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余纪昕 上海报道
12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和蚂蚁理财智库,共同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发现,居民整体呈现出对家庭财务措施热情回升的趋势,体现为财务规划目标更清晰、长期的养老和保险配置在增长、健康负债率人群在增长。
新一期的《报告》发现,居民对长期理财,尤其是补充养老金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将长期理财用于补充养老金的居民比例连续三年增长,今年达到47%。
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正报以关注并积极响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居民对于未来养老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积极采取行动进行财务规划和探索个人养老的多元化有助于更好应对未来的养老挑战。
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渗透率显著提升,已开设养老金账户的受访者占比由去年的38%提高至56%,已购买养老金产品的占比则由24%提高至37%。长期理财用途为补充养老金的受访者,已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比例为48%,明显高于无相关规划的受访者。虽然仍未达到半数,但快速发展的势头可见一斑。
居民资产配置方面,尽管居民对各类资产的增配意愿普遍增强,资产配置方向仍相对集中于储蓄、债类较低收益资产,权益类配置相对较低。
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副总裁李小军认为,“理念的成熟和行为的滞后,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显示出大众的理财配置整体仍是‘突而未破’的状态”。
《报告》显示,64%的受访者预期较高收益资产占比在两成及以下,权益类资产价值有待发掘。
银行存款类资产仍是中国投资者资产配置组合的核心,主要投资产品中包括银行存款的居民占比维持在74%。债券类资产连续三年稳定增长,由2021年的15%、2022年的21%、2023年的27%提高至今年的32%。
公募基金配置仍居于居民配置品类的第二位,比例相较于去年有所回升,达到35%。其中货币市场基金占比仍居首位,债券基金占比持续提高,股票基金占比继续小幅降低。这进一步加剧了居民资产配置的集中度,提高了偏债资产的配置比例。
整体来说,权益类配置(股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比例有所回升,但相较于固收类资产,中国居民对权益类资产的偏好仍然较低。
在选品方面,居民对产品购买成本的敏感性持续增加,对费率的关注度在四年内连续攀升。在长期投资行为方面,投资者基金持有仍呈短期化特征。今年基金持有时间在一年以内的用户占比高达66%,相较于前两年约六成的比例进一步增加。
此外,《报告》发现,投顾业务覆盖率持续增加,使用过投顾业务的受访者占比由2022年的21%、2023年的27%进一步增长至今年的41%。使用过投顾业务的客户无论在正收益占比还是收益率上都高于未使用投顾的受访者,体现了投顾的产品价值。
投顾的服务价值也在居民的投资目标中有所体现,95%的投顾用户有明确的投资期限目标,高于未使用投顾服务的86%,其中设定中期和长期理财目标的比例尤为突出。投顾服务在帮助居民提升投资理财体验、建立长期投资预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金教授吴飞表示,通过《报告》的持续发布可以观察到我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的改变,发掘变化背后的原因,为居民投资理财提供理性分析视角,同时也为财富管理机构发展个人及家庭投资理财规划业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