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4日,“万物同赏,自然共享——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项目分享活动”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举办,相关单位代表、志愿者、工作人员以及学术界、环保公益行业、传播等领域代表共百余人参与,旨在探讨社会力量如何参与苍山森林保护与恢复的路径举措以及对苍山区域自然教育和科学普及创造运营模式和行为示范,更为有效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2017年,中国绿化基金会和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发起了“一路青山 生机森林”多重效益森林保护与恢复项目,在他们的支持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云南的保护空缺区域开展了基于社区的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项目组在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开展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针对滇金丝猴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开展科学的监测研究,同时发动社区参与森林恢复和管护,使社区在保护中受益。八年来,项目持续打造“一路青山生机森林”品牌,关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与应对气候变化议题,将云龙模式和保护工作延伸至整个云南省范围,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通过自然观察节、科学志愿者等活动推动更多公众参与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中。自去年起,项目联合苍山综合科考,在苍山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和公民科学活动,依托于苍山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构建了公众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搭建了政府单位、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和普通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联合参与机制。
中国绿化基金会正高级会计师张桂梅表示,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构建了公众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索保护地内外的自然教育模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理具有积极意义。
苍山洱海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权张介绍说,苍山洱海保护区是集动植物物种与生态保护、水源涵养、科普宣教、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稳定独特的生态系统。苍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严格依法依规保护管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和珍稀濒危物种近地就地保护,推进苍山花甸坝生物多样性保护繁育基地、“苍山植物种质资源活体圃”建设,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黄牡丹、龙女花近地就地保护工作。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努力,苍山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物物种种群逐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独特性持续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刘德表示,经过多年积累,项目成功打造出集“森林恢复、科研监测、社区发展、自然教育”于一体的云龙模式,以最初的云龙天池保护区为启动,将生命的根系延伸到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的山水之间,努力实现更长久、更具科学性的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将在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推进系列物种调查及巡护监测支持,并定期开展科学志愿者等自然教育活动,携手各方伙伴,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对环保公益事业的关注和参与,共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刘德说。
会上,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张志翔教授和自然生态摄影师张炜分别就“如何在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和“苍山鸟类多样性与保护”做主旨分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分享了他们在苍山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科学实践工作,并对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进行了回顾及展望。社会各界代表围绕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平衡策略、苍山洱海自然教育的未来路径、自然教育与环境保护的融合实践以及教育形式的创新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结束后,参会人员分为两队,分别前往东坡和西坡,实地感受苍山洱海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果,了解当地文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指导,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理大学实践创新协会、苍山综合科考——苍山人文与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调查课题组主办,得到了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公益支持。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 李映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