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景画是西方风景绘画的传统题材,在油画艺术领域有独特的艺术史价值。在中国画范畴,画家们在处理海景题材时,则比较谨慎。也有一些地方性画派,在海景绘画方面多有尝试。其出发点基本上是描绘海洋题材的原生物象,是一种“写实性”的海景美学表达。近年来,画家陈文斌在他的艺术实践中,也关注到了海景题材的审美空间,致力于彩墨艺术方法的海景绘画艺术体系建构。
陈文斌的海景绘画,主要强调画家的主观性和表现性,不关注写实性以及自然主义的审美化。从而通过中国画彩墨的材料属性,探索一种新海景画的可能。在色彩、形式、观念等方向,寻求写意和率性,释放画家生命体验的新形态转述。所以,他的海景画为艺术感受带来了陌生感和新视觉经验。似海非海的色彩翻滚,似浪非浪的写意转换,似水非水的象形暗喻等等,使他的审美触及了传统题材当代性的处理与感悟。
美国学者斯图加特·埃文说:“每一种风格都是和过去的断裂,象征了新的观看方式和描述方式。”显然,陈文斌北黄海系列绘画,既是与他个人过往艺术创作的“断裂”,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创新的诞生或开始。“北黄海”作为题材,是艺术创作在地性的选择或策略。北黄海的地理区位,使之在地性不仅仅作为自然一面的特征,同时也意味着地缘政治的多重内涵。并且也因此可以追溯更久远历史地理部分的背书。由此,艺术家不仅仅是呈现以北黄海作为创作题材的个人风格,同样可以对这一题材人文背景加以考量。为艺术在地性的选择赋能。
作为题材或内容的北黄海,在陈文斌的绘画中,不是具像的。或者说艺术家对于描绘北黄海的自然属性没有兴趣。在这里,北黄海的自然物象,成为艺术家开启创作过程的起点,唤醒艺术家内心感受。于是北黄海成为金龙跃起的色彩音符、成为漫妙无边的色域灵动、成为浮世绘般的色浪涌起、成为波涛绵延的交响乐章等。
艺术家试图建构一种全新的“图像”,进而颠覆过往艺术对“海”的镜像表达。也即“海”的艺术呈现,“海”的客观面相从绘画中消失。艺术家的主观性掌控,把欣赏者带离司空见惯的生活感受之外,体味创造力的升华。
当海景的语境对海的表现产生完全的格式化之后,其形貌特点、象征意义等形成视觉感受必然性。在艺术的范畴,海景题材创作,也基本上没有更多新的表现空间。而艺术家的使命则是找到艺术表现力的可能性。于是,陈文斌的彩墨北黄海系列,找到了新的艺术路径及抵达,这种变化,并非艺术家试图走出传统绘画的传承更新,而是另辟蹊径的当代性思考。每一代艺术家都将实践如何“在场”他身处时代,而不是延续历史已经完成的类型化、模式化,包括规律性等等。现代艺术史以来的事实,也基本上完善了艺术始终创新的语境和意识形态建设。
陈文斌的北黄海系列彩墨作品,一方面为海洋主题绘画建构新的表现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海洋题材绘画的“在地性”,探索了艺术家在场的形式感悟。尤其是他在泥金纸上所呈现的“版画意涵和趣味”的部分作品,既有浮世绘特征的平面性,也有色彩强烈与夸张带来的视觉撞击。是中国画彩墨艺术海景表现领域的新样貌。作为职业艺术家,他的创作也因此在求新求变的方向上,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包贵韬(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