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加强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

0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为我国的外宣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国际传播格局中,东盟作为我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在我国的全球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是我国国际舆论话语权争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应该发挥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面向东盟的外宣人才培养这个战略工程上来,形成合力不断夯实我国外宣工作的基石。

一、 必须充分认识东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外交腹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日渐成熟稳定,双方经贸、人文、教育等往来密切,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定位,东盟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2021年11月,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总结中国东盟合作宝贵经验,提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5点建议。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确立了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性问题加剧,局部冲突频发,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相比较而言,中国与东盟国家双方关系却是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0个东盟国家的参与支持,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她将成为中国全球外交的重要战略腹地,将为中国参与国际秩序调整提供广阔空间,必须充分认识东盟对于我国外交的重大意义。

二、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东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面向,是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也是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所必需的和平安宁国际环境的现实需要。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是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服务国家国际舆论引导工作。在进入第二个百年的关键时期,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阻挠我国和平崛起,国际舆论格局错综复杂,形势严峻。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际舆论引导工作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谋划,要培养足够数量的国际传播人才参与我国的国际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国际舆论斗争,维护国家利益。

二是服务国家形象塑造工作。长期以来,少数西方国家操纵国际舆论,“妖魔化”中国,“丑化”中国,中国在国际上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没人信的尴尬局面。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对外塑造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展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需要培养具有政治敏锐性和善于传播的国际传播人才,不断加大对外传播工作力度。

三是服务人类文明互鉴工作。中国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运用中国理论、中国实践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示中华文明观、发展观、价值观和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需要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交融。

三、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是利用好国家战略的特殊机遇。广西身处中国与东盟交往的前沿,承担着国家外交重要使命,要利用好国家战略的特殊机遇。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落户南宁,每年定期举办国家级展会,东盟政要和友人往来不绝,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阵地。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宁广播电视台多年来承担多个国家面向东盟的重大外宣任务,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广西高校应该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主动承担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重任,大力参与政府、企业和新闻媒体面向东盟的传播工作,为国家外宣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二是发挥协同培养的育人机制。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要具备复杂的知识结构,包括外交、外语、小语种、国别、传媒等。仅仅依靠高校的单一专业师资力量很难完成好人才培养任务。一要高校内部有跨院系师资共享的灵活机制,协调有关专业师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二要整合地方新闻媒体的记者资源,发挥他们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优势,反哺课堂;三要整合有关外贸企业的行业资源,发挥他们在对接东盟业务上的便利优势,为高校国际传播人才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是当好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使者。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好广西高校这一人文交流重要纽带的优势,进一步激发广西高校的文化交流、宣传展示、教育熏陶功能,通过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向东盟来华留学生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展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形成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文化交流格局。(作者系南宁师范大学党办校办主任、教授)

作者:陈洪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教育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直属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管
51594文章数 123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