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年度重磅的经济工作会议终于来了,注意召开时间:11号-12号。
跟9号的高规格会议只隔了两天,是历年间隔时间最短的,节奏非常快。
留意几个时间节点的重要区别:9号的会,是确定25年的大方向。12号的经济工作会议是做部署。明年3月份的两会,是提出详细目标和方案,历来如此。
哪怕你平时对枯燥乏味的财经资讯并不感冒,蓝白也建议大家多关注这个会。
一些对行业企业乃至个人命运影响深远的论断,就出自经济工作会议。
比如,2017年提出著名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随后几年,那些还在拼命囤地的房企,想赚最后一个铜板的,没有留意到政策面巨大变化的人,爽了几年,也蹦跶了几年,但今天都尝到了苦果。
比如,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两新,也就是“设备换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我们就看到了,消费领域贯穿全年的主线,就是汽车家电的“以旧换新”,地方补贴+国补。
如果你是等等党就会发现,买车买家电都比往年更便宜。
现在的经济形势怎么样?明年怎么干?货币+财政政策、地产股市汇率、扩消费,都有哪些不同寻常的提法?
闲话少说,咱们挨个来聊聊。
1,先看对目前形势的定调: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
对比一下,去年说的是“外部不确定性上升”,措辞明显升级了。
比如地缘因素,22年是俄乌,23年是巴以,24年是多点开花,红海危机,中东那疙瘩,黎巴嫩伊朗叙利亚都卷进去了。
战争阴霾笼罩,直接导致全球避险情绪高涨,金价跟坐火箭似的窜上天。
还有,逆全球化愈演愈烈,欧美的新能源汽车关税,半导体脱钩断链,全球外资FDI流量规模都在下降。
美国那边呢,顶着高通胀一时半会降不下来,加上明年板上钉钉的关税+移民政策,还有可能会推高通胀,那强势美元带来的资本虹吸压力有增无减。
这就注定明年经济走向的重中之重,一定是对内政策。
这就要聊到第二: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我们要先厘清主次之分:是货币配合财政,而不是财政配合货币。
货币是印钱,财政是花钱。钞票印的再多,没有需求,银行贷不出去也是徒劳。
扩大需求的关键,是增加财政支出:帮地方化债,帮企业清理欠款,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帮停工楼盘交房,给低收入群体补贴。
“我想买”是需求,“我想买+我能买”才是有效需求。
殷剑锋的文章说,在面临总需求严重不足、物价持久低迷之际,一定是财政政策冲在前面,因为只有财政支出,才能直接进入到GDP的需求方程中。
9号的会已经说了,财政政策要从“积极”变得“更加积极”。
那什么叫更加积极?
这次通稿给了明确的三个方向指引: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
东吴证券说,直接“明牌”上调赤字,这是历史鲜少可见的。
如果你看往年给出的目标,赤字率一般都控制在3%,被视为财政纪律的警戒线。
官方口径的赤字率,是财政四本账里的一般公共预算赤字,也就是狭义赤字率。
国盛证券报告说,2025年一般赤字率会上升到3.5%-4%以上,而全口径赤字率(广义赤字率)可能接近9%甚至更高,2025年赤字率有望成为史上最高。
当然,赤字率目标,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规模的具体数字,等明年3月份会水落石出,但财政政策火力全开的调子,算是定下了。
再看货币政策。
延续了9号“适度宽松”的说法,梦回2011年,这一点大家都已经有预期了。
注意,多加了一句“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句话以往同样少见。
这句话隐含了两个意思:1,降准降息会来的更快,甚至1个月内见分晓。2,明年降准降息的幅度,不会低于今年。
用降准释放更多的基础货币,用降息释放更便宜的资金。
也就是说,存款利率接着降,房贷消费贷利率接着降,存量房贷也会跟着降。
宏观调控方向确定后,就是明年的任务了。这就要聊到第三,明年重点中的重点:消费。
通稿说要搞一个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方向很清晰:1)扩围“两新”。
今年是搞以旧换新的第一年,你看汽车产销,家电销量,数据虽然不错,但都是在下半年才开始发力的,钱给的晚,有的城市补贴是在线下,有的城市补贴品类太少。
明年就不一样了,有了今年的经验,中央给钱,地方配合,这套模式已经跑通了。
前天和站里朋友聊天,不用担心国补没了上车晚了,今年是3000亿,明年补贴的力度只会更多,补贴品类不会局限于汽车家电,家居、家纺、家具、手机都会纳入。补贴方式也会更简便,比如,一个城市的资格全国可用,线下门店+线上平台全覆盖。
更大的变化是:这次提到了扩大“服务消费”。
也就是说,不再局限于补贴消费品了,餐饮文娱旅游这些服务消费,去外面吃饭住酒店买景区门票,都有可能补贴。
2)生育补贴、城乡养老金、奖学金。
来看通稿,“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注意到区别了没?
城镇职工养老金只是“适当提高”,农村人养老不容易,城乡居民养老金理应涨的更多,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也要提高。
有保障和兜底,才有胆子花钱啊。
之前有粉丝问灵活就业要不要自己交社保,我说养老看你自己,丰俭由人,但医保一定要交,不管什么方式,交不了城镇就交新农合,异地城市有居住证的话就交当地。
还有,通稿说了要“制定促进生育政策”,生育补贴应该不远了,我们不妨等等看明年初公布的新生儿数据。
奖学金,在10月份已经上调了一次,现在大学学费普涨,民办大学招生难,以后上学补助只会更多。
一句话:与以往最大的区别是,火力全开的财政政策,会加速向民生领域倾斜。
4,聊聊资产端,关于股汇债楼。
楼市有多重要,强调一万遍“支柱产业”都不过分,所以通稿里说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持续用力啥意思?病不好,药不停。
不要以为北上广深全放开之后就没牌了,需求端释放差不多了,还有供给端:城中村改造的规模,专项债收房的规模,控制供地的规模,不光地方参与,中央财政也会介入。
就我了解的情况,10月后几大一线成交带看还是比较活跃的,低线城市,主要还是受制于新房二手房太多。
房票也好,收储也好,明年重点盯着供给端去库存的进度就行了。
资本市场,提到了“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就是长钱入市,联系到9月份央行新创设的货币工具,类似“平准基金”的手段,是可以期待的。
汇率的容忍度可能会更高,原话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我来说个角度,11月至今汇率又走低了一波,即期价和中间价的偏离度拉开,但还没有到过去三年的极端水平,当然可以忍。
以前破7就一大堆报道的,现在不管是舆论还是央行的态度,都出现了明显变化。
为什么?
非美货币里,人民币的表现并不弱,而且最近加拿大和欧洲央行也都降息了。
退一步说,现在走到7.2、7.3,也能配合外贸企业抢一波出口,为明年国内降息+关税冲击,汇率容忍度突破7.3做准备,超调太离谱的时候,再动用外汇准备金率之类的工具也不迟。
5,一个触及我们所有人生存环境的论述:反内卷。
通稿说:“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用词是“整治”,还把地方政府给加上了。
前几天的视频跟大家聊过,我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市场要低价,企业要竞争,工厂要降本,从用户——企业——供应商——到工人,每个环节都是生产者,每个环节也都是需要衣食住行的消费者。
低价螺旋困扰着几乎所有行业,尤以光伏和汽车为甚。
行业自律是一方面,地方招商引资更要规范,比如新能源,无底线让渡股权和税收,滋生了太多本应该被市场出清的车企,价格战一打毫无抵抗力,你不倒闭谁倒闭。
好,我们做个总结吧。
小人物的命运浮沉,与大时代的行进方向,是相互交织的。
外部环境日益严峻,2025我们没有选择:财政开足马力创造需求,货币配合帮助有需求的个体。
大学生、农村老人、大城市漂泊的打工人,他们值得被看见。
买房买车买家电,去旅行看演唱会,吃喝玩乐谁不喜欢呢?给消费补贴,消费就会有反馈。
长钱支持资本市场,千方百计稳住房地产,有赚钱效应的资产,居者有其屋,有产者才有恒心。
人人厌恶内卷,人人参与内卷,喊话自律没用,靠地方也没用,高层级的整治,才能破除怪圈。
2024年就要过去了,酸甜苦辣一言难尽。
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可贵的是,有面对的希望和勇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