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新闻网讯(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童欣妤) 连日来,在兰溪市七星山名果庄园的杨梅大棚里,梅农汤友贵正和工人一起进行覆膜工作。汤友贵告诉记者,今年新建了30亩大棚,工人在加班加点干活,赶在元旦前完成覆膜,有利于提高来年的杨梅品质。
汤友贵家种杨梅已有40年,以前产出的杨梅普遍个头较小、味道偏酸。2016年,汤友贵钻研种植技术,改进设施搭建新大棚,摸索“精品梅”杨梅大棚的控水技术,让杨梅的甜度、个头都有明显提升,同时避免了梅雨季的损伤,杨梅价格随之上涨。汤友贵还在每个包装箱上贴上商标、二维码和手机号码等。每一颗杨梅都有迹可循,品牌价值产生的效益使杨梅销售价提升至每公斤200多元。
随着杨梅销售不断拓展,汤友贵意识到,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提档升级亟需吸纳新生力量。2021年,他的儿子汤须钧组建了兰溪市龙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大棚自动化管理,通过手机控制温度、湿度和各项生长指标,喷滴灌、雾化设施和地温等设备也实现智能化控制。不仅如此,园区还引入机械化操作,开设“梅三代阿汤”抖音号,借助自媒体拓展销路,打造“出口梅”。
今年以来,兰溪以杨梅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为重点,聚焦绿色供给、质量安全、智能管理等方面,实现杨梅品质绿色健康、产业能级攀升、品牌美誉响亮。目前,全市杨梅种植面积7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近15亿元,增幅7.1%。
扩大绿色供给。以全市12家绿色食品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今年11月,兰溪绿色食品原料(兰溪杨梅)标准化生产基地入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录,《“梅”好兰溪赋能杨梅产业促进绿色化转型项目》入选中央网信办2024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优秀案例。
守稳质量安全。为解决杨梅保鲜期短、食品溯源等难题,兰溪围绕安全用药、分级包装、标识追溯、冷链运输等环节,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和基地安全管理体系,有效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根基。今年以来,快检杨梅364批次,合格率100%;8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入选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名单。
促进农民增收。兰溪优化更新本地自主开发的杨梅产业大脑,迭代完善生产、服务、管理、共富四大模块,运用知识图谱、杨梅指数、智能肥药管控等数字化技术,实现杨梅产销全生命周期管理。今年,杨梅一产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13.1%,带动农民增收20%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