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池梦蕊)12月24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召开2024年北京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发展成效发布会。会上,市发展改革委营商协调处副处长巩固表示,今年以来,北京市通过实施250余项改革举措,不断擦亮“北京服务”金字招牌,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
北京市深入落实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致力于营造协同发展环境。实现230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09项从业资质资格互认。
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领取”试点拓展至13个区(市、县),京津冀“一卡通”小程序提供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4个领域30个场景服务,特别是三地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效果明显,前三季度累计为津冀来京就医人员减轻个人资金垫付超734.8亿元,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多地跑”“折返跑”难题。
激发活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北京市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今年抽查政策文件800余份。外资企业设立率先实现“全程网办”,网上开办企业占比超 95%,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量居全国首位。
政府采购创新方式,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超 500 亿元,占比近八成。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加大,全市新设经营主体28.7万户,总数达267万户,独角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国家级 “小巨人” 企业数量成绩斐然。
法治保障: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完成《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改,明确将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高效办成一件事、信托财产登记等一批创新举措纳入地方性立法。监管执法效能持续提升,49个市级政府部门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占全部检查量比例达38.6%;全面推广“扫码检查”,覆盖市、区、街镇三级950个执法主体,将各类涉企检查纳入有效监督。
建立“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制度,对风险低、信用好的经营主体,更多应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减少上门打扰。全面推广柔性执法,全市29个部门制定公布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以市场监管领域为例,自2020年以来累计依法不予行政处罚金额9.57亿元,免罚慎罚成效明显。
便捷政务: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一件事”集成服务更加好办快办,累计推出举办大型活动等106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月均办理量52.5万件,办理时间压减61.4%,申请材料压减56.4%。
企业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覆盖市场监管、社会保障、文化执法等42个重点领域,实现“一键获取、一纸证明、一码通行”。打造全市统一的政策服务平台,上线669个兑现类惠企政策事项,精准推送164万家企业。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京通”小程序开设“政策兑现专区”,企业申报1.5万余次,拨付资金约4.2亿元。
贸易畅通: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通道
《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出台,吸引外资成效显著,辉瑞、拜耳、阿斯利康等8 家知名外资医药企业在京新设机构,截至目前,在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252家、外资研发中心达149家。加快构建天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关村和亦庄等4个综合保税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格局,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2.7万亿元,占全国8.3%。
外国人在京工作生活更加便利,发布新版149项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率先实现外卡拍卡过闸乘坐地铁,在机场建设支付示范区及服务中心,累计服务境外来宾2.9万余位。
优质服务:以更有温度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加快推进重点火车站优化提升专项行动,首都交通门户形象不断提升。接驳换乘效率大幅提高,88%的轨道站点实现与换乘公交站点距离小于50米。
文化旅游体验不断优化,除故宫、国博等旅游景区外,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4A以上景区常规公交全覆盖。推进首都博物馆等20家博物馆延时开放至19点之后,增加服务游客超10万人次。医疗服务更加便利,深化“三医”联动改革,480余项检查结果互认,98家医院互联网复诊可在线医保结算。
下一步,北京市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为抓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