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大数据、算法等高科技的加持下,咱们使用互联网服务可以说,越来越成了一门技术活,一不小心就成了冤大头。
比如那该死的,大家都知道有,但就是抓不住证据,它们也死活不承认的手机监听,就算你没打开手机,现实聊天说了什么需求,各大平台打开,就是各种晃眼的相关商品推荐推荐。
比如前段时间,小柴有个同事,坏掉了一颗牙,然后在办公室里讨论了下,之后的几天中,他的手机中不管是电商平台、社交软件,还是短视频平台,然后就被各种种牙广告给攻陷了。
甚至连P图这种工具软件的开屏都是……再加上那个丧心病狂的、异常灵敏的摇一摇跳转广告的「伟大」创新,分分钟给你跳到商家页面。
当然了,监听最多的就是给你发广告,或者再离谱一些的就是它们「听到」你的需求后,相关的电商平台商品借机涨价,但尽管如此消费者还是有选择权的。
大数据杀熟这这项「大家都知道有,但就是抓不住证据,抓住证据,他们也有一万种理由解释」的卡脖子创新,在算法等遥遥领先创新叠加下,可以说,当我们对一项互联网服务有需求的时候,都不敢轻易事先尝试查询。
就比如小柴遇到过好几次,想出门打个车,就提前查询了下费用,结果好家伙,每查询一次,价格就涨几块,有一次眼睁睁的把同一段路程的费用从三十块看到了五十块,自此之后,小柴打车,那都是乖乖的不到出门那一刻,不打开打车软件。
比如那些电商网站、外卖平台,如果你经常点,那你的优惠券,红包就是比别人小;再如果,你开通了会员,他们更是在优惠力度、配送费、包装费红包大小上,区别对待无下限。
一问就是为了拉新,或者定位缓存、新用户红包更大,留下付了费的尊贵VIP在风中凌乱。
当然了,相比于电商网站几块、几十块的大数据杀熟黑洞,机票酒店行业,万一遇上大数据杀熟,哪一不留神,就能比别人贵个大几百、甚至一两千。
然而,对大数据杀熟这件事,咱们可是喊打喊杀十多年了,月经式点名、约谈也是反复进行,但喊着喊着、点着点着,他们不仅没有收敛,而且是更加过分了。
好像,我们如今似乎已经麻木了,正常的方式,也似乎没人能管得了它们。
只能不嫌麻烦的在各大平台反复横跳,比价找最低的那一个,成了享受互联网服务的常态化操作,使得我们使用互联网服务越来越麻烦,越来越糟心,门槛也是越来越高。
那我们就对它们,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直到小柴昨天刷到这届年轻人的操作,才恍然大悟,咱们可以用魔法打败魔法啊!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周末小柴刷视频的时候,刷到了一个女生,不停的对着自己的手机唠叨「这机票怎么这么贵」「买不起机票」「不去了」……
而且在一直不断的反复这几句话,同伴很纳闷的问:「你在干嘛」,小姐姐则回答:「我在给我的手机洗脑」
看到这个视频,小柴真是醍醐灌顶,这不就是正确进入互联网的大门的姿势吗?还是年轻的脑子好用哇!
杀熟不就是大数据加上手机监听、监控完成的吗?算法是无情的记录机器啊!这么洗脑,真说不定就给你便宜了,至少不敢「杀」你了。
果然不出所料,在小某书等社交平台上,给自己手机洗脑,反向驯化算法,反向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这届年轻人使用互联网服务的必杀技。
不少网友纷纷分享给自己手机洗脑,避免被大数据杀熟的经验,除了对着手机喊贵、吃不起、去不起之外,方法非常多样。
比如有人会在购买某项服务前,在各种渠道评论,太贵了,最近没钱,消费降级。然后,相关的平台,就会全网抓取用户的这些数据,从而影响算法。
还有人则是先卸载相关软件,或者直接注销某软件的账号,然后再重新注册,充当新客,享受更多的优惠。「果然整顿不合理现象还得靠年轻人」
总之就是使用手机时,每一个环节都给自己立贫穷人设,想尽办法的力贫穷人设,什么样的方式都可以采取,不错过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
那么到底有没有用呢?有不少网友现身说法,亲测有效
比如有网友表示:「开始搜出来的机票价格是4309元,我就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来,航班价格变成了1903元。」
好家伙,这贫穷人设,立在遥遥领先的算法面前,算法被整糊了,一把就便宜了两千三百元之多。
果然是「你有科技,我有神功」,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
比如还有用户晒「战绩」显示:自己和朋友先订了酒店,定完酒店后,机票从654,涨到了2200元,当时就心如死灰了。
但这好像是个死循环,先定酒店,平台判定你必然会去,机票立马涨价;如果先定机票,也是一样,酒店立马涨价,高科技时代,这越来越锋利的镰刀,让用户想躲都没地。
随后,在小某书上看到刷机票太贵了不去了可能有用,就跟朋友狂刷,结果真降回来了,根据截图信息,刷太贵之前机票是2203元,之后变成了654元。
这人设一立,立省一千五百多,这也不难看出,平台到底有多黑,这一千五百多,撞上冤大头,可就是纯利润啊!而且,在这个土方子没出来前,这样的纯利润,平台赚了多少了!
还有用户则持续刷了几天的评论,相应机票的价格,从553元,每天一降,降到了356元。
比如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为了让机票降下来,足足花了半个月时间立贫穷人设,结果成功了。
看到这么有用,该笔记评论区,好像成了被大数据杀熟用户的许愿池,有高达3.8万人,齐刷刷的某平台某地到某地的机票太贵了,不去了。
而小柴检索了一遍,仅在小某书平台,相关的分享就有上万条,那么这样的「土方子」是真的有用,还是凑巧,亦或是幸存者偏差?
有业内人士对小柴表示:大数据算法,本身是基于用户画像,给用户精准的推荐相关服务,而用户画像,就是通过用户在网上的行为、留下的痕迹作为素材,按道理来说,只要你习惯在网上立贫穷人设,那必然会干扰算法画像,影响算法推荐。
「然而效果咋样,也说不准」,该人士同时表示。
此外,他还表示,目前虽然很多服务提供方、平台,不承认大数据杀熟,也不承认监控监听用户手机,但从结果表现来看,这种行为肯定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也意味着,对着手机洗脑,或许也是存在一定作用的。
事实上,大概几年前,小柴点外卖的时候,也曾发现过类似的事情,即小柴会选同一商家哪个平台便宜,先打开一个平台,然后不退出,再打开另一个平台,前面那个平台就会立马弹窗,送了一个大红包。
不过,这样用了一段时间后,该方法就失效了!
这或许也意味着,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看上去很靠谱的办法,随时都可能被算法调整,因为目前,我们生活大部分都在网上,产生大量五花八门的数据,在这海量的数据面前,用户主动去立的人设,也就是相关的数据,占比是非常非常小的。
退一万步讲,用户的个人真实购买力,或许对算法的影响权重是这些复杂数据中权重最高的,比如你经常出国旅游,经常坐飞机、住五星酒店,那不管你怎么对着手机喊穷,都没用。
再比如电商购物,平台大数据推荐的,都是根据个人购买力推荐相应价位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主动立出来的贫穷人设,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无足轻重。
当然,更重要的是,或许当下这种给手机洗脑的土办法有用,有可能是平台数据算法没考虑到这方面,不够完善。
当这种方式被普遍应用,平台必然也会快速堵上相关的漏洞,比如调整不同数据在算法决策中的权重等等,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
自然,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如此土方子在年轻人群体中这么盛行的隐喻,则显然是,用户已经被大数据杀熟这种套路逼的无路可走了。
我们该应该深思的是,消费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何沉淀下来的全是满满的套路,甚至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的应用,都成了互联网服务走向歪路的垫脚石。
导致逐渐背离造富人类、让人们生活越来越方便的初衷,利益驱使背后,让用户触网的烦恼越来越多,门槛越来越高,留下一堆怨气。
然而,这必不是长久之计啊!尤其是大数据杀熟这么丧尽天良的行为,真的该动刀子了,不然,反噬的将会是整个互联网产业,阻碍的是社会的发展进步。
算法、大数据、AI本身都是一本一本的好经,都是能造富人类的,但如果念经的和尚,心歪了,那就是一念成魔,恶的一面也将会被无限放大。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叁号
编辑|谭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