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纯电动车,很多消费者都是奔着“高阶智驾”去的,尤其是在二三十万这个价位,智驾表现甚至已经能够影响最终的购车决策。不过高阶智驾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比如最近很多车企都在宣传的“端到端”,估计不少朋友听到都是一脸懵:这又是个啥?
如果用专业术语来解释“端到端”,确实不太好理解,所以小编尽量说得通俗易懂一些。简单来说,智驾目前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传统的模块化和如今火热的端到端。
传统的模块化智驾是将任务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功能模块,感知、预测、规划和控制等都只专注于特定的任务,换句话说就是大家“各干各的”,而且做出的指令都是基于人为提前设定好的“规则”。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车的智驾,大家会觉得“笨笨的”、“不好用”,毕竟国内的道路环境很复杂,一旦遇到没有设定好规则的场景,智驾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了。
端到端智驾首先就把这个准则模型拿掉了,从输入数据(例如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信息等)直接到输出控制指令(控制车辆转向、刹车等),整个过程都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类比为人类的大脑)来完成。那么端到端智驾的优势就很明显了,系统可以学习海量的驾驶案例,而且咱们实际使用中它也是一直在学习、积累数据的,最后结果就是决策越来越像“老司机”,越开越好开。
至于业内比较有争议的“一段式端到端”和“两段式端到端”,我个人认为是前者更好。毕竟两段式是把感知、控制分开来了,中间的传输总归是需要时间的,也可能面临信息损失,虽然落地难度低,但比起模仿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的“一段式”,无论是在理解力还是进化能力上都要逊色不少。
目前高阶智驾已然成为了车企的主战场,所以各品牌对于“端到端”智驾的布局也迅速展开。比如小米汽车就已经将原来的“感知”和“规控”两个二级部门合并为“端到端算法与功能部”,大概率是把“一段式端到端”作为目标了。华为车 BU 智能驾驶产品线也成立了技术开发部,负责端到端与大模型的结合,还有理想、广汽埃安等公司也已经布局“一段式端到端”。
要说我目前比较看好的,其实还要属智己汽车和Momenta联手打造且已经快速实现落地的“一段式端到端直觉式智驾大模型”。智己汽车就不用说了,背靠国内的头部大厂上汽集团,资金、技术样样不缺;Momenta是从事自动驾驶研发的中国知名科技企业,背后有上汽集团、通用汽车、梅赛德斯-奔驰、丰田、博世等顶级企业的投资,最近还成为了国内首家获得德国TÜV莱茵ISO 26262 ASIL D功能安全产品认证的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意味着其自主研发的产品在安全性上已经得到了国际权威的认可。
在许多车企刚刚开始布局研发的时候,“一段式端到端直觉式智驾大模型”却已经率先落地,这足以说明智己的布局更具前瞻性,且已经开始领跑高阶智驾领域。如今,智己的IM AD 3.0率先完成了从“最像人”到“有直觉”的断代式进化,它可以综合分析道路环境全局信息,尤其在应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脑补”出看不见、看不全的路况信息,自然就能带来更安全的智驾体验,目前其安全水平已经达到了人驾的6.7倍。
比如在经过靠站的公交车时,传统智驾如果没有扫描到危险信息就会和新手司机一样正常通过,而智己的IM AD 3.0直觉智驾,却能够提前想到可能有“鬼探头”的行人,并率先规划应对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再比如夜晚窄桥这种复杂场景,它能够精准感知限宽,同时还能精准判断对向车辆的实时行驶意图,做到完美避让,比很多老司机还要牛。
此外,IM AD 3.0直觉智驾还能实现礼让盲区横穿、丝滑绕行水坑,甚至还可以在无保护左转的路口找准时机快速通过,再也不会像某些智驾一样只能“傻等”。这些细节上的提升,让高阶智驾的使用场景变得更加丰富,这也正是智己敢言“全国都好开、全场景都敢开”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