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4年12月6日,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苏州大学期刊中心主办,《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编辑部承办的“纪念《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十周年暨新时代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本部红楼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编委会主任王利明教授致辞祝贺。《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清华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东方法学》《行政法学研究》《财经法学》《交大法学》《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律方法》《人权研究》《荆楚法学》等重要法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辑部主任,《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北大法宝、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等文献转载和期刊评价机构的负责同志,以及我刊创刊十年十大高被引作者的代表等4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北大法宝常务副总郭叶受邀参会并以“新时代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与法宝AI大模型应用”为题进行发言。
第一单元“开幕式与主旨报告”,由《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主编上官丕亮教授主持。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正彪,苏州大学期刊中心主任江波,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编委会副主任方新军教授分别代表学校、期刊中心和学院致欢迎辞。
张正彪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苏州大学,回顾了苏州大学法学学科的办学历史。他指出,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法学期刊的大学,是最早开展法学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值此《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十周年之际,向一直以来关心和帮助学报法学版发展的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江波主任代表苏州大学期刊中心热烈欢迎各位与会嘉宾,他介绍了苏大期刊特别是《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的基本情况,对各位嘉宾对《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等所有苏大学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期待各位嘉宾能够继续支持苏大学报的发展。
方新军院长在致欢迎辞时首先向一直以来支持《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成长的各位领导和师友表示真挚的感谢,随后他深情回顾了王健法学院前院长胡玉鸿带领老师们创办《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的奋斗历程,向创刊以来的各位主编、副主编和各位编辑表示崇高的敬意,期待法学版办得更好。
在嘉宾致辞环节,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法制与社会发展》主编张文显教授,首先代表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和《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以视频方式向《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十周年表示热烈而诚挚的祝贺。他在讲话中指出,苏大法学院拥有悠久的法学期刊办刊历史,从1922年老东吴大学法学院创办的中国最早法学期刊《法学季刊》,到苏大法学院1996年创办的《东吴法学》,再到2014年创办的《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自创刊以来,《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一直秉承“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的校训,注重法理,恪守学术,积极扶持青年学者成长,努力打造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法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共享平台。作为编委会成员,见证了《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从诞生到成长壮大的生命历程,如今它已经进入到C刊行列,成为法学最受欢迎的期刊之一,是法学期刊界极具竞争力的潜力股。《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所走过的这十年是高质量发展的十年,期待它今后继续坚守学术初心,主动发掘理论增长点,主动发现学术新青年,主动发起学术新要约,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构建提供充满活力的学术平台,并期待它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崭露头角,打造中国法学期刊的苏大品牌!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编委会主任、《法学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表达了对2014年《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时胡玉鸿院长邀请他担任编委主任的感谢,他表示一直十分关注《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的成长,并祝贺法学版已经取得的可喜成绩。作为编委会主任,他希望《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的各位同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法学学术期刊多样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精神,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成为我国法学期刊界的一颗特色鲜明的璀璨明珠,同时期望法学界的各位朋友继续关心支持和帮助《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的发展,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主编、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法学》主编胡玉鸿教授在致辞中深情地回顾了创办《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的历程,并非常感谢秦前红教授、王克稳教授等一大批法学界著名学者的鼎力支持,希望法学版今后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的提升。他指出,在法学期刊办刊日益内卷化的当下,尤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更为鲜明的风格;二是要有更高质量的论文;三是要有更具前沿的选题。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学》总编辑黄文艺教授,首先向《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十周年表示祝贺!他指出,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法学期刊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新时代法学期刊要努力做到“四化”:一是专业化,即加强期刊内容、队伍和运营的专业化;二是品牌化,打造在国内和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期刊;三是数字化,加快期刊采编、投稿评审、出版传播及评价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四是国际化,要提升法学期刊的国际话语权,努力开拓海外市场。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十年来得到了广大作者的鼎力支持,产生了十大高被引作者,他们分别是:秦前红、李昊、王释锋、王毅纯、熊琦、王克稳、张陈果、陈璇、崔国斌、冯晓青。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正彪教授、《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主编胡玉鸿教授向到场的作者颁发了“《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十年十大高被引作者”荣誉证书。
第二单元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院长、《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副主编程雪阳教授主持,法学期刊的各位主编围绕“法学期刊的多样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展开了探讨,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法学评论》主编秦前红教授(同时是我刊创刊十年十大高被引作者)在发言中回顾了他见证并参与《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他对当前的法学期刊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把握期刊的政治性,要有政治敏锐性;二是期待法学期刊回归本位,期刊评价要遵循学术规律,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办刊不能完全被影响因子牵着走;三是要加强期刊编辑的专业化,引入专职编辑,提高办刊的专业化水准。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中外法学》主编王锡锌教授指出,一个好的法学期刊背后往往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支持。法学期刊所覆盖的领域是非常全面的,这需要有不同学科方向的责任编辑热心投入。要发挥各学科责任编辑的专长优势和作用,相关领域的责任编辑负责相关学科的稿件,充分依靠他们的判断力,责编在工作形式上可更加灵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法商研究》主编姚莉教授指出,《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十周年来,在法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就法学期刊的办刊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注意实践前沿和基础理论选题的有机结合,期刊选题既要以实践为导向,以中央的部署为依据,关注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也要关注有思想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培育更多的经典传世之作;二是要结合期刊所在机构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办出特色,要让本学科的专业人才去选择专业的稿子;三是要重视期刊的责编工作,严格控制校对的错误率,加强期刊责任编辑队伍的建设。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东方法学》主编施伟东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每个法学期刊都要充分用好所在机构和学校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为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力量,办刊机构不同,期刊特色就不同。同时,要处理好约稿与自由来稿的关系,要注意把握自身的学术标签,要注意培育自己的作者群,将他们接入知识自主生产体系,并建议法学期刊之间加强合作。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现代法学》主编林维教授在线发言,认为《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的“域外译文”很有特色,原创性翻译让国内学者能及时了解国际的学术前沿。他分享了办刊的三点经验:一是在选题上要更具实践面向,特别是要针对中国法治实践中的问题,回到法治的现场,回到第一线;二是将更多的版面留给青年学者,通过版面来扶持优秀的青年学者,给予他们更多支持;三是期刊发展要与所在法学院的学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给予所在学科更多的支持,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开创更有特色的学科专栏。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政法论坛》主编刘艳红教授重点就法学期刊的差异化发展进行了发言,她指出法学期刊的发展经历了大而全、专业化、特色化三个阶段。在现有的十余种法学核心期刊中,有特色的刊物越来越多,很多期刊在布局上也存在差异,同时她以人工智能为例,指出各期刊一哄而上,期刊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她认为,期刊真正的差异化,需要稳定的作者群。针对青年学者的发文问题,她指出青年学者发文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从普刊开始,后投特色期刊,再投法学类核心期刊。
在与谈环节,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法学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冯珏首先指出,期刊在发文时一定要关注这个作者之前的发文情况,做一定的背景调查,其中也包括其个人的道德风评。期刊要办好特色栏目,《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的“域外译文”栏目就很有特色,值得坚持办下去。期刊刊文要关注学术脉络,尤其是中国近代以来法学名家的学术脉络体系。另外,要始终以期刊质量为核心,无论到了什么环节,都不能放松对发文质量的把控。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教授,首先表达了对《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10周年的祝贺,而后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法学类核心期刊能够多发一些年轻人,特别是博士生和讲师的文章;二是希望业内的同仁们要相互扶持,支持更多法学期刊成为核心期刊;三是要避免恶意内卷,要回归学术的轨道,让期刊和作者有更多的互动。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比较法研究》主编解志勇教授指出,法学期刊要高度注重专业性,要非常关注选题布局。他建议《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要明确自身办刊定位,建议将自身定位为法学领域知识的扩展者。同时,他指出要高度重视稿件来源和质量的稳定性,避免发表质量明显不入流的文章,要构建稳定的作者群。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行政法学研究》副主编王青斌教授在线发言重点谈了对青年学者的扶持问题。他说,《行政法学研究》每一期都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预留一定的版面给博士生。他强调论文的质量及影响力关键在选题而不在身份,他呼吁大家要更加关注年轻学者的成长,将更多的资源向年轻学者倾斜。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财经法学》编委会主任尹飞教授指出法学期刊要处理好几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主流与特色之间的关系,发言要符合主流,但要办出特色,要立足自己期刊的风格,尤其要关注中国的法治实践问题;二是要处理好期刊与所在学院的关系,要和自己的优势学科相衔接;三是要处理好大咖与年轻学者的用稿关系,确保发文的基本引用率。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法制与社会发展》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苗炎着重从期刊的评价角度谈到期刊引用率方面的问题,他指出期刊在差异化和多元化上要慎重,一些冷门学科的文章在刊发后可能会存在引用率很低的问题,并要避免过度刊发基础理论的文章,要在确保影响力下的差异化,同时光依靠自然来稿不行而要重视选题策划和组稿。
《清华法学》编审、编辑部主任徐雨衡首先称赞《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有品质,多年来坚守学术的办刊风格不变,并在基础理论与热点问题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她指出,期刊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即便是在进入C刊之后,也很容易在当前严酷的竞争环境中出现排名下降的问题。办刊要追求长期的口碑而不是当年的影响,要回归办刊初宗,刊发最好的文章。
北大法宝常务副总、《北大法宝大数据分析报告》主编郭叶选取了241家法学期刊作为样本,统计并分析了2021-2022年发表的法学文章在2023年的被引情况,并专门对《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2024年的发文及被引情况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充分肯定了法学版近年来在特色栏目建设和特色专题策划的努力和成绩以及注重对青年学者培养和扶持的贡献。
第三单元由《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副主编李中原教授主持,法学期刊各位主编、文献转载和期刊评价部门的重要嘉宾以及我刊创刊十年十大高被引作者的代表就法学期刊的办刊经验与改革发展进行了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新华文摘》编审王青林作了发言,他认为评价体系对法学期刊而言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推动力。在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下,他建议应当扩大纳入评价体系的期刊范围,尽可能多地把达到标准的期刊都纳入评价体系,同时评价体系应当统一。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法学学科执行主编刘明昭首先称赞《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有学术厚度,各方面的评价均不错。她建议要向“高”“质”“量”发展:一是选题要高,奋斗目标要高;二是要追求最高的质,着力打造一批精品之作;三是发文要有量,刊文覆盖面要广。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与成果评价研究室副研究员余倩分别从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及期刊内容的特色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发言,她指出在抽查的2000种人文社科期刊中,有近30%的期刊存在参考文献问题,因此要加强参考文献的质量管理;在期刊的特色方面,她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特色化建设,引导期刊专精发展。
我刊创刊十年十大高被引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燕大法学教室》主编李昊首先分享了自己与苏大学报法学版“域外译文”的渊源,而后他建议要坚持刊发基础理论的研究文章,进一步加强“域外译文”栏目建设,关注域外法治的关注尤其是域外最新立法动态,并且进一步扶持年轻学者。
我刊创刊十年十大高被引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张陈果教授对期刊稿件的录用提出了建议,她建议外审意见不能成为毙稿的唯一依据,期刊不要将稿件的录用权完全交给外审专家。同时,她也提出对于语言晦涩难懂的文章要格外慎重发表,这类文章大多是作者自己在思路上不清晰,对读者也不友好,文章要让同行和法律实务人士看得懂。
我刊创刊十年十大高被引作者、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王毅纯副教授认为期刊可分为必投期刊、可投可不投期刊、基本上不投期刊三类,希望苏大学报法学版成为必投期刊,同时特别赞赏法学版坚持开设“域外译文”栏目。她还指出学者主要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建议期刊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各种板块的文章搭配恰当,要有规律可循,另外专栏不应只依赖组稿。
我刊创刊十年十大高被引作者、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王克稳教授从作者的角度提出建议:对于作者而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文章,将文章写到“编辑难以改动一个标点符号”的程度,并要平和地对待退稿。对于期刊而言,他希望期刊能够对作者更加有温度,在退稿时要说明理由,不要久拖不决。同时,他建议法学版要与学院的学科发展结合起来,更有特色,更有显示度,避免同质化。
在与谈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交大法学》主编王先林首先以《交大法学》的办刊历程作了经验分享,他提出在当前法学期刊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期刊要严格控制质量,要妥善处理好学术情怀与学术流量的矛盾以及关注名家与扶持年轻学者的矛盾。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人权研究》主编张伟教授表达了对《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十周年的祝贺,他以《人权研究》为例分享了年轻期刊在创办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经验,建议改革期刊评价机制,共同努力促进期刊发展。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康敬奎分享了他当年在苏大学报编辑部工作为法学版创刊而努力的历程以及他多年来的办刊经验,希望《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能够坚持初心,越办越好。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荆楚法学》执行主编张红介绍了《荆楚法学》的办刊情况,希望法学界更多地关心年轻杂志,更多地扶持年轻学者。
第四单元闭幕式由《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副主编李中原教授主持,《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主编、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院长上官丕亮教授代表《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以及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向以各种方式参加“纪念《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创刊十周年暨新时代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的各位嘉宾以及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成长的各界朋友表达诚挚的感谢,并期待和盼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和帮助《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最后,赋诗一首以表达对各位嘉宾的感激之情和对法学期刊发展的期待:
期待法学期刊新发展
创刊十年法学版,高朋满座喜洋洋。
自己努力朋友帮,十年奋斗稍成样。
译文扶新特色栏,力争上游加油干。
刊界齐心敢担当,助力法治大发展。
法宝新AI系列产品
智能写作
智能问答
模拟法庭
法宝来签
法宝合规
责任编辑 | 吴晓婧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