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上,金融“已经面目全非”、“与人拉开了距离”,“一旦使已经有所保障的人获利,而将那些处于困境、需要得到信贷支持的人排除在外,就会把放高利贷视为准则”。教宗方济各12月16日在宗座大楼的克莱孟厅接见意大利几家银行代表团时如此表示。这些银行是:伦理银行、阿布鲁佐和莫利泽合作信贷银行、坎帕尼亚中部合作信贷银行。
教宗表示,在现实情况下应免除债务,就如2025 禧年诏书《望德不叫人蒙羞》中所指出的那样,否则就会加大不平等,践踏人的尊严。教宗说:“健康的金融不会堕落为放高利贷、纯粹的投机行为,以及破坏环境和助长战争的投资。”
初期大众银行的崇高目的
教宗回顾一些大众银行的历史,“在许多情况下,致力于教会团体的男男女女推动并创建了当铺、银行、合作信贷社、农村银行”,为“没有机会的人”提供机会。在15世纪,一些家庭得到帮助而融入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虽然如此,“穷人在城市中的存在是社会病态的标记”,如今这疾病仍在流传。
在19世纪与20世纪期间,“也是在良十三世发表《新事》通谕之后”,藉著神父和平信徒发起的行动,“与地区相关的经济应运而生”,银行信贷支持了在农业、工业及商业领域的各项经济活动。
野蛮的经济
然而,今天筹划银行和金融的某种方式存在著一些矛盾。教宗指出,“若把利润当作唯一的准则,我们就会看到实体经济的负面后果”。首先,有些跨国公司将其活动移往“较容易剥削劳动力”的地区,使“家庭和团体陷于困境”,“数十年来建立的工作技能”化为乌有。
其次,将“在某个地区筹集的资金”转移到“其他地区,目的只为增加自己的收益”。实际上,风险是“远离本土”。于是,“人们感到被抛弃和被利用”。教宗表示:“若金融践踏人、挑起不平等、离开原地区生活,它就背叛了自己的初衷。正如我所说,它就成了一种野蛮的经济。”
促进可持续性
不过,在当代的环境中,仍有一些银行关注人的不同需求。教宗强调:“若没有适当的金融体系,使其能包容和促进可持续性,就不会有人类的整体发展。若没有银行和信贷起到中介作用且具备必要的透明度,投资和扶持就业就无法实现。”
和平的经济
教宗表明,“对区域、公民和宗教团体,以及家庭有具体影响”的经济和金融”,才是正面的。教宗也谈到银行的重要社会角色,说:“银行机构在鼓励包容性思维及支持和平经济方面具有重大的责任。禧年的临近提醒我们,需要免除债务。这是为许多人,尤其是穷人的生活带来希望和未来的条件。”
来源:梵蒂冈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