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丁玲晚年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如何看待毛主席,丁:我对他一往情深

0
分享至

1981年,丁玲出访美国,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记者在问及她在中国的往事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您是如何评价毛主席的呢?”

在当时的政治大环境下,记者这番刁钻提问,很显然是不怀好意的。中美关系“破冰”伊始,美国普遍的舆论,还是对我国不太友善的。



记者无疑是想听丁玲抱怨中国,赞扬美国的“自由”气息,可她失望了。丁玲无比诚挚地回答说:

我对他是一往情深的,现在有些人在指桑骂槐地说他,我心里是很难受的。”

丁玲是如何走上左翼先锋作家的道路的?她和毛主席,产生过怎样的交集?

为什么晚年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她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进步作家

1904年出生的丁玲,青年时期深受“五四运动”精神的影响,将鲁迅等进步作家奉为自己的偶像。二十三岁的那一年,她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正式走上了文学道路。

刚提笔写作的时候,丁玲的左翼倾向还不是很明显,作品中更多透露着青少年普遍的迷茫情绪,以及对个人问题和家国大事的初步思索。

丁玲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莎菲女士日记》,女主莎菲是一位初步觉醒、渴望自由的进步知识女性,试图挣脱封建家庭的枷锁。



小说中的莎菲,正是丁玲本人的真实写照。她出生于旧式士绅家庭,因接受了新式进步教育的洗礼,于1922年毅然离家去上海念书,奔向全新的世界。

来到上海的第二年,丁玲被我党在上海开办的大学录取了,她和共产主义的缘分,也就此初步结成。只不过这个时候,她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业上面,对政治没太多深入思考。



在上海读了一年中文专业之后,丁玲又在1924年辗转前往北平,成为了当时的“北漂”文艺青年。那一年,丁玲刚满二十岁。

来到北平的丁玲,内心是极为苦闷的。她在这里找不到稳定的谋生渠道,在个人财务方面捉襟见肘,老家传来弟弟去世的消息,更是给了她极大的心理打击

这个时候,一位名叫胡也频的文学编辑,给了她极大的安慰。两人在一场文人集会上邂逅,因为对文学的共同爱好,彼此越走越近。



随着交往的深入,胡也频对丁玲生出了情愫,他总是尽己所能照顾对方。听说丁玲的弟弟去世了,胡也频给她送去了一大盒玫瑰花,称自己是她“新的弟弟”,希望能够宽慰对方。

胡也频的心意,丁玲领会到了,但她此时因为囊中羞涩,不得不打道回府。1925年,丁玲回到湖南的老家,她以为自己与胡也频的缘分算是尽了。

没想到,胡也频因为思念丁玲,竟然一路追随她到了湖南。看着眼前曾送给自己一盒玫瑰的“弟弟”,丁玲怦然心动,决定与对方共度一生

丁玲与胡也频很快便喜结连理,两人婚后的生活十分甜蜜。闯荡北平的经历拓展了她的视野和格局,家庭的幸福又丰富了她的心灵世界,丁玲的文笔愈发生动、成熟。



1928年,丁玲夫妇与沈从文先生,一起在上海创办了进步杂志《红黑》。丁玲在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在文坛声名鹊起。

褪去了青涩的丁玲,不但写作技巧更加娴熟老练,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也更加深刻了,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左翼文人情怀。

1930年,丁玲加入了我国近代文坛赫赫有名的“左翼作家联盟”,并很快成为了其中的骨干力量。同一年,她的丈夫胡也频加入了我党。



很难说丁玲与胡也频夫妇,究竟是谁影响了谁,总而言之,他们俩的思想几乎完全同频了。可在那个时候成为左派人士,甚至是共产主义者,是十分危险的。

1930年,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大搞“白色恐怖”的时候。每次胡也频进行党组织的工作,都要冒着极大风险。就在他入党的第二年,意外到来了

1931年1月,胡也频在参加党内会议时,会场突然被国民党特务们闯入。他和他的作家同志们,都不幸落入了反动派的手里。

丁玲在得知噩耗后,找遍了自己能够接触到的全部人脉,希望能够搭救丈夫。可她的努力毫无用处,胡也频最终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了。

参加革命

爱人不幸牺牲,对丁玲的文学创作以及整个人生,都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她之后的作品体现出了坚决的革命性。



除了写作,丁玲还大量阅读马列主义的著作。一开始,她只是想彻底弄明白自己的爱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牺牲,到了后来,她自己也蜕变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32年,丁玲正式加入我党,并成为了一名地下工作者。因为她著名左翼作家的身份,组织对她十分保护,她好几次面临险境,都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化险为夷了。

可好景不长,就在1933年5月,由于被叛徒泄露行踪,丁玲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因为丁玲实在太有名,国民党方面怕杀了她引起舆论公愤,就暂时将其秘密拘禁了。

于是乎,无比活跃的左翼作家骨干丁玲,突然在文坛消失了。作家联盟的成员们为了营救她,纷纷组织抗议队伍,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丁玲营救会”。



国民党面对公众“释放丁玲”的要求,既不愿意放了她,可也不敢杀了她,干脆一拖了事。这一拖,丁玲便在国民党的大牢里关押了整整三年之久

在这三年里,没有人知道丁玲情况如何,甚至不知道她是生是死。鲁迅先生甚至觉得丁玲很可能已经牺牲了,专门为她撰写了一篇悼词。

据丁玲自己的回忆,三年的牢狱之灾,将她活活磨砺成了“饿狼”。她恨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爱人,还虐待囚禁自己,发誓要以笔为剑,刺入敌人的咽喉



主席大恩

1936年,丁玲终于得到了机会,逃出了生天。重获自由的丁玲,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立即动身前去陕北革命根据地。

就在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殊不知,这段经历也让她在后来被迫放下了笔杆子。

在中央苏区,丁玲见到了毛主席等一众我党领导干部。她一看到毛主席,就觉得分外亲切,因为两人虽然之前没见过,可缘分匪浅。



丁玲和毛主席都是湖南人,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烈士,和丁玲还有过同窗之谊。丁玲在少女时代,曾从杨开慧的口中了解到毛主席,后来加入了我党,她对毛主席敬仰之情日深

而毛主席这一边,也早就听说过丁玲的事迹,对文采斐然又坚强勇敢的她十分佩服,称赞她是“文小姐”和“武将军”。

由于国民党的持续打压,陕北革命根据地长期处在战争动员状态,战士很多,文人极少。而丁玲,是第一位从“白区”来到根据地的作家。

毛主席对丁玲十分重视,第一次见面便委以重任。他让丁玲负责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工作,丁玲听到后真是又惊又喜。



在上海的时候,许多人因为丁玲年纪轻轻又是女性,总是不自觉地抱以轻视和偏见态度。她虽然是左翼作家联盟的管理者之一,工作却经常遭遇瓶颈。

如今毛主席如此信任自己,认可自己的能力,丁玲十分感动。她立志努力工作,不能辜负毛主席这番知遇之恩

在丁玲的努力下,陕北革命根据地很快便建立了文艺协会,丁玲是首任协会主席。除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努力工作,丁玲与伟大领袖私下里也是颇为熟稔。



毛主席十分欣赏这位小老乡的才华和革命意志,经常和她谈天说地。每次丁玲去毛主席那里吃饭,毛主席都会多加一道菜,款待这位革命老区的著名女作家。

丁玲在陕北如鱼得水,她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不光讴歌了我党战士们的伟大牺牲精神,还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

以笔为剑的丁玲,完成了自己昔日在大牢里立下的誓言。中央领导干部们,对丁玲的工作成果都十分认可,毛主席还曾特别赠《临江仙》一词来勉励她



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结束了,但丁玲的笔没有停下。建国之后,她依然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动人心弦的文学作品。

在丁玲看来,自己回报毛主席知遇之恩的最好方式,就是用作品替代自己的嘴巴说话,用文字表达对毛主席、对党和祖国的无限深情。

然而,当50年代末的风浪袭来时,丁玲也受到了影响,当年被国民党关押的历史遗留问题,被人恶意揣测。无奈之下,主席让她去黑龙江和山西等地参加劳动。



也正因如此,丁玲晚年访美时,面对记者不怀好意地刁钻提问,她没有顺着对方的话茬儿回答。丁玲始终强调,毛主席对自己很不错,有很大的知遇之恩。

丁玲这么“不上道儿”,让专门来迎接她的当地华裔们心中有些失望,还有人说酸话,说她“装腔作势”。丁玲对此不以为然,她只说自己的心里话。

1983年,在毛主席诞辰九十周年的纪念会上,丁玲以作家代表的身份进行发言。丁玲诚挚地表示,毛主席是个了不起的伟大领袖,总是比别人看得更高更远。



纪念会结束之后,有人跟丁玲聊天,询问她对自己和毛主席关系的评价。

丁玲默默思索了一会儿,用一句话作出了总结:

“我们对人民对党应该是一往情深的,不能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就要算账了……毛主席最了不起了,但认识自己也那么难,他对我怎么样,不管,但我对他是一往情深的。现在看到很多人还在指桑骂槐地说他,我心里是很难受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阿伧说史
阿伧说史
看古今大小事,品百味人生
28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