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个星标吧朋友们
不然你都接收不到文景的精彩推送了
1923年,30岁的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试图推翻儒家典籍的古史叙事,认为“层累造成中国古史”,且史料文献中存在大量后人伪造的内容,开启了一场对于先秦史料、事实真伪的考辨和论战——古史辨运动,使得“过去凝固了的上古史系统从解榫处解散开来”。此举的影响早已溢出学术界,是向中国历史“扔了一颗原子弹”,至今余波未消。
而早在1902年,29岁的梁启超就在《新史学》一文中提倡用西方的先进史学思想和方法来改造中国旧史学,批判旧史学的弊端,注重史学研究中多学科、跨学科方法的运用,从而开启了新史学的先声。新史学不仅关注史料的真实性,还强调通过考古发现和实物证据来验证历史记载,是中国史学逐步走向独立和现代化的标志。
“疑古”思潮并非近现代才出现,早在战国、两宋时期就曾有过类似的文化现象,但真正系统化并产生深远影响的,却是20世纪初的古史辨运动。“古史辨”和“新史学”这二者一“破”一“立”,都在尝试建立一种基于实证和科学方法的新史学体系,都是一次现代与古代的告别。
古史辨运动为何能产生如此天崩地解的影响?“疑古”思潮这把双刃剑有哪些功过?今日井喷出现的出土文物和出土文献,对我们认识古史有何功用,存在哪些风险?
本周五(12月27日)19:00—21:00,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郭永秉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段志强将做客陆家嘴读书会,为读者解析这场改变了近代中国史学气候的“晴天霹雳”式事件始末。
活动主题
一颗“原子弹”,一把双刃剑:
中国伪史论与新史学的诞生
活动地点
融书房
(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 3楼)
活动时间
12月27日(本周五)
19:00—21:00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嘉宾简介
郭永秉,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北大人文社科研究院邀访教授、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入选上海“晨光学者”“曙光学者”,获第一届“李学勤裘锡圭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青年奖”一等奖、第三届“普隐人文学术奖”等。主攻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旁及先秦秦汉史研究。出版有专著《帝系新研》《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续编》,学术札记随笔集《金石有声》。此外,还有普及性学术著作《九个汉字里的中国》《〈老子〉通识》《汉字中的文化史》等。
段志强,1980年出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关心中国政治思想史、明清文化史、中国文化地理等领域,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读书》等期刊发表论文若干,出版论著一部,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等。参与网络音频节目《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主创网络视频节目《博物馆里的中国通史》、网络音频节目《白银时代旅行史》等。
相关图书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
一个思想史的分析(修订版)
王汎森 著
⚪ 王汎森先生经典作品简中版首次出版。一部作者29岁时完成,却影响学界近40年的神作,先前版本豆瓣均9.2分以上
⚪ 思想史研究的范式之作
⚪ 全面、深刻探讨古史辨运动的渊源、建树和影响,巧妙化用西方史学、社会学理论于论述框架,以清季今文家与古史辨的重要关联展开讨论,直捣问题核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