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20日电(记者 冯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色彩是重要的美学元素。在19日于良渚博物院开幕的中华玉文化中心第八届年会上,“良渚色彩研究与创新设计”项目组首次发布了良渚文化色彩系统。研究显示,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就热爱美,对色彩有着很强的控制力和表现力。
这项研究是2022年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启动的。它的成果《良渚之色》全书近36万字,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课题组领衔专家、北京服装学院杨慧副教授介绍,他们基于良渚文物的特征,对玉器色系、陶器色系、石器色系、漆木器色系、环境和植物色系作了基础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文物进行了实物拍摄和无损测色。
“良渚先民具有很高的审美水准,已经有了仪式性的设计行为,我们看到陶器上的黑色、嵌玉漆杯上的红色、瑶山祭坛上的三色土,就能看出他们对生活美的追求,对色彩的控制力和表现力。”杨慧告诉记者,“从色彩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出,中华5000年的文脉传承不断,就嵌玉漆杯上的‘抱玉朱’这个颜色而言,朱(赤、红)色在中华服饰文化体系中一直处于很高的级别。”
鸡骨白、琮黄、玉沁黄、璧青、炭稻黑、泥陶粉、雾灰、抱玉朱,这些是良渚色彩系统的8个核心色。课题组集结了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等高校机构的62位专家学者,共提取了110组色彩数据,最终确认了396组良渚特有的颜色,并形成了上述8个核心色。杨慧说,希望大家看到这些颜色的命名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良渚文化。同时,这套色彩系统也可应用在现代设计系统中,让现代人感受中华文明起源之美。
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说,2022年杭州良管委启动了“良渚MEI”生活美学工程,“良渚色彩研究与创新设计”项目是工程的首个研究课题。良渚人创造了丰富的色彩世界,蕴藏着东方审美的智慧,但是也留下了不少未解之谜,比如良渚先民眼中色彩有什么样的文化含义,色彩在良渚社会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