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潘天寿为鲁迅美术学院学生作画示范
潘天寿先生在鲁迅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大会上的报告
1959年5月5日
谈谈中国画的一些问题
中国画问题实在讲不好,问题多、很难讲,也很难得出结论,只能随便谈谈。
人类不论哪个民族物质生活都要求丰富、满足、提高,在文艺生活方面也同样如此。文艺生活是精神的,自由也是精神的。如果将一个人软禁起来,就会感到不自由,例如被蒋介石软禁的张学良物质生活虽然不差,吃得好、穿得好,但是精神上很苦闷,因此物质生活满足不一定精神生活满足。而精神生活大部分是文艺生活,这方面一定要向前进步,因此文艺生活是很重要的。
我们要求物质生活迅速提高,有时候文艺方面可以让一让路。中国古代的时候对科学不讲究,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文艺生活都发展得很厉害而农业生产却不注意。
潘天寿《小龙湫下一角图》纸本设色 107.8×107.5cm 1963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我国解放以来特别是去年一年工农业大跃进的发展与提高,文艺方面也需要跟上形势的发展,迅速提高。党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最近又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放出来才会丰富多样,他应该与物质生活一样的丰富多样,而且要好的更好、光辉的更光辉。这也要两条腿走路。
绘画艺术是用眼睛看的,眼睛要求看多种多样的东西。正如同吃东西,口味也要求多种多样,如红烧肉是好吃的但天天吃, 三天后就会厌烦。鸡是好吃的,天天吃鸡也受不了。并不是肉不好吃鸡不好吃,天天吃就没有变化,因为味道相同。吃东西也有习惯性,如四川、湖南喜欢辣,浙江宁波绍兴喜欢咸,苏州喜欢甜,他们各有做法,各有口味不同。绍兴的臭腐乳老远就有一股臭味,但吃起来却另有鲜味,绍兴人经常吃,几天不吃就会想念它。由于习惯不同,生理心理要求不同,脂肪多的人不要求脂肪,瘦人就喜欢吃肥肉。
潘天寿《夏塘水牛图》纸本设色 142.7×367cm 1960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看画也要符合生理、心理的要求。心中喜悦见到红色就高兴,心中伤感,见到红色就不舒服,因此内心感受与外界色彩也有关系。由于每个人的脾气、性格、心灵、思想、习惯各有不同,因此对绘画的色彩要求也各有不同。例如:上海的年画在西北陕西一带很受欢迎,大部分普通妇女都喜欢胖娃娃,这也是天性。男的也喜欢,但就稍微差一点。胖娃娃胖、活泼、笑、就受喜欢,但年轻妇女喜欢得最多,未婚的也喜欢,但不买,因为她没有结婚,结婚与未结婚要求也不同。因此群众要求不是一味的,是各有不同的。习惯、性情不同,就有种种不同需要,因此画画的种类也愈多愈好,应该让群众自己自由选择。例如看戏男女老幼各有不同,小孩爱看武戏孙悟空闹天宫,大人喜欢看文戏。所以百花齐放是合乎群众的要求,也合乎生理、心理要求,这不是唯心,而是唯物的,因此这是我们的创作原则。
潘天寿《映日荷花图》纸本设色 137.5×276.8cm 1960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从绘画来说,西画也有特点,也要发展。中国画有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博誉世界,当然应该发展。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种类很多也要齐放。未反右前只能画人物,山水、花鸟被排斥,人物又只能单线平涂,山水、花鸟只能作为人物背景,这是反党的文艺路线,有违各人不同的要求和欣赏习惯,当然,人物画反映生活比较直接,山水、花鸟是比较间接;绘画要鼓励生产、鼓励进步,要进行思想教育,这也是应有和必然的条件。如反映炼钢表现得好可以鼓励炼钢的情绪。可是天天在炼钢的人休息时再天天让他看炼钢也会觉得乏味,如果给他看朵牡丹花对他精神可能多个调剂,觉得舒畅美丽。就像吃东西也要换换口味一样。因此人物、山水、花鸟都应该要。
潘天寿《映日荷花别样红图》纸本设色 132.2×302.5cm 1960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全国文联开了个会,周扬同志说:“画山水时不要勉强结合勘察队,山水有山水的好处,一张美丽的风景画使我们心情愉快,提高精神情绪自然也能鼓励生产热情。画美好的风景也很好,只要不是唯美主义”。
杭州西湖是美丽的地方,可是解放初期有人提出西湖该养鱼,要生产,两岸不种花,都种菜,结果鲤鱼把西湖里的荷花都吃完了,西湖水也搅混了,然后又提意见改过来。
过去浙江一带农民都到杭州烧香,实际上它是一种春季旅行。不过是借烧香之名而已。今天的西湖不单是文艺家的西湖,也是劳动人民的西湖,人必须要求美的风景的欣赏,因此西湖养鱼、种菜不种花当然是不妥当。毛主席说:生产的粮食多了就不要种那么多的地,要少种多收而且要园林化,多种花木美化全国生活环境。所以百花齐放的原则是非常正确,应该尽量助长文艺的品种。
潘天寿《梅月图》纸本设色 182×152cm 1966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下面有个问题,每个民族因民族性格不同,如中国人同西洋人就不同,亚洲的中国同日本、印度又不同。体格也有不同、气候也有不同,热带、寒带各有其气候环境。又因为历史、习惯的关系,文化的发展一定有直接的系统,因此对自己民族的东西,自己发展的东西比较习惯。例如陕西、甘肃、山西年画销售多。过去杨柳青和苏州年画也销售到这一带,因为那边天气较较冷,房子小(生火容易取暖),室内空间小。又因天冷门窗少,三面不开门窗只向一面,窗也不喜欢大。因为大了流动空气就多,房子矮小,因此横的年画不大不小正适合他们的房子。将来房子大了才能需要四五尺的中堂。
因为窗小光线不强,室内暗,所以他们选画首先是红色,要鲜明。红白相间,对此强烈,使房间热烈而亮堂,他们选画不太注意内容。首先注意色彩,所以说这和环境、习惯、天时、地理都有关系。只有多样发展才能适应各方面的要求。
西洋的油画也很好,历史不如中国画长,主要在文艺复兴以后,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中国的绘画说得迟些三国以后魏晋就有发展。已有二千年之久,西洋油画发展与科学发展有联系,他们对透视色彩另有一套,它以科学为基础向前发展成绩也很大,所以构成了世界上二大系统,一为东方,一为西洋。西洋画特点为光线明暗,中国画也有自己特点,这是二条路,不能互相褒贬,他们各有成就各有特点。
潘天寿《无限风光图》纸本设色 361×132cm 1963年
但是我们要明了,艺术不是科学,科学讲效能,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能仿造得一样,那么工能就一样。仿造出来的电灯各国都能用,这适合于人们对光线的要求,这里没有中国式,美国式、英国式的区别,目的在于取得光亮。
科学可以通用,艺术要各有不同,同起来就不对。例如:八大山人画得很好,如果大家都像八大山人就没有价值。吴昌硕、齐白石画得好,好在有特殊风格特殊面貌,齐老佩服昌老,但他不要求像他,他是来自昌老的路子,但他变了。学昌老先生,又不同于昌老这是他的成功,如果学得一样齐老就不会成功。如全国都学齐老、昌老,八大山人而且都差不多,可以乱真,那也没有价值了。
东方艺术以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印度古代强,近代差;日本抄中国,发展不多成绩不大,而中国是代表东方的国家,日本画家雪舟和尚,已成为世界性的大家,他的画也是夏圭一路,他在日本是最高的画家,但在中国随便哪个大画家都可以顶得上。
中国绘画有自己的风格历史特点,自己传统,他为大家喜见乐闻。油画是好但中国人往往不习惯,如拿到农村去人们就不喜欢。有张年画“闹新房”,新房当然在夜里闹,有蜡烛光,但光线暗,到了西北就销不了。并不是表现不好,而大概是和习惯有违。因此西画虽然成就很高,但不易被中国的欣赏习惯所接受。这是一个情况。
潘天寿《雄视图》纸本设色 347.3×143cm 1960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所以我们还有一条原则是必须为人民喜见乐闻。油画不易为人民喜见乐闻,这不是油画不好,没有特点,主要是欣赏习惯有违,另外还有环境关系。中国人看画要求全面不要割裂。看画面一个人要求全身。近代新派绘画,画人一只眼,奇形怪状,不但看不懂而且不好看。如夏圭的《长江万里图》中国人喜欢,画了一角就不喜欢,要求主题突出,看得明确概括。
西画既从科学出发,服从焦点透视,像照相一样,所以必须全部涂上颜色,而中国画可以不画背景,不管他是站在地上还是吊在空中,当然这用照相机来照是照不出来的,但是它主题突出。这是民族性格所要求的不是随随便便来的。
潘天寿《灵岩涧一角》纸本设色 116.7×119.7cm 1955年
中国画近看清楚,远看也清楚,而西洋画近看糊涂,远看反而清楚。这里要求也有不同。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性,而每个民族中的每个人又有个人的特点,所以只有每个画家不同才有贡献。尽管中国每个画家都有不同,但都属东方系统,不会混乱。
中国还有南方北方的不同,北京和上海就不同,绘画方面上海的不大守规矩,如吴昌硕大气磅礴很雄健;北京画家规矩严格,但独立的面目,风格的独创不如上海。齐白石就有创造性,过去北京画家批评他说他海派。
潘天寿《雁荡花石图》纸本设色 1962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作为百花齐放,各种画种都应存在,油画也应存在,但是应该有二个原则。他在中国发展应当适合中国的群众要求来发展,如果一样走西洋的路子,那是西洋人的油画不是中国人的油画。因此油画也要增加民族风格,搞油画、雕塑都要重视民族传统,我们最高的文艺领导很重视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不能一下子就学好,要很多人化想多力气才能形成。但必须遵循这个方向。想来你们的西画老师也是很注意。
因为油画是西画画种,和中国民族的习惯要求不同。中国画画种是祖宗传下来的应当接受下来,不单要继承而且要向新发展,这也是多方面的。要将传统的绘画向新的方面发展必须继承传统技法,然后向新的方面进步。这方面历代都做了,如唐、宋、元、明、清各代都不同。例如:昌老以前花鸟画为石涛、八大、扬州八怪;任伯年能写工也能写意,但每个画家都不同。一代一代不同,昌老和任伯年不同,和齐白石也不同,都有它的特点变化、进步,但是文艺越达高点进步越不显著,再要提高一步,就比较难,所谓“百尺竿头”再要上去就比较困难。但不等于不变,不要担心不变,因为事实上每人都想独成一派,但学不成也没有话讲,但总想有所发展。因此将来一定有新的变化。这个很高的成就不接受下来就没有基础获得进一步发展。例如登山要爬很多小山头,才能达到顶峰。要重视基础,倘使不接受已成的民族的东西,要想进步那就缓慢,重新打基础就会困难。
潘天寿《小龙湫一截图》纸本设色 162.3×260cm 1960年
“百花齐放”是对的。但下面还有“推陈出新”。由旧的中间推出新的来,不要陈要新,基础就要打平地上起来,那就困难了。学习离不了直线的历史,传统是积累而成的,所以离不开历史。中国绘画成就很多我们应当接受,企图切断历史,另立基础那是困难的,因此推陈出新是正确的。今天的时代不同了,西洋绘画与我们的接触更加广泛。他们有很高的成就,我们有时候也应吸收优点,增加到中国画的系统中来作为营养, 使得发展更加灿烂更加好。营养是营养我们的身体,营养中国画,不是变了中国画。例如吃牛奶是有营养的,可使我们身体健康,但吃了牛奶不要养起牛毛,生起牛角,充成白种人。不要这样变也不准这样变。西洋画特点很多,吸收哪些有营养呢? 有些东西是否适合中国的营养呢? 例如:西洋画明暗是很大的特点,焦点透现也是个很大特点,正因为注意明暗,所以光表现得好,中国画这方面不及油画,如果画雪景,西洋画画得比中国画像,那么我们把它吸收过来也画明暗,这样虽然画得很像,但结果却不像中国画,而变了西洋画了。中国画的特点、风格就取消了一部分。中国画不是没有透视,只是不是焦点透视,以焦点透视写生,就是西洋画的布局。因此接受营养结果成了中西合璧,中西画的特点都不强弄得半西不中,既失了中国画的特点又失了西洋画的特点。
潘天寿《江洲夜泊图》纸本设色 164.5×108.7cm 1954年
西洋画家如果要吸收我们的特点是要加强西画的特点,而不是要减弱其特点。学习西洋画也要增强我们自己的特点,必须要有特点,减弱特点我是反对的。吸收外来营养必须增强自己的特点。广东菜要有广东菜的特点,川菜要有川菜的特点,不伦不类就不好了。但究竟要如何解决,现在没有人敢下结论。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需要大家摸索。原则要明确,吸收营养不要忘掉自己的健康。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否得当要同志们提出批评。
下面谈个小问题:吸收营养大家是注意了,但注意传统大家似乎是忽略了。好像学了中国画传统就抓在手里了,但是传统东西研究得很不够。中国画画种很多,学问很高深,年轻的对理论技法还是不够,用功注意。画画的修养如书法、文学、中国绘画的理论历史常识都不注意,基础薄看一张画都看不出好坏来,基础的规律还没有巩固掌握。如果认为西画造型基础多打点,稍微用些单线平涂的方法就行了,那么传统的技法就会落空,我们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对学习传统最有问题,因为中学毕业生毛笔都没有拿过,拿笔都困难,如何能认为够了?书法和中国画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希望中国画系必须加强传统的理论技法和修养,否则传统还是很空虚的。
潘天寿《雁荡山花图》纸本设色 122×121cm 1963年
我有这个感觉,全世界绘画的发展,最初原始的民族绘画,开始时大多是用线画的。这可以用三四岁的小孩子来证明,他们智慧还不很完全,但他们对一切物体的形象注意得很,如画一条鱼不外是两条弧线,画人不外是圆脸方身加上四肢,都是用线来勾出轮廓。西洋原始绘画也是一样。文艺复兴以后,转了方向,科学发达了,影响了绘画,线没有了,都用面来表现。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东西只有面没有线,几何学上只有假定的线,甚至最细的线也有它的极限。但是物有轮廓,用线抓轮廓是最简单的方法,用面抓轮廓不容易,所以原始美术用线,线是最明确简练概括的东西。由于中国长期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科学虽有发展但进步很小,所以中国还是走老路,还是用线表现,近来固然也有用面表现的,但不太多。这一路发展实际上我认为是对的。绘画不是科学,不是纯科学,艺术成为科学就不称其为艺术。例如:五彩照相无论如何比画的要科学,但照相机不能代替画家,要知道培养一个画家是多么苦。我从事教育卅多年,我感到是失败的,要培养一个独树一格的学生,确是不易。如果照相机可以代替,那又多么省力。艺术有艺术的科学。中国画的特点就是用线,因为线最概括、明确、清楚。这是指抓形象。
潘天寿《凝视图》纸本设色 1950年
写美术字,白纸上写上红字很突出,如果加上一条黑线,那感觉就有了起伏。画面如果只涂颜色,就感到平平的,一勾线就明快了。中国人是喜欢明快的,所以画人物往往不画背景,主题要突出,别的都省略了。照相机则不然,什么都照进去,但中国画也就可以这样画。这是根据人的眼睛,因为人看东西究竟不是照相机。照相机是一照一无遗漏,眼睛就不同。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这句话当然是唯心的。事实上这句话是对的,是唯物的。看东西要脑眼集中,注意就清楚,不注意就不清楚。如走进礼堂,首先看到报告人,下面很多人,有谁他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不注意。但这个人如果是找某某人的,他就注意某人,别人就不注意。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度的,看人的脸就看不到手;注意了眉,就会不注意耳。所以我们注意一个人,就可以不画背景,为了看得清清楚楚,主题突出,这是有根据的,这是中国画的科学,实际上也最科学最唯物。所以中国画取自然风景、花草人物,不是取得很多,只是为了突出看到的东西。当然中国画也不是背景都不画,需要画就画,不需要就不画。但即使不画景,看画的人也明白,不会怀疑画中的人是吊在空中,而是站在地上。因为从这站着的姿势上就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中国画之所谓“意到笔不到”。这可以说就是根据了眼之注意力。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如果不画桃李,别人就看不出来, 因此可以画的还应该画。
潘天寿《鹫鹰磐石图》纸本设色 1960年代
明暗方面当然表现光很像,这是好的,但中国画还是用线来表现,而不是用暗来衬托光。中国画画火、水、云都用线表现而不用块。这方面理由是因为中国人看画要求看得清清楚楚,因此我们要符合人民的这种要求。例如京戏三岔口是黑夜里打仗的,如结合现实那么舞台上灯光就得全灭,这样台下的观众看什么呢,看不到东西了。三岔口在黑夜打仗是对的,但搬到舞台上要把电灯打得通亮,因为观众要看演员的表现,要看演员的艺术性好不好,要使观众感到好像是在夜里打仗。又如中国画“李白春夜宴桃李园”画的是夜景,但只画蜡烛,这就会使人感到这是夜里,而画面上一切很清楚,李白的形象也很清楚,如果李白看不到,观众就会不满意。为什么梅兰芳演戏,前排价就高,这显然是为了看得清楚,也是为了要看看梅兰芳的风采,这样最好使梅兰芳处在通明的光线下,如果黑漆漆的一片,或者光打半边来,观众就不满意,所以中国绘画不画光暗不是没有根据的,这是符合人民要求的。中国画的特点是迎合观众的要求,而迎合群众要求也是中国画的特点。
潘天寿《松石图》纸本设色 179.5×140cm 1960年
从透视方面来讲,近大远小这是对的,这是焦点透视,它有点像照相机,一点出发,四周散开。但实际上对象是否小了呢,不小。前面的桌子和后面的桌子的实物实质并没有变,所以变是眼之构造形成的,实物并没有变形。透视学上的近大远小实际上是眼光之错觉,实物并没有变形。我们现在的绘画实际上就是我们眼光视线错觉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所以透视学要懂,但它是根据眼睛组织的纯科学。书要读,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艺术不是科学,不要受科学的束缚,事实上照西洋透视画画是绝对科学吗,还是差不多而已。所以要读透视学,但不要读死。
潘天寿《秀竹幽兰图》纸本水墨 97×48.5cm 1962年
中国画也取焦点透视,但也用散点透视,还用乱点透视。花鸟画大多数是焦点透现。散点透明就好像爬在小山上看高山,这就可以上下左右都看到。但是中国画的视点还可以跑,可以坐飞机,《长江万里图》就是一例。摇头镜头还有限止,它可以移动位置。倪云林住在太湖附近,他的透视角都是平远,这种布局也是坐飞机,直视是表现不出来的。正因为好像是坐飞机,所以近的地方不是太大,而远的地方也不是太小,同时也还可以飞来飞去地看。这是因为中国观众要求远近都看得清楚。游山玩水各方面要求都看到,这是游客之要求,看画的也希望这样,这实际上是看的人的要求。游杭州西湖总是既想游游白堤,也想看看平湖秋月,也想逛逛中山公园,到了中山公园还想看看西泠印社。这也是中国画可以表现整个大院的里里外外形形式式的原因,如郭子仪拜寿的场面,拜寿、迎送宾客、宴会……都画上了,如用西洋画表现那么见了门墙就不见厅堂。这是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要求的特点,我们要迎合这些东西。所以中国画的特点不是随随便便编出来的,有它的理论根据和群众基础。中国画的特点很多,我只能谈这些。
——俞永康、杭鸣时记录
潘天寿《雁荡山花写生》纸本设色 49×179cm 1961年
潘天寿《枯竹图》纸本水墨 1924年
潘天寿《墨梅图》纸本水墨 1960年代
潘天寿《水墨山水图》纸本水墨 60.5×68cm 1947年
潘天寿《欲雪图》纸本设色 1962年
潘天寿《微风燕子图》 纸本设色 1961年
潘天寿 《梅花芭蕉图》 纸本水墨 20世纪60年代
潘天寿《江山如此多娇图轴》纸本设色 1959年
潘天寿《芍药图》纸本水墨 76×49.5cm 1962年
潘天寿《青绿山水图》纸本设色 33.7×39.1cm 1931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潘天寿《梦游黄山图》纸本设色 247.2×46.7cm 1936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潘天寿《浅绛山水图》纸本设色 107.9×109cm 1945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潘天寿《雁山第一奇图》纸本设色 184.8×74.8cm 20世纪50年代末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潘天寿《西湖碧桃图》纸本设色 160.2×60.4cm 20世纪60年代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图》纸本设色 185×358.5cm 1957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潘天寿《雨霁图》纸本设色 141×363.3cm 1962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潘天寿《光华旦旦》纸本设色 265×685cm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纸本设色 150.8×359.6cm 1962年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江南春雨图》纸本设色 1953年
潘天寿《春草池塘诗意图》纸本设色 1961年
潘天寿《欲雪图》纸本设色 1954年
潘天寿《携琴访友图》纸本设色 1961年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今日头条同步更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