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日前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作工作报告。会议强调,2025年能源工作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体制改革为动力、安全充裕为前提、经济可行为基础,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
大会在提出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全年新增风电光伏装机2亿千瓦左右。但也提出要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将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稳步推进在建核电工程建设,到2025年底在运核电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左右。
同时,会议还提出要强化底线思维和战略定力,发挥好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继续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全年煤炭产量力争达到48亿吨左右,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对比此前对能源结构的表述,此次大会在对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的发展定位上显得“更接地气”。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自此,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首次被从非化石能源中单独提出,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源。
但在2024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年—2027年)》(下称《方案》)中不再提出“以新能源为主体”,而以“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提法替换,并强调,“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
同在今年8月,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则更全面的使用了“非化石能源”概念。白皮书指出,本世纪中叶,我国非化石能源将成为主体能源。
而此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对非化石能源的定位再次强调了“供应”主体,而非综合的全面主体,或许是考虑到风光新能源在稳定性、可靠性和消纳效果上的不足以及核电、水电在多能互补和保供方面的潜力。
同时,此次大会明确提出“发挥好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也对以前的“压舱石”提法做了进一步明确。
提法的变化背后是思路和发展路径的调整,也将关系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因此,在接下来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风光新能源、煤电和核电、水电等或将迎来全新的政策着力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