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35万元,说好的3500元中介费,但最终被扣下了43200元。”在某社交平台上,李乐嘉(化名)分享道。
何以成“冤大头”?原来贷款中介给他“下了套”——所谓1%的中介费,在合同里写的是每个月收取下款金额的1%,12个月的贷款期限,就是12%。而因他没仔细看,且银行下的款首先走中介指定的账户,只能吃哑巴亏。
近年来,不法贷款中介打着贷款居间服务的幌子,宣称可以无抵押、无担保、利息低且申请方便,甚至假冒银行工作人员诱导金融消费者办理贷款,并收取高额的中介服务费,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给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这也让不少银行不得不有所作为。近期,已有数十家银行发布声明,与不法贷款中介划清界限,有的银行甚至设置举报渠道,追究不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01 银行主动划清界限
像李乐嘉这样通过贷款中介借贷,而遭遇“高额中介费”的金融消费者,并不在少数。刘丽(化名)也是其中一位,回想自己差点被骗27000元中介费,她仍心有余悸。
今年9月,刘丽接到了一个贷款中介的电话,声称贷款利率低,好下款,可以加微信后线下见面详聊。恰好着急用钱的刘丽,当天就过去了。
在谈中介费的环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定在了下款金额的4%,随后刘丽填了资料,交给了对方身份证。
但在15万的贷款下款后,对方开始不按套路出牌了,“他们张口就要27000元,”刘丽说,“这相当于下款金额的18个点。”因为先前刘丽在对方“需要把贷款先转到中介的账户,否则会被银行查”的幌子蒙骗下,已经把钱转给了对方,相当于已被对方“拿捏”,所以刘丽不同意时,对方表示“这钱不能给你”。
虽然最终在朋友远程“威胁报警”的帮助下,她成功按合同里写的4个点和对方达成一致,但中间拉锯战的过程中,因为对方态度恶劣、不打算归还身份证以及抢手机检查是否偷拍偷录,刘丽还是被吓哭了。
一名曾从事贷款中介的人士告诉柒财经,刚开始不管是电话中还是初次见面时所谈的两三个点的中介费,基本都是假的,“要不没人会来”,但是一旦贷款下来,轻则要十几个点,重的能给抽去一半的贷款,“中介有一百个法子蒙你,等你回过神来已经晚了。”
不过,这些不法贷款中介正迎来正面“打击”。进入12月以来,包括内蒙古、山西、安徽、云南、浙江等地的银行数十家银行密集发声,与不法贷款中介划清界限。
上述银行在声明中表示,其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合作,在本行办理贷款除收取合同约定的贷款利息以外,无需支付“中介费”“介绍费”“手续费”“代办费”等任何费用。任何第三方以这些名义收费的行为均与银行无关。同时对于以“无需抵押担保”“特殊渠道”“当天放款”“低息贷款”等名头诱导客户办理贷款的情况,银行建议客户保持警惕。
柒财经注意到,太原农商行早在几年6月29日就开始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声明提醒,截止到12月18日,累计发布声明达120次。
这其中还不乏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银行的身影。像建设银行台州分行、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和中山分行、招商银行贵阳分行均表示,未与任何贷款中介开展业务合作,客户在该行办理业务无需向中介支付服务费、介绍费、代办费等费用。
工商银行中山分行甚至开通了举报监督渠道,将对不法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02 很多或难挺过这个寒冬
不法贷款中介因为处于监管的空白,可谓“存活良久”,为何诸多银行现在开始密集发声?
一方面,从时间节点上看,不少银行当下正进入开门红周期,贷款业务作为营销的重点,对于不少基层员工来说可谓压力不小。
在小红书上,一名工作了15年的银行一线人员就表示,这次开门红他的贷款指标已经增加到了3500万元。
而在银行业整体的贷款需求放缓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增量成了压在很多一线人员上的“大山”。所以部分银行的基层机构或者客户经理会在业绩压力之下擅自与不法中介合作。这也几乎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
上述贷款中介告诉柒财经,“对于银行的人来说,他们寻找潜在的贷款客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们就是挣这口饭的,所以不管是宣传还是营销都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介绍道。
另外,贷款中介也会对客户进行筛选,还帮助客户准备详细的资料,这对银行来说都是精准客户,“他们的客户经理不仅轻松完成任务,还能拿到我们的分成,何乐而不为?”
“本银行客户经理求广州珠海深圳渠道中介”“北京有无对公中介?”“上海浦东找中介”,或许确如上述中介所述缘由,在小红书上一个“为什么银行会和贷款中介合作”的帖子下面,来自多个城市的银行人都在寻找“中介渠道”。
但与此同时,有的中介机构假借银行之名迷惑客户,在银行面前扮演的又是客户角色,导致后续银行与客户产生纠纷。这会对银行的声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银行需要在开门红周期开始时,就先主动斩断这一个口子,避免被不良中介牵连。
另一方面,因为去找贷款中介的很多客户,或多或少存在信用记录不佳、收入不稳定、负债过高等问题,而这些中介又十分了解各大银行的审核规则和资料需求,便会帮助客户包装伪造。“这就会使银行基于错误的信息放贷,增加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北京一城商行工作人员告诉柒财经。
而且,诱导客户违规操作也是很多不法中介的常规操作。比如,将用于生产经营的贷款资金转用于高风险的投资,而一旦投资失败,客户无法按时偿还贷款,银行也将面临损失。
有的贷款中介还鼓励客户多头借贷,导致客户负债过高,还款能力下降。“当客户无法承受多重债务压力时,银行的贷款回收将受到影响。”
从消费者的的角度讲,今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的公告》,其中强调,金融机构应认真落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治理和溯源整改,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质效。这从监管上也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今年以来,多个地方监管部门也已行动起来。
如在7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关于依法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打击金融违法犯罪的机制》;同在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公安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打击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专项行动的通知》,旨在打击非法贷款中介,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干这行的一般人都做不了,除了业绩压力大之外,骗的借贷人团团转,有点良心的都干不下去。”曾在天津一家贷款中介公司工作过的王泉(化名)表示,因为不想背着良心债,他在做了一个多月后,仅成了一个十几万元的单子,然后被老板“扫地出门”。
而在监管高压态势,和越来越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声抵制的联合围剿下,或许很多不法贷款中介将难以挺过这个寒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