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是一个头疼的事。
因为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谈什么,什么时候又不可以谈什么?
比如产能过剩,这显然不是一个争论的事,有五大行业可以覆盖全球了;前两年大家一直在谈这个问题,为什么突然不允许谈了?因为耶伦老太太对中国外贸做了一个评估,认为中国通过补贴政策,压低价格倾销,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所以不能谈了,一谈就成了给美国人递刀子。
通缩年初是不可以谈的,发改委丛亮明确表示:中国不存在通缩问题,现在不存在,今后也不会存在。年初主流媒体强调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当然不能谈通缩;但是,易纲开始谈通缩了,易纲不但谈了通缩,而且很明确地表述,近五年的中国经济都是通缩,太累了。
以这样的言论环境,我们似乎可以建立一个中国经济光明的新指标:什么时候说话不用绕来绕去,指桑骂槐,那么,就一定是面向朝阳,一片光明。
为什么又可以谈通缩了?因为剧情又反转了。
从十一月份新公布的指数看,中国的确还没有走出通缩的阴影,两个核心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仍然不达预期。十一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0.2%,与计划目标3%差了15倍;十一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5%。
中国经济还能这样缩下去吗?
再缩就是衰退,就是螺旋下跌,进入无可争议的恶循环,居民对未来就业与收入缺少预期,开始过极简主义生活,做消费降级;企业利润继续向边际滑落,继续裁员降薪,又是一轮破产潮,又是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在路上。五年的周期是一个魔咒,按现在国际机构新的定义标准,只要连续两个月处于下降趋势,就是衰退。
所以,的确到了全力一搏的时刻,特朗普上台,将对中国加征60%的关税,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政策,又将有一批外贸以及相关企业倒下,就业的压力会继续加大,剥削这个民粹主义者掀起的热词将很快降温,因为要生活,资本都跑了,谁来发工资?
如何应对?
一言蔽之,货币贬值。这就是为什么可以谈通缩了,因为在未来十年里,通胀的预期提高了。
货币贬值被称之为凯恩斯主义应对危机的最后一招,实际上今年已经放开了货币政策,央行允许券商股票抵押贷款,为A股提供无限弹药;进而又加发了12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这笔巨资很可能只是开胃小菜,它主要是用于支持地方财政,用长债化短债,今年地方财政债务又增加了8万亿,总要让它先运转起来再说。
2025年注定是大放水的一年,政策方向上是通过贬值抵消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以避免出口出现断崖,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这一切都标志着政策开始着力寻求主动 通胀。
至于是不是能实现《报告》定位的3%弱通胀,还要看货币宽松的力度,毕竟房地产还没有停止下沉,它的量级太大了。
分寸是关键,在某种意义上,政策对通胀的紧张远远高于对通缩的紧张。
国外一些机构认为,2025年下半年就会通缩转通胀,元芳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