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千年古县,看沧海桑田。
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因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而得名。肥城一名,首见于《汉书·地理志》。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设肥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之地、“武圣”孙膑屯兵之处,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佛桃之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感受它的独特风情。
【历史沿革】
西汉初年,肥城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其后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商代属青州、徐州,西周属兖州,春秋时期是齐鲁争夺的要地,战国归齐国,秦朝为齐郡所辖。
汉代,肥城县设于泰山郡,但于东汉末撤销,区域分配给济北郡的卢县等地。三国至东晋,肥城多次变动,历经多个政权管辖。南北朝时,北魏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之后几经调整。隋代保留肥城县,唐代多次合并和重置。宋代,肥城县先是乾封县的一部分,后分辖于奉符县和平阴县。元代重新设县,属济宁路。明清两代,肥城县隶属济南府和泰安府。
民国时期,肥城县隶属多个行政区。抗战期间,中共建立县抗日民主政府,划归晋冀鲁豫边区。新中国成立后,肥城县历经多次行政调整,先后隶属聊城地区、济南市和泰安地区。
1950年5月,肥城县归属泰安专员公署。1958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1959年7月划归济南市。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1985年,肥城归属泰安市。1992年8月,肥城县撤销,设立为县级肥城市,由泰安市代管。
【历史人文景观】
肥城古为齐鲁之邦,素为礼仪之乡,人才辈出;文物古迹遍布全境,从上古时代到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多有遗存,古迹承载着人文精神,影响着一代代肥城人,谱写着厚重的肥城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肥城城区属于迁建新址。旧城地形似“卧虎”,且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卧虎域”。
索鲁城
在今安驾庄镇锁鲁城村。相传春秋时期为鲁国的一个小城,鲁庄公元年(公元前693年),齐鲁两国交战,齐国获胜,向鲁国索取该城后,命名为“索鲁城”,后齐国改“索”为“锁”,以示把城锁住,永为齐国疆域之意,一直沿袭至今。
穆柯寨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有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小泰山、望鲁湖、云蒙山等十几处优美的自然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牛山主峰穆柯寨是相传北宋名将穆桂英屯兵打仗之地;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风景秀丽,存有幽栖寺、范蠡墓等遗迹;被称为“百果之山”的翦云山山势险要,植被覆盖率98%以上;云蒙山林丰树茂,有着“北方植物王国”美誉。
范蠡墓
范蠡,字少伯,春秋越国大夫,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闻名于世,他还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其“富而行其德”的精神是商界楷模。《史记》记载,他为越王勾践辅佐深谋远虑,历时二十余年,协助勾践灭吴,洗刷会稽之耻。功成名就后,自言:“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化名鸱夷子皮,乘舟浮海,寻求新生,隐居于肥城陶山。陶山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很多与其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民谣,陶山附近的一些村落、地名、风俗、民情等也都与范蠡隐居陶山有关。
范蠡墓位于陶山幽栖寺遗址西北约一百米处,曾有唐贞观八年所立的碑文,上刻有鸱夷歌,传达了他的忠诚与智慧。此外,碑面有佛像与观世音经文,铭刻着“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之下,谁可比伦”的箴言,显示了他作为贤者的崇高理想和卓越成就。
左丘明墓
左丘明,古肥子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因世代为左史官,史称左丘明,春秋时期著名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著有《左传》、《国语》,儒学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史圣”。左丘明品行高洁,刚正不阿,秉笔直书,开创史家之先河。他晚年回归故里进行著述,耿直荐圣,社稷为重堪称楷模。倡导“民本”思想,孔子尊其为君子,司马迁尊称为“鲁君子”,肥城因此也被称为“君子之邑”。
左丘明墓位于东衡鱼村,原址于1999年重新修复,由清华大学教授林峰设计,墓地雄伟壮观,占地约2公顷。墓碑前有供桌与墓门坊,上书“先儒之墓”,碑文刻有“忠义于君,智以保身”的箴言;在衡鱼村有左丘明家族世袭故宅,故居之南,有左丘明植桑之桑园遗址。在左丘明墓东,有相传左丘明手植银杏树。在衡鱼村中央,有为纪念唐太宗敕封左丘明为经师而栽植的槐树,称为“谢封唐槐”。
步入近代,肥城同样名人辈出,其中有著名电影演员、话剧表演艺术家赵丹、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等。
【经济社会现状】
肥城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05个村(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95.368万。
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2.8亿元,同比增长6.7%。4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通报表扬。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等荣誉称号。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位列全国第58位、全省第9位。
“天上蟠桃,人间肥桃”。肥城桃是我国的著名特产,因产于肥城而得名,又名佛桃、寿桃,其果实肥大、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味美甘甜、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肥城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地理标志名优产品奖”。肥城桃作为一个品系,已成为拥有红里、白里、晚桃、柳叶、大尖、香桃、酸桃等30多个成员的大家族。
肥城政府积极推动桃文化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自2002年以来,肥城桃花旅游节已成为全国四大桃花节之一。截至目前,全市肥城桃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多元,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桃木工艺旅游商品城和AAA级生态旅游风景区,初步形成了集特色基地、赏花品桃、加工销售、桃木工艺品开发、桃文化展示、桃源风情游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肥城桃,凭借独特的品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实体和精神上都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作为精神象征,影响着一代代肥城人寻英向美,明德惟馨。
资料来源:肥城市人民政府官网等
(实习生 马明佳 大众新闻记者 武宗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