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山西就以地势险峻而著称,其东扼华北平原、北控河朔草原,西连关中平原,南接中原沃土。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就有关于山西地形的评论: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山西境内若只有众多雄关险塞,而没有发达的经济实力,恐怕就不会成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了。春秋时期的晋国、战国时期的魏赵韩三雄、唐帝国、沙陀人建立的后唐等国,正是凭借山西的地利以及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才得以最终建立霸业的。
山西简称晋,这个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国的开国之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三子,开国之初的国号也不叫晋,而是唐。直到唐叔虞的儿子姬燮即位后才改为晋的,由于晋国宗室与周王同出一脉,故晋国历任国君都以护佑周王为己任,多次帮助周王室成功度过劫难,尤其是晋文侯在位时,与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等诸侯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周平王东迁洛邑,稳定了烽火戏诸侯之后周王室混乱的局势。
众所周知,周代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周王和众诸侯逝后,其位只能由长子继承。可到了晋文侯这里,由于其父晋穆侯生在前,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遏制其弟晋殇叔的权势,致使晋穆侯逝去后不久,晋殇叔就谋权篡位成为晋侯。虽然最后晋文侯在流亡数年后,成功夺回晋侯之位,不过晋殇叔的所作所为,给晋国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打破了晋国长久以来的嫡长子继承传统,让晋国宗室子弟明白了只要实力强大,就可以代君自立成为晋侯。正是由于有前例可循,最终导致了曲沃代翼、骊姬乱晋等一系列改变晋国命运的重大事件发生,并为晋国灭亡埋下了伏笔。
晋文侯逝后,其子姬伯即位为晋侯,史称晋昭侯。昭侯即位元年,晋国发生了动乱,为了稳定朝局,晋昭侯决意将曲沃城敕封给叔叔,史称曲沃桓叔。由于曲沃桓叔年长于晋昭侯,政治斗争经验十分丰富,且由于曲沃桓叔以德行高雅和才能卓跃闻名于世,故在当时的士子大夫心中威望很高,有很多的饱学之士纷纷投到曲沃桓公麾下。由于曲沃城原本就比晋都翼城还要富庶,且曲沃城各方面的条件都要强于翼城,于是曲沃城经过曲沃桓公数年的悉心治理后,已经超过当时的晋都翼城了。
随着曲沃桓公的势力的逐渐强盛,再加之有晋殇叔这个榜样在前,曲沃桓公渐渐萌发了弑君篡位的想法。其实晋昭侯也深知曲沃桓公的势力强大,足以威胁到自己。如同晋穆侯一样,身为大宗的晋昭侯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制止小宗势力肆无忌惮的扩张。
其实晋昭侯还是有饱学之士存在的,比如曾见证过殇叔篡位自立、文侯夺回君位事件的大夫师服。师服在听闻晋昭侯决意将曲沃城敕封给桓叔之后,立即觐见晋昭侯,说将曲沃敕封给桓叔,无疑是取乱之道,势必养虎为患危机大宗公室。可惜的是,面对如此良言,晋昭侯根本不予采纳。不过晋昭侯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认证师服所言的正确与否,因为晋昭侯在位仅七年,就被晋国大臣潘父所弑杀。
潘父弑君后,准备迎接曲沃桓叔入翼城即位为君,潘父的所为正中曲沃桓叔的下怀,于是曲沃桓叔立即前往翼城,不过当时的晋国国人却并不支持曲沃桓叔即位,反而派兵攻打曲沃桓公并拥戴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晋君,即晋孝侯。曲沃桓公遭遇失败后,无奈之下只得退回曲沃城,最终曲沃桓公在遗憾不甘中逝去。
曲沃桓叔虽死,可曲沃桓叔的遗志被他的后代所继承。曲沃小宗与翼城大宗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因为曲沃桓叔的离世而烟消云散,反而由于血缘关系的日渐疏远,双方的明争暗斗越发惨烈。
曲沃桓叔的儿子曲沃庄伯继位后,为了完成先父遗愿和以及出于自身利益方面的考虑,于是曲沃庄伯在晋孝侯十五年,派刺客潜入翼城成功暗杀了晋孝侯,并通过贿赂周桓王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曲沃庄伯与郑国、邢国军队合兵攻打晋都翼城。收受贿赂的周桓王,也派周大夫尹氏和武氏出兵相助曲沃庄伯。不过由于荀国等诸侯反对曲沃庄伯即位的缘故,最终曲沃庄伯在众诸侯和晋国国人的反击下,只得再次退回曲沃城。
曲沃庄伯退回曲沃城后,晋国国人拥戴晋孝侯的弟弟晋鄂侯为晋君。终晋鄂侯之世,曲沃庄伯没有再次图谋反叛,直到晋鄂侯去世之后,曲沃庄伯才趁机攻打翼城。这次反叛,由于此前曲沃庄伯背叛周桓王的缘故,听闻曲沃庄伯再次反叛的周桓公,立即派德高望重的虢公讨伐并击败曲沃庄伯,周桓公立晋鄂侯之子晋哀侯为君。兵败逃回曲沃城的曲沃庄伯,两年就撒手人寰了。
曲沃庄伯死后,其子曲沃武公即位后,先后三次进攻翼城,最终攻下翼城灭亡了大宗。掌握晋国实权的曲沃武公,为了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将晋国的所有奇珍异宝都献给周釐王。通过67年的努力,曲沃小宗彻底打败翼城大宗,夺得了晋国正统地位,曲沃武公也因此而被称为晋武公。
晋武公去世后,其子晋献公即位。晋献公为了避免“旁支夺宗”事件的再次发生,于是采纳士蒍的进言,将晋国的旁支宗室子弟尽数诛杀。晋献公虽然通过诛杀旁支宗室子弟,避免了旁支夺宗时间重演,可由于晋献公沉迷于骊姬的美色,致使晋国再次陷入了内乱当中。
正是由于“殇叔篡位”、“曲沃代翼”、“骊姬之乱”三次宗室内乱,致使晋文公及其以后的历任晋公,为了避免事件的再次发生,只要有新君即位就必须诛杀宗室子弟。长时间处置下来,晋国的公族力量几不复存在,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宗室造反的事件发生了。宗室威胁没有了,出于稳固朝局的目的,必须要有公族存在,可又不能停止诛杀宗室。于是权衡利弊之后,晋国国君采取了,用支持自己的诸卿为公族的办法,以巩固统治。采取这种办法后的晋国,国力强大且持久不衰,长期压制齐秦楚三个大国,除少数时期外,晋国可谓是独霸中原。清代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全祖望,就认为春秋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才对。这个说法有没有偏颇暂且不论,可晋国在春秋时代,长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没有了晋国宗室力量的制衡,诸卿犹如怪物般肆无忌惮的发展壮大,并最终发生了诸卿夺权事件的发生,晋国也因此被魏、赵、韩三家瓜分。
其实无论是抑制公族力量也好,制约诸卿势力也罢,最终目的都是维护国君的绝对统治地位。可纵观历史长河,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始终保持国君势力绝对统治地位,难免会出现宦官、外戚、功臣、宗室等诸多势力夺权事件的发生。谁都知道不能让任何一个势力过于壮大,保持均衡之事才是最好的,可又有多少君王能够始终如一的做到呢?#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