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妖塔”被盗,警方抓获"摸金校尉,意外揭开妖塔面纱!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18年青海省公安部门正在调查一起特大盗墓案,随着调查的进行,一伙盗墓贼也一一落入法网。

正常来说,接下来就是对这些盗墓贼的审问和定罪的环节了,可是从盗墓贼的口中,警方却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原来这伙盗墓贼盗掘的并不是什么普通墓葬,而是传说中的“九层妖塔”,警方听到这话当时就笑了。

“九层妖塔”在我们的生活中确有原型,但其实早在1982年就被我国文物工作者发掘并保护了起来,所以那些盗墓贼很明显是在扯淡。



可随后发生的事却出乎了警方的意料,因为根据这些盗墓贼提供的线索,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另一座大型墓葬。

而通过对这座墓葬的发掘,笼罩在“九层妖塔”之上的神秘而恐怖的面纱也被逐渐揭开,“九层妖塔”的墓主人身份也浮出了水面。

那么为何在一说到“九层妖塔”,就会让人闻之色变,它究竟恐怖在何处?而它的墓主人又为何被人们称作“王中之王”呢?


01

“九层妖塔”当真有,主人是“王中之王”

一切还得从1982年说起,这年的5月份一支考古队来到了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镇的热水乡,考古队员们此行的目的是要对这里的岩画进行探究。



在当地村民们的配合下,考古队员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可就在考古队员们收拾好东西准备走的时候,附近的村民却把他们拦了下来。

当然这些村民并不是为了闹事,而是想让考古队员们考察一下附近的古墓,考古队员们一听这话立马就精神了,连忙让村民们带路过去看一眼。

结果这一看可不得了,热水乡附近竟然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几十座墓葬,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而其中有一座古墓的造型引起了考古队员们的好奇。

这是一座大型的方形古墓,看起来很明显比周围的墓葬要高上好几个档次,而且位置也比较接近整个墓葬群的中心区域,而接下来从当地村民的口中,考古队员们又得知了一个“重磅”消息。



这座古墓有一个霸气的名字“九层妖塔”,根据当地流传已久的传说,这个地方是当年格萨尔王封印群魔的地方。

格萨尔王据说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一生中斩杀了无数妖魔,为当地人民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而这座“九层妖塔”就是格萨尔王用来封印那些妖魔鬼怪的地方。

虽然这个传说是人们臆想出来的,但这座古墓却是实打实存在的,墓主人的身份肯定不简单,顿时考古队员们就来了精神,他们迅速展开了对“九层妖塔”的发掘工作。

经过现场勘察,这座大型古墓整体呈现出坐北朝南的格局,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高33米,这样的一种古墓规格在以往的考古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看来这“九层妖塔”的说法的确是有一定根据,考古队员们对此感到兴奋异常,很快全面发掘工作就展开了,可这刚一开挖,眼前的景象就让考古队员们傻了眼。

因为很明显这座古墓有过被盗的痕迹,这让大家多少都感觉有点心痛,这么难得一见的古墓居然被盗墓贼“捷足先登”了,实在是让人感到愤恨不已。

可事实已经这样了,考古队员们也只能希望这座古墓没有遭到太严重的破坏,抢救性发掘随即展开,很快“九层妖塔”的两层封土结构就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就当考古队员们接触到第一层封土的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再次出现了。



光是这第一层封土中就平铺了七层柏木,而且往下几乎是每隔一米就会有一根柏木横穿而过,如果一个人不小心掉落下去的话,很可能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为什么这种由柏木堆叠起来的结构会让考古队员们感到震惊呢?在我们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一种秦汉时期的特殊墓葬形式。

这种墓葬形式叫做“黄肠题凑”,单从字面来看,那可以说让人是满头雾水,可这四个字那都是有讲究的,黄肠特指剥了皮的柏木,题则是指树木的根部,凑则是指木头朝里连在一起的一种特殊构造方式。

如果把这四个字连在一起解读的话,那就是在棺椁的外部把一根根柏木头朝里的平铺堆叠在一起。



虽然“黄肠题凑”四个字听起来不是很厉害,但这种特殊的墓葬方式可是古时候的帝王专享的,这足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不俗。

寻常帝王也就是平铺一层柏木来象征自己的身份,可这“九层妖塔”中光是第一层封土就铺了整整七层柏木,让人直呼“大手笔”,这墓主人何止是身份不俗,简直就是“壕无人性”。

看完这“九层妖塔”的表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其内部的结构,因为这种“黄肠题凑”的墓葬手法,所以考古队员们的发掘工作开展得特别艰难,基本上很难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而这座墓葬还远不止结构复杂那么简单,墓葬每一层的高度都接近三层楼那么高,纵然考古队员们都经验丰富,但还是要时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稍不留意便可能会出现危险。



经过考古队员们的多日努力,“九层妖塔”终于被发掘出了两层,里面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皮革制品、彩绘木片、金饰丝绸,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让人看的是目不暇接。

而在这批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可以说是珍贵无比,而且纵观全世界的考古史这种文物也是第一次出现,当看到这件东西的时候,考古队员们都瞪大了双眼。

从表面上看上去这件东西就是一块简单的丝绸残片,可细细端详起来这块残片上居然有文字,经过专家深入探究,这块丝绸残片居然是来自公元八世纪的一块“波斯文字锦”,而上面文字的意思翻译过来更是不得了。

这块珍贵的“波斯文字锦”上面只有短短的七个字,翻译成中文就是“伟大的王中之王”,由此专家们做出了以下两个重要推断。



这座古墓的墓主人的身份绝对不简单,比当时普通的国王还要高上一个档次,其次这座古墓的年代应该是公元八世纪。

而根据这两个重要推断,再结合相关历史记载,考古专家很快就推测出了墓主人的大概身份,他应该是吐谷浑或者吐蕃的一位王。

付费解锁全篇
¥0.9/天开通VIP继续阅读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用户
反馈
我的
已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