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李莉 辛萌 杨文泽记者 郑玮)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按照油田公司将“鄂尔多斯盆地建成全球最大CCUS/CCS产业基地”的远景目标,制定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互补”的绿色低碳发展思路,一边在姬塬“磨刀石”上书写“稳中求进”新篇章,一边着力建好黄3区CCUS国家示范工程,使姬塬油田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气更足。2024年,该厂通过在塬上植绿、强链扩链、“碳”索未来的方式,书写“绿色履责”答卷,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家底。
塬上植绿,碳汇林里的“生态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采油五厂在推进姬塬油田高质量发展当中,全面加强绿色矿山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该厂积极践行绿色理念,构建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相互协调机制,按照“开发一片,建设一片,绿化一片”的工作思路,让绿色成为伴随姬塬油田发展的新气色,以碳汇林里的“生态美”实现油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向上。
针对这片土地土壤特点,该厂经过多方咨询,选种抗干旱、耐风沙、生命力强的乔木、灌木和草花等植被。近4年来,累计种下乔木32万株、灌木97万株、草花2万余株,占地约1228.8亩。今年4月11日,该厂与定边县冯地坑镇郭畔村党支部、定边县红柳沟派出所党支部联合在郭畔村开展“我为碳中和种棵树”义务植树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希望通过栽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成一片的思想,与地方政府合力,进一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该厂产能建设项目组把“植绿”与“产建”同部署、同推进。今年春季,该项目组与麻黄山乡政府联合开展“企地共建唐平庄碳汇林”植树造林活动,累计种植桃树、杏树30800株,绿化覆盖面积约700亩。
强链扩链,示范工程的“绿色梦”
走进麻黄山北黄3区二氧化碳驱综合试验站内,原油集输区、伴生气处理区、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区排列有序,这里正是国家级CCUS示范工程的“中枢”。
自项目建设以来,该厂围绕“姬塬油田绿色低碳先导示范区”“CCUS沿线井场分布式光伏工程”“油水井地热能综合利用工程”等6类16项重点工程进行系统安排,形成集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一体的技术模式,新能源建设初见成效。在推行全流程全过程减碳中,推广14项成熟技术,攻关8项新技术,预计到2025年底达到“14注55采”试验规模。建立节能降耗、光伏利用、地热利用、管理提升“四大模块”,推动“井、线、站”建设模式落地见效。
在清洁电力建设过程中,该厂创建“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建设机制,严格落实“日碰头、周对接、月通报”工作机制,实现项目建设的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2024年,该厂在已有18.4兆瓦光伏发电规模的基础上,推进盐池区域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目前,在定边、盐池区域已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220座,总装机容量达到27.65兆瓦,预计年发电量4149万度,年替代标煤1.2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能力3.3万吨。
“碳”索未来,科技引擎的“新图景”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采油五厂积极探索和推进侏罗系重力辅助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为侏罗系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新方向,也为姬塬油田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绿色低碳发展擘画“新图景”。
在CCUS项目启动后,该厂在2018年11月实现“9注37采”先导试验整体注入,形成集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为一体的技术模式。针对盐池地区侏罗系油藏呈点多面广规模小,构造幅度大、采出程度低等开发特征,该厂在2022年至2024年开展“2注15采”规模重力辅助二氧化碳驱试验,探索高含水、低采出程度的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4月30日,在黄257重力辅助二氧化碳驱试验区内,随着储罐中的液态二氧化碳缓缓流入井底,标志着这口二氧化碳注入井的成功开注。在扩大试验过程中,为确保二氧化碳驱替过程保持稳定的气油界面,保障驱油效果,该厂与高校专家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明确小倾角油藏重力辅助二氧化碳驱油机理、影响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及最佳开井时机、注气速度等系列技术政策,使这一新型驱油技术成为助推姬塬油田走向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