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以北朝时期的四方造像记为材料,对所载故县村、贾墥村、洛音村、八涧村四个村落分别进行考证。结合石刻的相关情况,利用方志、地名志、地理书籍等材料,探寻村落的命名理据,大致确定其现代的地理位置。
关键词:故县村; 贾墥村; 洛音村; 八涧村
历代石刻记录了大量的乡、里、村落名称,石刻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且刊刻时间、出土地、出土时间明确,所记地名具有可究可查的特点,这些都为研究中国古代地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石刻中的地名进行考证,剖析词语的命名缘由,对于开展古代地名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选取北朝时期的四方造像记,分别对其中记载的村落名称进行考证。
一、千秋乡故县村
武定元年(543)《李次明造像记》:
大魏岁次癸亥,武定元年,七月己丑朔,四日甲辰,佛弟子李次眀为亡儿李郍延造观世音像一区,白玉。冀州安武军枣强县千秋乡故县村安式家内有白玉像三尊······
“冀州安武军枣强县千秋乡故县村”是安式的居所,表述依次为州、郡、县、乡、村。州郡县的隶属似有疑惑。安武军,“军”是“郡”之误,即安武郡。然而《魏书·地形志》记冀州领郡四:长乐郡、渤海郡、武邑郡、安德郡,未见安武郡。纵观各史书,唯《周书》记李穆“进爵安武郡公,增邑一千七百户”。盖此安武郡或是安德郡之误。枣强县,北魏时隶属长乐郡,未见属安德郡的记载。
千秋乡故县村,千秋乡已无从考证,故县村却可探究。故县村,顾名思义这个地方曾是枣强县治所在,后废置,旧址形成村落,但村落名称保存了此地曾作为县治的一段历史。关于枣强县治,历代多有废置省并,县治不一。《枣强县志》记载,西汉时枣强县治在今枣强县王均乡东、西故县村一带,直至北齐天保年间,“故治由今王均公社东故县移于今景县广川公社驻地”。又至金代时,因受洪水影响,迁址至县西,《畿辅通志》枣强县城:“县自秦汉迄宋,当黄河之冲,金天会四年河溢城圮,乃议迁于县西三十里到马村,即今治。”“金朝天会十年,枣强县治由此地迁出,故称旧县。” 因此,今枣强县王均乡的东、西故县村,王常乡的前、后故县村,皆是历史上枣强县治迁徙的遗留痕迹。
《李次明造像记》刻于武定三年,即北齐年间,“千秋乡故县村”即今王均乡东、西故县村一带,是西汉以来枣强县的治所。从东魏时的故县村至今之东、西故县村,名称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随着人口增加,原村落分为两个村落。
故县村在今村落名中使用频率颇高,有河北沧州故县村、山西长治故县村、河南鹤壁故县村、河南濮阳故县村等。这些故县村的得名皆与千秋乡故县村故名称渊源相同。
二、贾墥村
《武平元年正月十五日贾墥村邑人等造菩萨像》:
武平元年正月十五日,贾墥村邑义母人等,普为法界敬造玉像一躯。······
其中略载贾墥村,未言隶属州、郡、县,但造像记出土地点、年代明确,可据此推测。
此造像记1978年3月在河北藁城县北贾同村东约150米处的一个土坑内出土。藁城,又作槀城,《魏书·地形志》巨鹿郡领县三,为曲阳县、槀城县、鄡县。槀城县下注:“前汉属真定,后汉属,晋罢,太和十二年复。”至北齐,改作高城县。《元和郡县图志》藁城县: “后魏重置,髙齐改为髙城县,隋开皇十八年,复为槀城县。”《藁城县志》:“北齐改为高城县,置巨鹿郡。”造像记刊于“武平元年正月十五日”,为北齐年间,故知贾墥村隶属定州巨鹿郡高城县。
嘉靖《藁城县志》记藁城县有贾同村,今藁城县有南、北贾同村。贾墥村是否与贾同村有关呢?笔者认为北齐时的贾墥村就是明代的贾同村,即今南、北贾同村。“墥”作“同”,是音变的结果。
“墥”有两个读音,或音dǒnɡ,指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集韵·董韵》:“墥,䵺墥,封垤也。”或音tuǎn,同“疃”,《玉篇·土部》:“墥,亦作疃。”《集韵·缓韵》:“墥,或作疃。”疃指村庄,唐彦谦《夏日访友》:“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你和我须同村共疃近邻庄。”那么,贾墥村的“墥”读音究竟是哪个呢?据发掘简报称,造像记的发现地一带在村落东面,此处原是高地,在后世取土的过程中逐渐变平,这正与墥的“土堆”义相符。再者,墥音dǒnɡ,属端母,“同”属透母,前者清音浊化,加之二者韵母相同,贾墥村遂演变为贾同村。因此贾墥村的得名与村落附近的大土堆有关。
与《武平元年正月十五日贾墥村邑人等造菩萨像》同时出土的,还有“武平元年闰二月廿日贾兰业兄弟造双思惟菩萨像”“天保元年二月一日贾干德造观音像”“武定七年十二月十五日贾兰朝等六人造观音像”。题记中造像人多以贾姓为主,如贾兰业兄弟、贾兰朝、都维贾宛伯、贾干德、贾伏生、贾僧达、贾文和等。据此可知,北齐年间贾墥村是个以贾姓人口居多的村落,贾墥村之“贾”便源于贾姓。
综上所述,贾墥村的得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村东面的土堆,故名“墥”;一是村民多姓贾。村落名称发生音变,“墥”音变成“同”,成为贾同村。随着时代的演变,因人口增多,原村落分出两个村:南贾同村、北贾同村,以所处方位分称。
三、洛音村
《僧哲等四十人造像记》:
大魏天保元年五月卅日,洛□村清信邑义长幼僧哲等卌人,自云生在兰浮,长在三界。身非是常,娑罗难睹。暂餝圣容,则生不动之国。弟相导引,令生悟觧。即知十善可登,众恴可舍。群心齐唱,兴发菩提洪愿,造石四面像一区,像身五尺,师子夫坐,暂餝成讫,不独为己身。前愿皇帝、国王延粗,人民长寿,后愿邑内大小香火因缘,七世所生父母,师僧、朋友、知识,春□□动,边地众生,有刑之类,皆同斯愿。
另有《僧通等八十人造像记》,石与前者同,皆为四面刻,文字多相同,如下:
大魏天保元年六月十五日,洛音村清信诸邑义长幼僧通等八十人,俗云生在兰浮,长在□境。宝非是常,财非人珍,旷劫□渐,娑罗难睹。建起刑像,愿照□□。□请工匠,□护兹果。是以抚恤教导,众心令得开觧。即知十善可□,诸惪莫比,□□唱兴发菩提洪愿,造四面石像一区,像身七尺,释迦大像十二堪,师子夫坐,暂餝成妙。不独为邑身,前愿皇帝、国王延粗,人民长寿,后愿邑内大小香火因缘,七世所生父母,师僧、朋友、知识,眷□□动,边地众生,有刑之□,普同斯愿。
“大魏天保元年”,天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年号,两记仍称“大魏”,大致是因北齐刚受魏禅之故。两则造像记均在今山西阳曲县,同刊于天保元年,从行文等看应是一个村落的村民在同一年的五、六月刊刻的造像记。《僧哲等四十人造像记》“洛”下一字泐,据《僧通等八十人造像记》的“洛音村”,可推知是“音”字。
北魏时,阳曲县有罗阴城,《魏书·地形志》永安郡阳曲县下注:“二汉、晋属太原,永安中属。有罗阴城、阳曲泽。”或作“洛阴城”,《水经·汾水注》:“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水出新兴郡,西流径洛阴城北,又西径盂县故城南。”《广韵》中“罗”为歌部来母,“洛”为铎部来母,同为来母字,韵部相差较大。“罗”“洛”语音相通或相近,文字记录不同,从文献记载此城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罗阴城与洛阴城确指一城。《山西通志》卷57古迹记载:“洛阴城东北六十里,北魏《地形志》阳曲有罗阴城,隋洛阴府之地,又名洛阴县。唐初名罗阴县,后省。今名罗阴村,有仁寿中修寺碑,骠骑将军王整所立。”《阳曲县地名志》:“此地北魏时设罗阴城。隋置洛阴府,为屯戍之地。唐武德七年又分置罗阴县。贞观初并入阳曲县。”洛(罗)阴城今为村落,《太原府志·古迹》:“洛阴城,东北六十里,北魏《地形志》:阳曲有罗阴城。今名罗阴村。”并分为数个村落,《阳曲县志》记有南洛阴、北洛阴、西洛阴。《阳曲县地名志》:“位于东黄水公社北洛阴、南洛阴、西洛阴村一带。
洛阴城得名于洛阴水,洛阴水是汾水的支流,《读史方舆纪要》言洛阴水在“府北三十里,源山忻州南界,南流经废洛阴城。有真谷水流合焉,又南会石桥河,注于汾水。”“洛音”,与“罗阴”“洛阴”,以不同字形记录了同一称谓。《僧哲等四十人造像记》与《僧通等八十人造像记》刊于北齐初,实沿袭北魏制度,由此知阳曲县在北魏时既有罗阴城,也有洛音村,村名与城名相同。
四、八涧村
武定六年(548)《志朗造像记》:
······今大魏唯隆盛然,斯上党郡之南,□八涧村之东北,龙山寺主高德,沙门比丘志朗,乃意存严岫,栖心静谷。
此造像记言像主是龙山寺主,龙山寺在“上党郡之南,□八涧村之东北”。八涧村的相关信息不明,只知隶属上党郡,村东北有龙山寺。
《魏书·地形志》上党郡:“秦置,治壶关城,前汉治长子城,董卓作乱,治壶关城,慕容儁治安民城,后迁壶关城。皇始元年迁治安民。真君中复,治壶关。”《水经·漳水注》:“漳水又东北,径壶关县故城西,又屈经其城北,故黎国也。”杨守敬疏曰:“汉县属上党郡,后汉因,汉末及魏为上党郡治,晋属,后县废。后魏真君中,故城复为郡治。太和中移置,仍属焉。《一统志》壶关故城有二:一在今长治县东南,汉县也。一在今壶关县东南,后魏县也。而《地形志》不言壶关有壶关城。此《注》叙绛水入漳后,漳水方径壶关故城西,则故城当在长治县东北。
今长治县有八谏水、八谏山,雍正《山西通志》山川:“八谏山在县西南六十里,下有八谏水。”光绪《长治县志》言八谏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八谏水出焉”。《太平寰宇记》卷四五引《水经》:“八谏水源出上党县西。”而今本《水经》和《水经注》未见。这表明至少北魏以前已有“八谏”之名。
谓之“八谏”,源自发生在这一带的一段故事。据《长治市地名志》介绍,自战国长平大战以来,八谏村一带历为军事要隘。公元前265年,廉颇镇守于此,后赵括欲冒犯长平,军中有八位义士“劝谏括策”,却被戮。为纪念此事,汉初以此地为“八义士谏赵处”。于是水因名八谏水,山因称八谏山,村因名八谏村。正如《山西通志》所说,“长平之役,赵军中有八谏而死者,故名。”后历经更名,宋初为八义村,后为八义镇。明代有八谏乡,朱载堉《乐律·全书律学新说》记:“殿之东北,属潞安府长治县八谏乡施庄里。”光绪《长治县志·乡都》记八谏乡:在县南迤西,有八义村、西八义村。此地今名八义镇,下辖八义村等村落,今村口犹有清代所立“八义士谏赵处”碑石。不论是“八谏”还是“八义”,皆取自义士谏言之事。这是发生在此地的事件构成的人文因素在地名中的反映。
《志朗造像记》“八涧村”疑与此有关。首先“涧”“谏”中古时期语音相同,同音字替代是常见现象,“涧”“谏”亦常混用,如谏壁与涧壁,光绪《丹徒县志》:“谏壁一作练壁,一作涧壁。”其次地理位置相符。造像记载明,八涧村的东北方向是龙山寺。今八义镇八义村位于长治县西南山区,镇东偏北是五龙山,靠近八谏山。“五龙山”一称久已有之,唐代宰相张说曾赋诗,言“川横八谏阔,山带五龙长。”光绪《长治县志》:“长治南六十里有山,亦名五龙。周泰记,山高二千五百尺,与八谏山相近。”“二仙山 县南四十里,连八谏乡五龙山,上有宝云寺。”造像记中“龙山寺”盖在今五龙山上。
以上考证的四个村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北朝时期的村落名称,虽在文字记载形式、语音方面发生了少许变化,但或多或少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了原貌,得以传承。
作者:黄敏、吴捷
来源:《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选稿:宋柄燃
编辑:宋宇航
校对:耿 曈
审订:刘 言
责编:欧阳莉艳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