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了,老婆孩子除了周末,就没有一天能在十点半之前休息的。”看到上六年级的孩子半夜12点才入睡,苏州工业园区的王鸿儒愤而给学校领导写了封信。就在11天前,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刚给家长们发了封公开信,宣布学校将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到晚上9点20分、初中生到晚上10点、高中生到晚上11点还没完成作业的,可停止作业去睡觉,第二天跟老师说明情况就行,未完成部分不用补做。
“作业熔断机制”并非新鲜事物,此前浙江宁波、山东淄博张店区以及安徽阜阳的部分学校都推行过。然而,包括王鸿儒在内的许多家长觉得,教育部门只是做做样子,执行与否似乎成了家长的事儿,这是在推卸责任。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也认为,该政策“不会大面积有效”,在中高考制度未大变革的情况下,让家长主导作业熔断,他们会陷入两难。他指出,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应先判断该不该布置那么多作业,实行熔断机制后,对作业设计要求更高了。苏州工业园区某副校长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内巩固知识,对命题是个巨大挑战。
2024年12月6日周五,陈紫丹所在教师群收到了园区教育局的公开信,未读同事还会被提醒查看。第二周,学科备课组长传达了落实熔断机制的要求。陈紫丹是副科老师,她所在园区初中,原则上只有语数外和物理能布置家庭作业。她发现学校领导最近盯得紧,各科作业写黑板上,领导会巡查并拍照。但家长这边,班主任转达通知时却有些敷衍。王鸿儒所在家长群收到公开信后,班主任仅发小程序让家长确认知晓,未进一步沟通。
王鸿儒的孩子符合作业熔断条件,下午4点多放学回家,5点开始写作业,即便有硕士学历的妻子陪学,也要写到11点多才能睡,早上7点20分起床十分艰难,周末才能睡个懒觉。王鸿儒解释,孩子随堂练习写错字会被要求订正,课间完不成就留堂,妻子常等一小时都等不到孩子。他担心孩子不完成作业会被老师区别对待。学生学习水平和作业量影响完成作业时间,园区一位五年级语文老师称,三分之一学生校内能完成课堂作业,大部分能在晚上8点前完成,少部分习惯不好或基础弱的学生会更晚。该校副校长也表示,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需熔断的是个别学生,但个别班级和老师作业量确实过大。
这不是苏州首次提及作业熔断机制。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60分钟,初中不超90分钟,还明确个别学生完不成书面作业也应按时就寝。当年9月,苏州市教育局也印发相关实施意见,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就寝时间要求与此次公开信一致,且规定就寝前未完成书面作业可不完成。
苏州工业园区此次重提作业熔断机制有其背景。园区是中新合作重要项目,经济发达,在此安家的家长多学历高,对子女学习期望和要求极高,被称为“自来卷”。比如小学时,学校管理作业,家委会就布置“自主练习”,有的老师批改,有的学生互批,老师还会挑选能帮忙的家长进家委会。副校长还发现,很多孩子放学后就进辅导班,家长培养目标不同,学校只能劝导无法强制。作业熔断机制缺乏强制力,效果存疑。2023年宁波试行“作业熔断”,保障不同学段学生就寝时间,但当地中学一校领导称跟进力度不大,学校需协调年级和班级控制作业总量,家长也担心孩子作业没完成影响考试。淄博张店区2023年实施熔断机制,一所小学副校长表示,熔断多因学生生病无法完成作业。不过,受访者肯定了政策出发点,刘坚团队追踪发现,近年来小学生和初中生每日睡眠时间达标的比例虽有提升但仍较低,而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应睡10小时,初中生应睡9小时。宁波某中学校领导认为,目前虽意识到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但应试教育模式下积重难返,熔断后学业压力仍在,根本问题未解决。
从更大层面看,许多学生仍深陷作业困境。福建一位六年级家长称,课后服务时间被老师用于讲课和考试,孩子作业基本要做到晚上10点半以后,甚至11点,机械重复作业多,没做完作业的学生还会被老师在家长群点名。她质疑老师为何不在作业质量上下功夫,非要在量上比拼。研究表明,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并非完全正相关,北师大副教授王烨晖等人研究发现初二学生数学作业时间超45分钟后,增加作业时间反而会使成绩下降。长期研究教育评价的华东师大副院长韩映雄认为,多数老师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题和试题命制能力不足是学业负担根源,主张作业少而精。但作业量控制是系统工程,宁波某中学校领导表示,需先研究考题、提升课堂效率,最后精简作业,否则成绩会受影响,这对教师要求更高。韩映雄也认为,部分老师未转变观念,或为求保险仍采用题海战术,学校校长应在管理中激发老师职业自觉,毕竟每个孩子情况不同,难以出台统一政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