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长的《过秦论》,他却评论“通篇只是两句话”
最近在上《过秦论》,新教材对这篇文章要求全文背诵,学生背得死去活来,痛苦不堪。记得当年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只要求背后三段,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肯定好,贾谊出品,必属精品,政论鸿文,但似乎还没好到全文背诵的程度,尤其是前两段,那么多铺排的人名、国名,背下来意义何在呢?
新教材把学生当神,要求很高,真不知道参编的专家能不能全文背诵?
当然,既然课标要求要背,那你也没有办法,就背吧。
要说这篇文章难不难背,肯定也难背,毕竟长啊!但你如果把全文的结构梳理清楚了,其实也好背,至少事半功倍。
提到梳理这篇文章的结构,想起金圣叹的一段话,堪称经典:
“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金圣叹是文艺理论家,出手自然不凡,一般人只看到了这篇文章的长,人家金圣叹却把书读薄了, “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前后对比映照,中间用一“然”过渡承转,文章结构清晰简单,把书读薄,深入而浅出。
事实上,《过秦论》的结构就是如此,前三段讲秦国六代君王励精图治,接续奋斗,使秦国逐步强大,慢慢蚕食周边领土,最后秦始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举剪灭六国,统一天下,代周而立,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借用《伶官传序》里的一句话——可谓壮矣。
第四段,“然”字一转,顷刻间大厦将倾,颓势尽显,本来秦始皇认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却没想到短短的15年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数代努力,堂堂大秦,最后竟亡于“氓隶之人”手中,同样借用《伶官传序》里的一句话——何其衰也!
前后对比非常明显,用金圣叹的话就是“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如此这样一梳理,确实要清晰很多,背起来也相对轻松一些。
另外一点上,本文大量使用骈文句式,对仗之处特别多,而对仗的句子表达的意思又基本一致,背诵的时候也不妨化繁为简,整理归纳,例如: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这一段拿陈涉和六国作比较,用意就在陈涉处处比不上六国,六国又处处比不上秦国,如此便可以理出一条线来,陈涉不及六国,六国不及秦国,秦国不及秦朝,但反差的是这条链条上最为强大的秦朝却被陈涉推翻,怎不令人震撼?怎不令人深思?
再从句意上来看,这一段从地位、兵器、军队、智谋上比较了陈涉和六国,那在背诵的时候只需要记住“地位、兵器、军队、智谋”几个关键词,再理顺句式,背诵也就简单多了。
文中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此不赘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