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林毅夫说:主张消费拉动经济是有人在故意误导中国。为什么说林毅夫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谬论?因为经济学是科学而非阴谋论。在供给过剩时代只有提振消费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如何通过积极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支出来提振居民消费?
一、林毅夫说:主张消费拉动经济是有人在故意误导中国。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世界的了解更为全面。人们发现,中国宏观经济陷入低迷,主要原因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所占比越来越多,投资占比越来越高,而超前投资导致的超越内需的供给,则越来越依赖于出口来消化,否则就会形成严重的供给过剩。这与美国消费占比越来越大,供给不足的部分依靠越来越多的进口来满足,正好相反。
因此,不少经济学家主张,三郎最近几年也一直在呼吁,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应该尽快从投资推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换。
但北大教授林毅夫坚决不同意这种观点。他甚至将这一善意的建议,故意上升到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进行攻击。他说:“我觉得提出这个看法的人,不是不懂经济,就是故意误导中国。”
在一段标题为《林毅夫说:主张消费拉动经济是有人在故意误导中国》的视频中,林毅夫说:有一种说法说,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不可持续,要改成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我觉得提出这个看法的人呢,不是不懂经济就是故意误导中国。为什么我说这个是误导呢?我觉得,比较合适的提法呢应该说,有投资和投资有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后,家庭收入增加,消费收入就可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跟消费共同变成经济增长的组成部分。但是说,要改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变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那么在理论上说不通,在经验上呢,那么已经证明,有那么多前车之鉴。
看完视频,三郎认为他的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提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第二、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消费拉动”不可持续,最终会变成负债;
第四、生产率水平提高,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带来的;
第五、“消费拉动”是美国最先提出来的;
第六、“消费拉动”经不起推敲,是一个“政治化”的议题。
二、为什么说林毅夫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谬论?在供给过剩时代只有提振消费才能推动经济增长?
三郎在很多篇关于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文章中都提过,消费不仅仅事关经济增长,更是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消费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林毅夫的观点,其实是对经济学的误解甚至亵渎。因为他的观点大多为反智的经济学谬论,存在大量的逻辑漏洞和实证谬误。
第一、经济学是科学还是阴谋论?
我想,大凡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否认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林毅夫作为北大的经济学教授,如果自身认为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这种经济学理论属于政治化议题,甚至将其归类于阴谋论,岂不是自我否定?
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曾为“经济增长”作了一个广为接受的经典定义,他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增长的能力”。投资与消费都属于经济增长的一种能力,但投资与消费必须相匹配,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能力。
投资与消费对于经济,由于跷跷板,比较容易失去平衡。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研究这种平衡。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供求关系理论,就是研究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后果。投资快于需求,供给过剩,价格下跌;需求大于供给,投资不足,通货膨胀。
这一经济学核心的理论,在林毅夫的认知中,却被曲解为投资决定论,林毅夫的这种投资才能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不仅理论上毫无逻辑,实践中,也被最近几年的经济现状反复打脸。林毅夫的论调,不过是为了给继续实施投资优先的经济政策,寻找经过曲解的经济学理论依据而已。
第二、不能忽略,经济活动的目的、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
林毅夫认为消费拉动经济是西方阴谋,实际上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发展思想领会肤浅或不太认同。我们不能忽视,消费不仅仅事关经济增长,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实现途径。
在供给过剩周期中,投资虽然也能够立竿见影地拉动经济增长,但这种无法满足消费的经济增长又有什么价值呢?毕竟偏离经济目的的投资活动,创造的不是价值,而是库存和浪费。
更为恶劣的是,片面强调投资的唯一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将产生严重误导,因为低效率的投资、不能匹配消费的投资、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投资、单纯为增加GDP的投资、为了获得财政补贴的一哄而上的投资,不过是“饮鸩止渴”。
第三、消费原本就是经济要素中最重要的投资。
林毅夫对投资的理解,非常狭隘。在他的眼中,对资金和生产资料的运用才是投资。
实际上,在资金、生产资料、技术和劳动力这些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不是资金、生产资料和技术,而是劳动力。没有劳动力的使用,资金、生产资料和技术毫无价值。而消费是维持劳动力使用价值和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关键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为没有人,就没有生产,也就没有社会。人,主宰着生产,也主宰着社会。消费,就是对人的投资,也是收益最大化的投资。有了对人的投资,不仅有利于劳动力,还能有利于劳动力创新科学技术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为什么在我们不断增加投资率时,美国在不断增加消费率,但美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强劲有力?
2023年3月27日,三郎发表了《从星链到ChatGPT,为什么我们总在误判美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一文。三郎研究美国的GDP增速曲线发现,美国经济基本上每10年一个经济循环,周而复始。每当美国的经济增长乏力下滑时,总是能够扭转趋势回升向上,持续增长一段时间。
近几十年,美国已经不搞什么超前投资和大基建了,他们靠什么在经济趋于衰退的时候,力挽狂澜重回增长轨道的?通过对比,唯一能够和美国GDP增长曲线高度关联的,是美国创造性技术和产品的面世时间。也就是说,是一波一波的科技发明创造,让美国经济拥有了强劲的心脏,有规律地跳动。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实际上告诉我们,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对生产资料的投资,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脱离了消费的平衡,便不可持续。而通过消费对人的投资,不仅实现了供求平衡,还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其边际效用是递增的。
三、如何通过积极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支出来提振居民消费?
目前,在国内经济学界,对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支出的乘数理论认为,公共支出经过投资会转化为居民收入,乘以边际消费倾向后又变成居民消费,继而又成为其他居民的收入及消费,从而产生数倍于财政支出的需求拉动效果。
另一种观点认为,数据研究认为,扩大的财政支出实际上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因为财政支出的前提是增加税费负担,挤压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而降低个人预期收入,最终挤出家庭部门消费。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对的一面,也有错的地方。因为他们都假设了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结构,然后从他们假设的收支结构上来得出他们推导的结论。
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必须假设财政支出用于投资,大部分必然会转化为个人收入,转化为个人收入的过程中,收入差距不大,在大多数收入将转化为消费的收入差距之内。但他忽视了两点:
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薪酬收入占比越来越小,设备投资越来越大。公路项目投资中,人工成本在总造价中的占比,已从20年前的40%左右下降到20%以下。这既与机械施工占比扩大有关,也与招投标推广后的层层分包有关。
二是随着收入进入分配环节后个人收入差距的快速扩大,投资所形成的个人占比越来越小的个人收入中,收入占比向高收入者集中,流向中低收入阶层的占比缩小。而消费率与个人收入成反比。
所以,以上两种趋势的存在,导致财政支出经过投资后的个人收入转化率越来越低,并且因为收入差距扩大,个人收入的消费转化率也越来越低。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必须假设财政支出的来源必须来自税费,而非公共债务的增加,或是对现有支出结构的调整。
实际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增加收入,有三种途径可以实现:
一是可以在保留原有支出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公共债务来增加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来直接提升个人收入。
二是可以压缩现有的不必要的支出来增加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来直接提升个人收入。比如压缩投资支出,比如精兵简政压缩行政机构支出。通过对支出的结构性调整也可以增加财政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三是可以通过附加条件地减免企业税费来增加企业毛利,让企业不增加成本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个人工资。
目前,高层已经决定明年扩大财政赤字,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走出困境。但如何使用财政支出,关系到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果财政支出继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一些产业的支出和国有企业的补贴,其效果必然是导致供给的增速与收入的增速差距更大,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生产过剩更为严重,经济循环更为迟缓,经济增长更为困难。
如果财政支出开始主要用于提高个人收入,通过减税减费,让利于企业,鼓励企业增加劳动者工资。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提高个人收入,那么,个人收入增长的速度将开始快于供给的增长速度,需求开始增长,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开始缓和,经济循环开始通畅,终将可以推动经济更快地增长。
也只有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增加个人收入,提高内需,才能化解特朗普重返白宫加征关税加剧我们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的压力。
【作者:徐三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