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在产业投资领域,如果“张江模式”是一本教科书,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葛培健无疑是原作者之一。在第一届观点产业年会,他向我们分享了众多关于产业的故事与思考。
回忆起2014年刚到张江时,葛培健说道:“当年很多人说张江高科的转型是难以复制的,意思是张江科学城是国家新产业高地,所以有项目池,但是到今天,大家都开始学习了。”
产投,如今已成为产业运营最为热门的话题,也被这场年会的嘉宾频频提及。
“说实话,就连我当年也经过了一番周折思考。如果产业园区只靠租金,就会形成一个悖论,因为地方政府往往希望低租金甚至免租金,以此作为招商引资的基本手段,那么上市公司怎么回报社会投资人的预期呢?“于是乎,葛培健把目光投向了当时园区816家科创企业租户。
如今在资本市场的推进下,来自上海的张江高科、苏州的苏高新、武汉的东湖高新等上市企业,纷纷开辟了产投之路。
从宏观角度,葛培健认为中国已经从城投时代迈入科创时代。
“我专门选取全国科创板105个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抽样分析,71家大股东都是国有基金,也就是说原来投基础设施的,现在都投科创企业了。三四年之前我就萌生了这个观点,到今天发现和一些专家不谋而合。”
从中观角度,因为时代背景的变化,他认为从业者应该由地产思维专向产业思维;进而落实在微观角度,则要从空间提供商向时间合伙人乃至向生态链接者延伸,不再只是提供标准厂房、办公楼、人才公寓等基础产品。
他以最为熟悉的张江高科为例,如今集成电路领域已经成为大国之间综合实力较量的必争之地,张江高科响应政府号召,专门设立了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包括抓住芯片设计环节进行布局,同时通过895创业营集聚全国芯片设计领域的青年人才。
谈到895创业营,葛培健倍感欣慰:“我是引以自豪的,895既是张江高科600895股票代码的后三位,也代表了对80后、90后、95后创业青年的招募令。”
895创业营创立于2015年,至今已结营14季,第十五季封测专场正在进行。而这正是源于当年葛培健代表张江集团到北美创新大赛,一下飞机,他就看到美国红杉资本的YC创业营,暗中使劲一定要打造出超越外企的创业营。
目前已有多家独角兽企业成功走出895创业营。其中,于2016年7月在上海张江科学城诞生的黑芝麻智能,专注于大算力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与平台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研发,是895创业营(第八季)项目,也是张江高科子公司张江浩珩管理的首支基金张江燧锋基金投资企业,今年8月8日登陆港交所。
“直投+基金+孵化器“,已成为张江高科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这一组合在葛培健看来尤为关键:“比如说,为什么加大基金?因为现在已进入专业成就产业的时代,张江高科的团队不是要成为全能冠军,而是要聚焦专业垂直深耕,所以通过资本力量借势发力。我们能够借助好多投资会成员、专业化团队,包括整个科创生态,帮助我们精选筛选,优中选优。”
他还提到,产业投资并非只是“参股不管事”,当年张江高科对参投基金就有要求,可能投资比例不足以成为董事,但一定要成为观察员,获得两个权利,一个是项目信息知情权,还有优质项目跟投权。
关于张江高科重点关注的集成电路领域,葛培健还提到今年张江高科与园区上市公司华岭股份携手打造的张江芯片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并表示“这圆了当年的一个梦“。
来到张江高科时,葛培健提出了“新三商”转型,也就是科技地产商、产业投资商、创新服务商,“前面两个商都有财务模型,唯独创新服务商迟迟没有形成财务模型。”
随着张江芯片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挂牌,以及后续为园区内相关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测试服务,未来将为张江高科带来可持续的服务收入。
葛培健一直强调,产业园区理想的财务模型是“五项收入,三化联动”。五项收入分别包括租金收入、物业服务收入、PE投资收入、专业化赋能收入、产业园区屋顶光伏储能的能源收入;三化联动则是上市公司,公募REITs和科创基金对园区的科创企业投资证券化。
“张江模式“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张江科学城220平方公里土地,葛培健始终希望,能够看到更多产业运营主体探索出自身的盈利模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