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涨还是跌?
【正文】
本文聚焦中国出海数据情况。
一、“出海”的官方缘起:上个世纪末国家提出的“走出去”战略
在地缘博弈加剧、中美冲突长期化的背景下,“不出海就出局”越发成为市场共识,为此有必要从宏观层面来窥探中国出海的现状。
(一)从源头上来讲,“出海”的官方表述为“走出去”,1996年7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河北唐山考察时指出“要加紧研究国有企业如何有重点有组织地‘走出去’”,1997年12月江泽民在会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进一步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这是一个大战略,既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随后,在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各类政策文件中,“走出去”战略被多次提及,标志着“走出去”战略已上升至国家层面。
此外,国家商务部、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于每年对外发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联合国贸发会议每年定期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为我们窥探中国出海和全球投资流入流出情况提供了支撑,建议给予关注。
二、中国“出海”的现状分析
2023年底,中国共有3.1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8万家,分布在全球189个国家(地区),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接近9万亿美元。
(一)总量及位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接近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3
1、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累计净额)为2955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3,占全球份额为6.66%,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低于美国的94340亿美元和荷兰的33863亿美元,高于加拿大的27469亿美元、德国的21792亿美元和日本的21326亿美元。
2、相较于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目前出海数据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意味着“走出去”战略本身还有很长的路要长。当然,如果和过去相比的话,则会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全球中的位次进步还是比较大的,如2010年仅位居全球第17位,2017年一度跃居至全球第2位,2018年以来则一直位居全球第3位。
因此,在出海层面,建议给予荷兰、德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卢森堡、法国和瑞士等经济体更多关注,毕竟它们是全球资金流入的聚集地,代表着方向。
(二)区域分布:60%聚集在香港,两个离岛合计贡献20%左右,其次为新加坡等
从中国29554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来看,2023年有59.3%聚集在中国香港,12.14%和7.51%分别聚集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这三个地方合计贡献79%左右。
另有2.93%、2.83%、1.18%、1.08%和0.99%分别聚集在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英国,此外还有0.89%、0.77%聚集在印尼和卢森堡。故从亚洲来看,中国香港(59.3%)、新加坡2.93%)、印尼(0.89%)、越南(0.49%)、马来西亚(0.46%)、泰国(0.43%)、老挝(0.34%)等七个经济体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聚集地。
(三)行业分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采矿业较为聚焦
除区域上比较集中外,中国出海的行业分布同样比较集中。具体看,以投资控股为代表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中国出海最为集中的行业,占比达40%;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采矿业等依次为14.26%、10.96%、9.59%和6.55%,这四个行业合计贡献41.35%。
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等行来也均超过1%。
(四)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山东、江苏、福建等是中国出海企业的集中地
数据上看,中国出海市场主体的80%以上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山东、江苏、福建、天津、安徽、河南等十个地区,2023年这十个地区的市场份额超过83%。其中,2023年底,广东、上海、浙江和北京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非金融类)分别为1950.5亿平均、1671.2亿美元、1191亿美元和1045.8亿美元,山东、江苏、福建、天津、安徽与河南分别以774.3亿美元、755亿平均、304.8亿美元、271.3亿美元、217.2亿美元和214.2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位居其后。
三、近年来中国出海的几个特征(一)亚洲和北美在中国出海市场中的份额总体趋于抬升
中国在亚洲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在2022-2023年期间趋于上升,由2021年的52.63%相继升至55.07%和56.85%;同时中国在北美洲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亦在2021-2023年期间趋于上升,由2020年的2.86%相继升至2021年的2.88%、2022年的3.02%以及2023年的3.04%。与之相对应,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存量比例则总体趋于下降(2022-2023年期间),2023年底已降至17.61%;在欧洲的直接投资存量比例则总体保持在4%左右;在非洲和大洋洲的直接投资存量比例亦趋于下降(幅度较小)。
毫无疑问,这一变化的原因显然是受到了地缘的影响。例如,数据上看,相较于疫情前,中国在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印尼、越南、泰国等地的直接投资存量比例呈明显上升态势,而在美国、澳大利亚、开曼群岛的直接投资存量比例下降较多。
(二)国内七个地方的出海活跃度与积极性较高:浙江已跃居至全国首位
疫情以前,浙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全国基本处于第四或第五的位置,但在2022-2023年期间,浙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经跃居至全国第一,超过广东、上海、山东等地。例如,2023年,浙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56.亿美元,超过了广东的148亿美元、上海的98.7亿美元、江苏的89.2亿美元、山东的69.5亿美元、海南的59.5亿美元。
这意味着,浙江企业出海的活跃度与积极性在全国最高。同时,从2016-2023年期间的数据来看,出海活跃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十位的地区依次为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北京、福建等七个地方,值得关注,而海南、河南、天津、安徽等地的稳定性不够。
(三)近两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总体趋于上升
数据上看,2022年非金融类市场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比呈上升趋势,目前已由2021年的85.01%升至2023年的89.72%,正向2016年的高水平逼近。同时,非金融类市场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比却在2021-2023年期间出现了连续三年下滑,由2020年的89.54%降至2023年的88.7%,这说明非金融类出海市场主体的盈利性在短期内可能还没有很好地体现,不过88.7%的占比仍然高于2017年以前。
四、结语
(一)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来看,出海区域上主要聚集在亚洲和北美地区,显然是地缘因素在起着主导作用。
(二)数据上看,2022-2023年期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存量在全球的份额趋于上升,意味着2022年以来中国出海的步伐呈加快态势。
(三)就国内出海市场主体的分布来看,浙江、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山东、福建等七个地方较为集中,出海的活跃度与积极性最高。
(三)近几年,非金融类市场主体出海的积极性也有所提升。
当然,无论是存量,还是流量,目前中国出海的体量相较于美国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其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与我们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亦有一定距离。其中,就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存量的排序来看,除美国、日本、德国等传统经济体外,荷兰、法国、瑞士、卢森堡、爱尔兰以及新加坡等东盟经济体也值得关注。
附表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亿美元)附表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亿美元)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本公众号对所载原创内容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的任何原创内容。如征得本公众号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对相关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