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的遗憾:麾下雄兵最多时25万,为啥没当上第五野战军司令员

分享至

1949年1月,我军统一将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

这是我军由弱变强、逐渐显现王者气象的历史时刻,四大野战军成为我军此后数十年的骨干和旗帜,至今我军诸大军兵种中还流淌着四大野战军的血液。

在四大野战军辉煌光芒的背后,或许不少人都注意到另外一支强大部队:华北野战军。这支由聂荣臻一手带出来的劲旅,论其历史源流、开国功绩包括兵力规模,与四大野战军同样光昭千古、辉映日月,甚至其兵力比西北野战军还要多。

但遗憾的是,华北野战军并没有像西野、中野、华野、东野那样独享一个“某野”的代称,也没有跻身四大野战军的行列。其中原因颇是耐人寻味。



一、并非战绩不佳

升不了主力野战军,很多人会本能地想到,是不是战功不够强大呢?

提起华北野战军,或许大家都会想到1946年8、9月间爆发的大同集宁战役。这场战役中,我军以多打少进攻大同、集宁,结果却被傅作义击败,导致华北局势崩坏,我晋察冀解放区首府、我党掌握的为数不多的大中城市张家口沦入敌手。

这场战役被列入解放战争中少有的失利战役之中,虽说失利原因复杂,这场战也不全是华北部队打的,还有晋绥军区部队一部兵力参加,但不管怎么说,账记到了华北部队头上。

除此之外,还有1948年10月,蒋介石、傅作义炮制出一套虎口掏心战术,以精锐兵团企图袭破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华北部队一时来不及反应,逼得毛主席亲自出手,与傅作义打了一场军事、政治、舆论、谍报交织的神仙仗,迫使国民党军不战而退。

似乎从这些情况看,华北部队战绩够不上野战军的规格?

其实这个逻辑站不住脚。

若从败仗看,天下无不败的将军,古人说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四大野战军都打过败仗。像西野的二打榆林,西府陇东战役,彭总自己都说,仗打得不好。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区和江汉一带,在小诸葛白崇禧手下也吃了不少苦头,刘邓从晋冀鲁豫带来的12万精兵,连分散带战损,减少至七万多人,元气大伤,直到淮海战役开打时都没有恢复。

华野部队在山东、华中两部分尚未合并时,泗县战斗失利陈毅亲自作检讨,二战涟水王必成在张灵甫手里吃了大亏,一口气憋到孟良崮战役才报了回来。1947年七月分兵后,粟裕在临朐南麻战役中又吃了大亏,城没打下来,我军损失比国民党军还多。华中区的老首府淮阴、淮安,山东区的老首府临沂,都是自抗日战争时代就屹立不倒的红色旗帜,都曾沦入敌手,其痛彻心腑之程度不比聂荣臻丢了张家口弱多少。

东野出关之初,101也曾信心满满,谁知却被黄埔师兄杜聿明打得连连后退,四平血战我军受损甚大。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