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国产空空导弹代号:55。
这是1958年国防部的一个秘密项目,内容是:测绘美国“响尾蛇”AIM-9B空空导弹残骸,并进行仿制。1958年9月24日,温州上空爆发了一场空战,国民党战斗机发射了美国提供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我海航21师一架歼5猝不及防,不幸被击落,飞行员王自重牺牲。这是全世界首次在实战中使用空空导弹。战后我军在进行地面搜救时,找到几枚发射后脱靶坠地,但没有爆炸的空对空导弹残骸。为了表示抗议,在北京将这些残骸对外做了公开展示。
这些美国导弹有几枚相对完整,元器件、尤其是核心导引部件基本完好,这对科研部门来说非常宝贵。国防部很快决定,对导弹进行测绘和仿制,代号:55。
55项目启动后,国防部专门成立了一个科研委员会,主任是国防科委秘书长安东。一大批单位,包括空军科研所、国防部五院、科学院、航空工业、兵器工业和相关工厂和院校、研究所都被组织起来参加导弹的仿制工作。他们历时几个月完成了第一套导弹图纸。
1959年5月,导弹从测绘进入试制阶段,工作重心由北京转到西安。
1960年10月,在西安召开了55导弹研制工作会议,成立了试制领导小组,组织全面试制。科研人员们在测绘图纸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计算和试验,一点一点分析红外能量辐射分布特征等数据。虽然手里有样品,但这些工作也充满了挑战。
55导弹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不但完成了批量生产的设计图,还制定了验收技术报告,编写了导弹说明书和各种分析报告。然而,空对空导弹对当时我们的技术水平来说,还是有点超前。虽然工作做了不少,却一直没能推进到定型阶段。
苏联政府在得知我国获得了“响尾蛇”导弹实物后,曾先后派了两批专家来华。一方面是帮助我们分析研究,但更主要的是想索取资料。当时中苏关系很好,两批苏联专家回国时,不但如愿以偿得到了中方赠送的全套测绘图纸和实验数据,还带走了部分残骸实物。
不过,这枚小小的空空导弹,却也意外扰动了两国关系。有一些文章说:苏联曾反复向中方索要导弹,但一直遭到拒绝。后来好不容易拿到了导弹实物,却发现最关键的部分缺失。赫鲁晓夫很恼火,认为中国同志不够朋友,为日后的中苏决裂埋下了伏笔。
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回事,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以上这个说法在网上非常流行。不管怎样,事实是没有争议的:苏联在拿到中国提供的实物后,只用很短的时间就仿制出了AIM-9B,可见他们的技术能力更胜一筹。苏联仿制的导弹被称为K-13 ,1961年它作为米格21的配套武器,和米格21一起授权给中国生产。
1962年,K-13图纸运抵。我国决定,在55导弹基础上,按苏联图纸仿制K-13,由三机部五局总负责。虽然有了苏联提供的完善资料,我们的试制仍然不很顺利。前后历时三年,才在1965年9月,把导弹舵机、弹翼、固体推进器和装药发动机率先定型;直到1966年6月,光学引信和控制仓对接才终于调试过关。
1966年7月-10月的三个月里,国产空对空导弹在国家靶场进行了性能考核,一共发射23枚。实验显示,除红外引信出现早炸之外,导弹其余性能良好,控制系统工作可靠。随后,实验转入定型阶段。
1967年3月-7月,导弹在实验基地进行了定型试验,并通过考核。当年11月,国务院特种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正式命名为“霹雳2号”空空导弹。
从1958年到1967年,前后九年,55导弹终于修成正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