老百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