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国民党军的标配总是钢盔化的,而且往往以德式钢盔为典型。
不过国民党军配备德式钢盔主要是1930年代中期到全面抗战初期这一段时间,而且能够配备德式钢盔的部队,往往都是中央军的嫡系部队。
所以超越了这个时间范围以及部队属性,随便给一支国民党军的地方部队就给德盔化显然是不合适的。
那么什么叫中央军的嫡系部队呢?
主要指的就是最早由黄埔教导团编成以及由此衍生而出的部队;比较早中央军化,由黄埔毕业生控制的部队;亦或是完全重新成立的新军,但由黄埔毕业生担任骨干的部队。
到1930年代初期,这些部队的规模已经不小,其中的一些步兵师就被拣选列入了整军计划。
比如前两批调整师部队,大都属于中央军嫡系;除了编制齐整、待遇较高、枪械整齐外,这些部队基本都配备了德式钢盔。
现在一般所说第一批调整师计有10个、第二批调整师也是10个,因此总计为20个师。
但实际上第二批调整师的确是10个,而第一批则不尽然,因为其中混入了教导总队这支特殊部队,该部实际的编装规模要远大于普通的调整师。
另外就是第2师补充旅被单独拎出来,顶算了一个调整师,但实际上该旅当时还挂在第2师的编制麾下,所以当时的有些统计表便将这个补充旅跟第2师本部计算在一起了。
国民党军的步兵第2师,单从番号看就知道不简单。
第一个步兵第2师,最早是由黄埔军校教导第4、第5团编成的,编遣会议后缩编为第1师第2旅。
而编遣会议后编成并长期存在的第2师,则是由第3、第14、第54师以及第9军教导团合编而成的;因为其中的第14师当时调换了原属第1师的2个黄埔教导团,所以新的第2师其实有原来第1师的黄埔基本部队成分。
经过了不断地编制演变后,第2师在1930年代中期整军时所辖的基本部队为第4旅、第6旅,每个旅均辖2个步兵团。
除了第2师本部外,所谓的第2师补充旅又是啥情况呢?
单从字面上看,补充旅似乎只是正规部队的辅助部队,以在正规建制单位出现伤亡减员后,再从该部抽调兵员补齐建制。
但实际上补充旅是1930年代初期国民党军扩充建制的一种手段而已,其编制名号看起来未必正规,但所辖部队却并非是字面意义上的补充兵。
1933年时,国民党军在保定设立编练处,招募北方兵员总计组建了6个步兵团,原意是补充当时长城抗战的第2师、第25师、第83师等部。
但实际上上述几个师各有办法补充缺额,而这6个团编成后因为兵员质量很好(多为北方老兵),所以自然舍不得直接打散建制充当补充兵员,所以被单独编组使用。
其中第1团、第2团、第3团,单独编组成一个旅,以第2师补充旅的名义存在;而第4团、第5团、第6团,单独编组成旅,以第1补充旅名义存在。
当时的第1补充旅旅长就是王耀武,该部后来发展成了著名的第51师,因为没有直接的挂靠单位,所以独立性比较强。
而第2师补充旅时任旅长为钟松,虽然该旅挂在第2师麾下,但独立性也比较强,而且兵员、武器配备属于较好水平。
将第2师本部以及挂靠的补充旅列入整编部队后,其所辖总计有7个精锐步兵团,而在经过了调整师强化后武备更加充实。
以轻机枪为例,中央军嫡系原本的配备标准为每个步兵连6挺,其实这个配置量在当时的国内部队中已经不低了,而在调整充实后则进一步提升到了9挺。
当时国民党军的步兵团辖3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因此一个团就有9个步兵连,按照整军后的配置一个步兵团就会配备81挺轻机枪。
而第2师本部加上补充旅总计辖7个步兵团,那么就应配备567挺轻机枪。
在换装前,第2师本部及补充旅装备的都是法制哈奇开斯、比造勃朗宁和大沽造,而换装的信号则是清一色进口的捷克式轻机枪。
而且还是567挺轻机枪一挺不落的全部换装,这在当时国民党军精锐部队的配备程度上也是很罕见的。
因为全部换装的第2师过于庞大,所以后来钟松的补充旅就被分割出来成为了独立旅,反倒成为了现在所谓的第一批十个调整师之列的部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