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12月14日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二级教授、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负责人邓洪波,受邀来到武汉武昌江边的鹅社·文昌书局,分享“武汉书院:开放包容精神的文化载体”。
图书书封
邓洪波教授说:“我自从1984年分配到岳麓书院工作,一辈子都在做书院研究,也因此有了一个外号叫‘邓书院’。”邓洪波教授的学术著作《中国书院活动史》,对中国书院近一千三百年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湖北武汉的书院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活动中,他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提问采访。
邓洪波教授主讲分享
汉口紫阳书院还为当地民众提供消防服务
鹅社书店创始人毛恒谊主持论坛活动
据邓洪波教授团队早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武汉书院的总数,在宋代有5家、元代有5家、明代有9家、清代有13家,“当然这应该是不完全的统计,能统计到的应该都是有名的书院,可能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的、民间的书院没有统计进去。”邓洪波说,根据现在史料再统计的话,应该会超过这个数字。
读者热情参与
他现场为读者分享了清代以来武汉比较有名的几家书院,其中之一是徽商书院——汉口紫阳书院,又名新安书院、江汉书院。清初,侨居汉口的徽商先后买下了准提庵和三元殿,用作同乡公事聚会之地。到了康熙年间,徽商又以重金购得了若干丈宅基地,于是有了紫阳书院。
据邓洪波教授介绍,比较特别的是,汉口紫阳书院不仅承担教育的功能、同乡聚会的功能,还提供了城市消防功能。清代武昌、汉口两地曾遭遇火灾,汉口受灾严重。在这次火灾中,紫阳书院为灾民提供了避难所。大火过后,紫阳书院对火灾防范更加重视,在原有的水龙之外,又专设了水龙队。相当于现在的消防设施和消防人员。书院还设有义阡,安葬那些客死汉口的徽籍人氏,相当于今天的慈善事业。“书院做这些事情,除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团结同乡之外,通过消防设施等惠及周围民众,也是为了打破地域之间的隔阂,让徽商可以融入到当地生活中。”
近一千三百年书院史上,唯一一家跨地域开分院的是问津书院
邓洪波教授为读者签名
邓洪波教授介绍,武汉问津书院,传说是孔子“使子路问津”处。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因为此地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秦隶书石碑,命人在此修建孔庙。唐代时,黄州刺史杜牧扩修孔庙并改名为“文宣庙”。宋代时,大儒朱熹、吕祖谦等都来此讲学。宋末元初,湖广儒学提举龙仁夫在此地首创书院……明代中叶以后,历经两次大规模复建。明代万历年间,新的孔庙与书院建成,合二为一,取“孔子使子路问津处”之意,题名为“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还在河南商城创办了问津书院分院,这是近一千三百年书院史上是唯一一家跨地域开分院的书院。”邓洪波说。
武昌府文昌门内,就曾有一座江汉书院
读者提问
就在毗邻活动举办地的武昌府文昌门内,就曾有一座江汉书院。
邓洪波教授介绍,明代万历年间,葛寅亮提学湖广,在这里创建书院,因“江汉二流为楚之望”得名。到了清代雍正年间,由朝廷拨款,定江汉书院为湖北最高级别的学府,即省会书院……清同治八年,学政张之洞将各府学生中优秀者240余人送到江汉书院继续深造。光绪二十八年,江汉书院并入经心书院,后改为勤成学堂。
“江汉书院在历史上曾经是湖北学术思想的中心,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关学都在此得到传播。张之洞在湖广主政后,又对书院进行了改革,除传统课程外,增设了天文、地理、算学、兵法等科目。”邓洪波说,书院对各种思想包括西方的技术都持兼收并蓄的态度。
只要是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群的需求,书院就成功了
“武汉的书院历史如此悠久,今天我们要怎样传承和发扬书院的精神呢?”
活动大合影
邓洪波教授回答记者说,历史上书院能够生存和发展,有创办者的智慧,比如徽商书院为了融入大汉口的文化,还兼为市民提供消防服务,满足地区人群的需求。“今天,很多书院也都在原地或异地复建了,我觉得只要是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群的需求,书院就成功了。我比较看好经心书院的发展,它现在成为湖北企业家们在这里进行学习和问题讨论的场所,满足了一个层次的人群的需求。”
据介绍,《长江潮流》学社论坛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和鹅社·文昌书局共同打造的系列文化论坛,不定期邀请著名人文学者举办讲座、交流思想。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