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封天佑
1941年,新四军在我家乡开展了广泛的抗战宣传、教育,在全县打击日伪汉奸,我看到了抗日的希望,坚信新四军是抗敌的最可靠力量。1943年,我离开了父母兄妹,毅然报考了新四军创办的泰兴干部培训学校,加入了青年解放团,又于194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到新四军所属江淮印钞厂,担任收发工作,负责从白纸到成品钞票向车间来回付印、收回检验。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抗币以抵制日伪货币向我根据地流通,掠夺人民的物资和财产。为支持军事上的胜利,保护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巩固我民主政权,江淮印钞厂须要尽快扩大生产规模。1943年下半年,接到苏中军区命令,江淮印钞厂的同志们克服重重困难,越过敌人层层封锁,将原来隐蔽埋伏的苏北阜宁机器物资,运到更为安全的后方宝应县曹甸附近约几十华里的林上庄。
雕刻制版
凹版印刷
成品裁切
成品检验
1944年江淮银行印钞厂印钞生产程序
(左右划动查看更多)
林上庄位于里下湖中,是四面环水的小岛,被一望无际的芦苇和荷藕包围着,水道内水草丛生,敌人汽船进不去,只有小船才能进出。为防止敌人偷袭,还在通向庄上的重要水道打了暗桩,即便是普通小船,非熟悉地形而不能自由出入,否则,就会迷路或搁浅在芦苇水草中,进不得,退不能。在林上庄建印钞厂,对外是绝对保密的,不但周围村庄的人不知道,就连林上庄的干部群众也不知道工厂情况。建厂期间,为了安全保密起见,仅厂部有船只与军区、行署和银行通讯联系,负责工厂机器、器材和生产成品运进输出。厂里的职工完全隐蔽在庄上生产,不能随便走出去,也很少到庄上游玩赶集。
1944年7月,印钞厂恢复生产,我被分配在凸版股收发组。凸版车间设在村庄西北角的简易茅屋内,我们组共三同志,就在紧挨着凸版车间的一角偏棚里。工作内容是,把纸付给每一台机器印或切。印成一张照片,要经过印底纹、正面、反面、切纸及印号码图章五个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数后付出去,印完收回又清点。也就是说,一张成品,要十次经过我们的双手。
那时,生活条件很差,宿舍就地取材,墙用芦苇编隔,屋顶茅草覆盖。再用芦苇杆编织后放在木桩上,铺上一些茅草就成了床铺。没有食堂,也没有像样的炊事房,开饭时,炊事班的同志把饭菜分别装在篾篓和木盆内,抬到露天下,七八个人一组,蹲在泥土地上围着菜盆,一两个星期难得吃上一次肉。
1945年初,敌人在处处败退,根据地在天天扩大。解放的土地上,要用我们的抗币,如果数量不能满足,人民的劳动产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可能会回到以物易物的状态,不仅根据地的人民不方便,而且还会受到不法商人的剥削和欺诈,影响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华中局根据劳动人民和军队需要,指示增加抗币供应量。我们厂提出“多印钞票、快印钞票”的战斗口号,同志们群情激奋,一致表示,“把机器当刀枪,把工厂当战场,同前线战友并肩干一场。”此后半年,同志们你追我赶,早上还没有吃饭,就先到车间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午放弃休息,晚上下班后,继续加班,常常日夜不停生产——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
江淮银行用过的抗币印刷机
1945年形势发展很快,抗日战争胜利在即,抗币需求的增长使我们厂需要另寻地址重建扩张,于是我们搬离了这个芦苇荡里的小岛——林上庄。 林上庄,这块渗透过抗日战士、印钞工人汗水和鲜血的土地,在我一生的回顾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