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到现在,有不少外国专家来华以后,在某些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接纳,完全有资格成为一个中国人。譬如美籍教师温德先生,原名罗伯特•温德,现在谁还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温德先生是相当了不起的,他就是清华北大的一个传奇。
温德教授
1923年,温德先生经闻一多介绍来到中国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1987年在北大承泽园走完了漫长的一生。他是中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文革”激荡六十年的亲历者,是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最传奇的洋教授;与吴宓、闻一多、李约瑟、费正清引为挚友,下一代学人季羡林、李赋宁、杨绛、何兆武皆曾亲炙其学。上世纪40年代的莎士比亚课堂,不少温德的学生回忆说:温德上课语音、语调、表情非常考究、非常丰富,听他一堂课就像看一场演出。他讲莎士比亚是经过自己深入体验以后传达他自己的理解,并不单单讲解理论。
闻一多
1887年温德生于美国印地安纳州克罗弗城一个农场小镇,在沃巴什学院获学士学位,曾留学法国、意大利,后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温德之所以来到中国,得源于在芝加哥期间与正在留学的青年诗人闻一多的相识。彼时,闻一多24岁,温德比他大11岁,他们通过两人都认识的几个画家邂逅,一见如故。闻一多和温德发现,尽管他们很不相同,却拥有一个共同的世界——绘画、诗歌和民主理想的世界。闻一多对于这段短暂而强烈的友谊的印象,呈现于1922年11月末给梁实秋的一封信中。闻一多写道,他发现温德“真的是一个有趣的人……是一个有‘中国热’的美国人”。
美国芝加哥
在闻一多看来,温德的性格,可以“只讲一个故事就足以看出”——“温德有一个非常大的中国铁磬(磬本意是一种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状像曲尺。后来又指寺院中和尚念经时所敲打的铜铸的法器)。他讲常常睡不着觉,便抱它到床边,打着它听它的音乐。他是独身者,他见了女人要钟情于他的,他便从此不理伊了。我想他定是少年时失恋以至如此……”闻一多说,不论何时拜访温德,他们都会“谈到夜里一两点,直到我对他说再见,去另一个房间拿外套。在那儿,我们又开始另一场谈话。当我们一起往门边走,我们继续谈。我们开门,我们接着谈。我走到台阶,我们还在谈。最后,我不得不说,‘我要上床睡觉。’我们终于找到时机互道‘晚安’然后分手”。闻一多和温德先生可谓知己,这也正是他愿意接受闻一多邀请到中国来的原因之一。
闻一多
温德晚年时曾和斯特恩讲,当年在芝加哥,有一天他曾对闻一多描述自己梦想中的世界,后者则答:“如果这就是你想要的,你应该去中国。”其实,在这段友谊开始的时候,温德就已经是一个亲华者。闻一多第一次去他家时,温德提着灯,照着墙上一幅画,让他猜上面的人是谁。闻一多正确地答出了“老子”,并且惊异于这幅作品的品质,因为它的创作者竟从未学过绘画。温德还临摹过几个很大的印度佛教人物像,闻一多注意到,温德的东西来自中国、印度和日本。闻一多拜访的时候,温德还焚过东方的香。看来,温德先生就是一个痴迷于东方文化的美国人。
老子骑青牛
除此以外,温德先生来华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温德原来在一所美国大学当教授,学校里有明显的种族歧视现象,校长要求教师给白人学生一律打高分,可能有些白人学生是低能儿。校长还要求教师给黑人学生或亚裔学生打低分,尽管他们不少人十分用功,具有很高的智商。温德先生对此看不惯,一气之下,辞去美国教授的头衔来中国教书,一待就是一辈子。有些人总以为美国是个民主社会,似乎什么都是公平公正的。可是我们不要忘了,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曾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过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文中提到:
马丁·路德·金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电影《被解救的姜戈》剧照
通过马丁的演讲,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直到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仍然在遭受种族歧视,仍然无法享受到和白人一样的国民待遇。那么时间上溯到1923年前,美国黑人以及亚裔人士遭受到的歧视当然就更厉害了。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教授,他无法改变这个现状,唯有选择逃避,到中国去,至少那里还有好朋友闻一多。“温德”这一中文名,拟音自“Winter”,取有温良恭俭让之德之意。温德梦想在中华沃土实现“天人合一,琴瑟和鸣”之乌托邦。战争的硝烟战火从未曾让这位理想主义冒险家泄气过,终其一生,他都忠于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理想,也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
北京大学
杨绛和钱钟书的外语为什么这么好?因为温德先生正是他们的老师。2007年,96岁的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写了一篇名为《温德先生爬树》的文章,讲的是一次温德养的猫蹿到了园中的树上不肯下来,找杨绛借来的梯子又难架起。杨绛口快,说了句“要是我小时候,我就爬树”,未曾想老温德竟然真挽起袖子上了树。温德在枝杈间穿行得信心满满,杨绛在树下却是看得提心吊胆。直到他下了树回屋泡茶时,杨绛的手还在止不住地抖。之所以会如此恐惧,一方面是因为在那时,杨绛对被打成“右派”有着强烈的“压抑未泄的怕”;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个蹿上蹿下的温德先生,当时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
杨绛先生
温德对杨绛有着非凡的意义和重量。温德先生为人的真诚、对自由平等民主的执念,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理想的缩影。杨绛借读清华之时初识钱钟书,和他一样成为温德的学生。温德博闻强识,课讲得生动有趣,西方古典诗句、种种典故信手拈来,课堂节节爆满。课下的温德丝毫没有洋教授的架子,还在家里办起了唱片音乐会。杨绛和钱钟书都是音乐会的常客,温德也很喜欢这两位得意门生,总为杨“留着最好的座位,挑选她喜爱的唱片”。新中国成立之后,温德作为屈指可数的选择留在中国的西方人,颇有些寂寥。杨绛和钱钟书就常常去探望,为他解劝心烦。
钱钟书先生
即使在温德被隔离审查的日子里,杨绛也和他一如往常地交谈,等下了车回过神,才觉得后怕。1987年,温德在他满百岁那年于北大溘然长逝。那年,伴着《人民日报》上那一小片讣告的,是杨绛写的《纪念温德先生》。杨绛在文中谈到,五十多年前,她肄业清华研究院外文系,曾选修温德先生的法国文学课(他的专业是罗曼语系文学)。钱钟书在清华本科也上过他两年课。杨绛听说温德先生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时候,跟着进步师生游行反美。抗美援朝期间,温德也曾公开控诉美国。他和燕京大学的美籍教师都合不来。他和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都绝无来往。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丧失了美国国籍的人,而他又不是一个中国人。
西南联大学生在游行
据温德先生自己说:他是吴宓先生招请到东南大学去的;后来他和吴宓先生一同到了清华,他们俩交情最老。鉴于上世纪30年代的时局,清华决定南迁,大多数清华教员退居昆明,在大后方办起西南联大,但大楼、设备和图书等校产无法靠人力带走。1937年10月,作为中立国家公民的温德应学校当局请求留在清华,而温德也极严肃地履行了他的职责,他一次次与日军正面交锋,以强大的自我以及运用娴熟的治外法权保护清华校产,使清华的学术血脉能够薪火相传。
清华大学
在那段时日,温德敢为同事与好友挺身而出,帮他们在日本军官眼皮底下偷运钞票,帮他们离开这座沦陷之城。还有传闻,他曾冒死给城外的共产党队伍偷带枪支,有一次,军警在火车车厢里挨个检查行李,温德用脚将一盒枪踢到正在睡觉的一名日本军官乘客座位下,逃过一劫。温德先生和张奚若先生交情也很深。在闻一多先生殉难后,温德为张奚若先生的安全担忧,每天坐在离张家不远的短墙上遥遥守望。温德先生自嘲说:“好像我能保护他!”国民党在北京搜捕进步学生时,他倒真的保护过个别学生。北京解放前,吴晗、袁震夫妇是他用小汽车护送出北京的。
温德先生
在我看来,温德的任务如同他及他的东西方雇主们所了解的,是在两种文化间开展双向阐释——一种是他生于斯又半断绝来往的,一种是他试图在其中塑造自我、获得包容的。他“在中国生活的时间比任何人都久,最理解中国”。(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温德先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