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摄影记者 邹斌
通讯员 张挽平
香葱,本是一种作调味用的蔬菜,随处可栽,到处可种,很多时候,一把小葱就是买菜时的添头,然而,就是这毫不起眼的一根小香葱,在武汉新洲闯出了大名堂。新洲李集香葱,曾被称为“楚天第一香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栽培技术,其外观清秀,色泽深绿,质地鲜嫩,香味醇正,遐迩闻名,被誉为“四季香”。
据《新洲县志》记载,李集香葱可追溯至明代洪武年间,在600多年的历史沿袭中,当地小孩过周岁“抓周”时,若抓取到香葱,则寓意着聪慧。招待重要客人时,当地人也会制作香葱拌鲫鱼、香葱鸡蛋炒饭等佳肴,以示衷心欢迎之意。
李集香葱产于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道办事处河头村、李集村、大游村、李寨村、张集村、徐沟村、新河村,2015年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年产4500万公斤的李集香葱,现已发展成为李集街道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武汉地区的一项优势农业产业。
数百年种植历史,一棵香葱撑起大产业
眼下正是香葱采收期,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12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驱车来到新洲李集,平坦开阔的土地上种植着连片的香葱,阵阵微风吹来,绿油油的香葱,犹如荡漾起层层绿色波浪。在田间,村民正在弯腰采收香葱,好一幅恬静悠然的乡村美景图。
记者走进新河村昕与勋蔬菜种植合作社香葱种植基地,只见数百亩的香葱绿意浓浓、青翠喜人,散发出阵阵葱香,田间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采摘、分拣、装袋、搬运,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采收香葱的村民中,有位叫李保群的农妇,别看她已是古稀之年,但干起活儿来非常利索,两手并用,遥遥领先于其他村民,采收的香葱在她身后堆成了无数个“小山丘”。
“一个小时我可以采收120公斤香葱,早上我来得早,天刚亮就来了,一早上忙5个小时,收入还可以。”李保群笑着说。
李集小香葱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洪武元年。据1989年版《李集镇志》记载,元代皇帝朱元璋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的生产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移民,开垦荒地,进行蔬菜种植,而新洲李集一带的居民多是从江西的乐平、余干等地移民至此,居住在倒水河两岸,李集香葱也是那时期从江西引入。
多年以来,当地菜农们根据市场不断需求改进提升小香葱品质,融合现代科学技术规范栽培,李集香葱具有“两短、一硬、一香”的特点,有“楚天第一葱”的美誉。
目前,李集香葱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多亩,年产4500万公斤,分布在河头村、李集村、大游村、李寨村、张集村、徐沟村、新河村等。畅销于北京、上海、南京、浙江、杭州、长沙、河南等城市及武汉周边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以香葱种植为轴心,发展蔬菜产业种植
过了G230国道后继续朝东开15分钟,在沿河大道道路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楚天第一葱”。看到牌子,河头村就不远了。
河头村是最早开始种植香葱的村庄,超过九成的农户都种植了香葱。河头村位于新洲区李集街正南部,李集街位于新洲区西部举、倒两大水系之间,这里雨量充沛,为香葱的生长提供了最佳的灌溉条件。这里的土壤由倒水河改道形成的潮泥沙土,富含铁、硒、磷等有机物质,透气性好,有利于香葱根的发育和养分的吸收,形成李集香葱“两短、一硬、一香”的特点。
李建斌的父亲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青葱,“种了两三亩,收成后拉到市场去卖,收益很不错。”那时村里就越来越多人种葱,如今,河头村有一千六百余亩地都种上了青葱,很多都是几代人一起种植。
为了把“小香葱”做成“大产业”,李集街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实行“产、供、销”一体化“订单式”种植,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子。合作社常年带动村民就近务工60余人,农忙时务工人数达20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
如今,不只河头村里“郁郁葱葱”,周边的李集村、大游村、徐沟村、新河村等村庄也都加入其中。从一个村庄到数十个村庄,从几十亩到5000亩,香葱成为了李集的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支柱产业,这里成为武汉地区香葱主要销售集散地之一。
然而,香葱种植只是李集街道的特色产业之一。在新河村蔬菜种植基地大棚里面,种植香葱、薯尖、四季豆、玉米、白萝卜等各类蔬菜,同时养殖无公害土鸡、鹅等家禽,形成“园养禽、禽养树”的绿色循环种养模式,发展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绿色循环农业。
近年来,李集街道重视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盘活闲置土地,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促进绿色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高质量推动创建“一村一品”,打造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和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巩固壮大村集体经济。
李集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李集香葱的特色品牌,为壮大香葱产业,街道打造5000亩李集香葱标准化示范基地,形成省级现代农业李集蔬菜产业园“早春茄果,夏季瓜果,秋冬葱蒜”种植模式,不断提升产品价值。
谋划完整的产业链,提高香葱附加值
在河头村村民李青松的香葱加工点里,大家各司其职,葱香味十分浓郁。有的工人忙着将刚从地里拔出来的香葱分拣好,将干的、黄的葱叶摘掉,只留下翠绿的葱叶和嫩白的葱头,有的则动作娴熟地将水池里成堆的香葱清洗干净并打包成捆,一捆捆翠绿的香葱再入箱装车。
由于前几天雨连下多天,香葱的品质受到些许影响,部分葱叶尖发黄。“种葱属于靠天吃饭,天气不好的话,技术再好也难弥补。”村民王雪平称,接下来天气晴好,香葱销售好,大家心里也开心。
香葱产业的好前景,不仅让村民鼓起了腰包,还吸引了当地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李青松和李现丽夫妻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李青松返乡创业做起了香葱加工。14年来,李青松盖起了房子、开上了小轿车,日子越来越红火。
“眼下收购价是3块钱一斤,过磅后,葱农就能拿到钱,分销由我们来负责。采收高峰期时,我们一天能卖掉2万斤香葱。”李青松说,从田间收来的香葱,先运到他这个“中转站”,经过分拣、去杂、清洗,将其发往全国各地。“这一车就是发到河南,大概3000斤左右,运输的时候在表面洒下冰块,保证香葱新鲜。”李青松介绍。
河头村党支部书记李鸿国告诉记者,香葱种植周期短、产量高、回收快,种植、采收、清洗、运输期间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带动村民就业致富的“新引擎”。
如今,李集香葱已然成为新洲李集最有影响力的标志,但除了种植和售卖,如何用好这一棵小葱,成为李集正在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香葱产业链不断延长,对冷链物流、深加工的需要也是越来越明显。”李集街道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他们将加强冷链物流建设,谋划引进香葱精深加工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