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4版)在“2024年度知网学术影响力评价系列报告发布会”发布。
中国知网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已经连续13年联合研制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通过统计分析国际数据库对中国期刊的引用情况,客观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今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重大创新:
(1)扩充了统计源范围,统计源期刊共计26555种,涵盖WoS、Scopus、EI、Medline 4个国际索引数据库大部分期刊;
(2)提出了新的评价指标——国际引证传播指数(ICCI),在传统期刊影响力指数(CI)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评价维度——反映境外学者触达情况的”境外施引指数(CoI)“;
(3)期刊分组由原来的自、社科,扩展到4个组,分组及入选期刊数量分别为:自科英文(300种)、自科中文(200种)、社科英文(20种)、社科中文(140种),数量由一共510种增加到660种。
数据显示,该报告统计的7138种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2023年为229.27万次,境外施引作者数为416.89万人次。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遴选的国际影响力TOP期刊包括“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24年入选名单(人文社会科学)详见下表。
对人文社科领域学者而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很重要,但文章的质量,更要有保障。不过,由于期刊发文需求量大、审稿流程长、投稿要求高等原因,高水平论文越来越难发表。
曾有某C刊编辑部主任透露,从他们目前收稿情况来看:有50%的稿件不是论文,而只是一般的经验和体会,没有创造性和学术性;还有些投过来的文章,论述里只是重复了名家的观点,没有实质的知识及独特的观点,这种没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他们是不会接收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