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季,气温骤降,山水之间,一片银白。临江市大栗子街道,一排排现代化温室大棚铺展开来,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今年以来,临江市大栗子街道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对棚膜经济种植的丰富经验,坚定不移走好农特产品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把新品种和现代化种植理念引进乡村,绘制最美乡村振兴蓝图。
走进大栗子街道大栗子村草莓栽培大棚,一行行草莓秧苗整齐地栽培在立体槽中,沐浴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生机盎然。宽大嫩绿的叶片肆意舒展,一朵朵白色的小花点缀其中,不时还可以看到草莓的幼果。记者了解到,该村草莓将于元旦前后上市。
与此同时,大栗子街道以棚内种植黄瓜、西红柿、香瓜等绿色果蔬为主攻方向,打造现代化蔬菜大棚,其中,各种温度、湿度、土壤监测系统以及实时监控设备一应俱全。
据了解,截至年底,这些温室大棚预计能够为大栗子街道各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双赢”,让村民深刻感受到发展特色产业有赚头、乡村生活有奔头。
近年来,临江市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百万亩棚膜经济建设工程要求,把棚膜经济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致富工程,截至目前,临江市棚膜种植面积约1900亩,各类棚室数量总计2400栋,棚膜经济已覆盖全市13个乡镇街。
在种植品种方面,棚膜作物种类日益丰富。蔬菜品种涵盖了黄瓜、西红柿、辣椒、山野菜等,水果类则包括草莓、葡萄、香瓜等。
从经济效益来看,棚膜经济已成为临江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棚膜种植平均亩产值可达1.15万元,相较于传统露地种植,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截至目前,临江市棚膜经济总产值达22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临江市大力推动农特产品提档升级,多措并举推进棚膜经济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市场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举措,为棚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基础,形成了东光村九九草莓种植基地、望江村无公害蔬菜和葡萄生产基地、黑松村棚室山野菜基地、青沟子村大棚鲜桃、棚膜食用菌等特色棚膜产业。通过科学规划、党建引领、典型引导,打造城市棚膜蔬菜、向外输出棚膜蔬菜、棚膜特色产业生产“三条棚膜经济带”,形成棚膜蔬菜发展合力,促进棚膜经济有序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胜章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