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康喜
编辑:于长洹
图源:梁远浩
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25年我国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穿越经济周期、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无疑将成新一年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作为制造业重镇和外贸大市,东莞近年来的经济走势受全球经济局势的影响明显。不过,东莞今年以来稳住了经济增长的步伐。今年前三季度,东莞GDP实际增速4.5%,高于去年同期的2.0%,8.31%的名义增速在26个GDP万亿城市以及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均位列第一。
经济强势复苏的背后,是这座国际制造名城新的脉动。一方面,东莞以“三部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今年高歌猛进,继续稳固着东莞经济的基本盘;另一方面,东莞也正通过梯队培育模式,逐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
与此同时,从去年的“招商年”到今年的“投资年”,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大项目全面开花,助推东莞产业结构性不断优化,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东莞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88.58亿元,同比增长5.6%。12月的全球招商大会,东莞签约项目总金额更是达到2565亿元。
产业创新方面,除抢滩鸿蒙生态新市场、加快培育国产基础软件生态这一具有引领性创新举措外,东莞还遴选并发布了首批23家重点培育建设的中试平台。
站在龙年年尾展望未来,一场新的逆周期调节即将到来。能否依靠持续转型升级,拥有穿越变局的力量并化危为机,将影响这座“世界工厂”未来长久的命运。在经历了前几年经济增速的起伏后,东莞提前审视产业结构和未来趋势,因而获得了一定的调整窗口期。
从目前来看,东莞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优化的积极因素正在继续累积,新的经济增长潜能将持续被激发。
1
从“三部手机”到未来产业
对于东莞这座制造名城而言,产业集群无疑是经济的核心“发动机”。
在新的经济周期到来时,如何巩固产业发展优势,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向高阶进化,关系到东莞产业发展的未来。
12月4日,随着产自东莞的华为Mate 70系列新品的亮相和引爆行业,让外界看到了东莞在万亿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上的强劲。
业内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在“两重”(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周期向上叠加终端革命,AI引领万象更新的带动下,电子信息制造业迎来景气度上升新周期。
行业的回升,也让东莞以华为、OPPO和vivo为代表的手机龙头企业产能加快释放,带动产业回暖复苏和城市经济稳定增长。
在此基础上,东莞全力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在强链控链中向高端跃升,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使其继续成为制造业强核立柱的稳定器。未来一段时间,电子信息这一支柱产业,仍将是东莞稳定制造业大市地位的不二法门。
(图为东莞手机品牌vivo总部)
统计数据显示,1—10月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53.34亿元,增长7.8%。分行业看,“五支四特”产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0%。从产品产量看,高技术产品如智能手表、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2.9%、73.8%。
在电子信息产业狂飙之下,东莞这座“手机之城”,也在加快培育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向多元支撑的产业结构要“第二增长曲线”。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谢宝剑认为,东莞制造业要向何处进阶,从当前看,新方向还是做好融合文章,即如何在电子信息产业向新一代电子信息跃升的基础上,融合推动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仔细观察东莞当前战新产业布局也能看到,诸多产业的引进和落地,正通过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这两个“先行军”不断赋能,从而在形成特色化发展的同时,具备自主可控优势。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来看,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目前东莞已初步形成了以封装测试、设计为核心,以第三代半导体为特色的产业布局,集聚起1100多家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跑出了生益科技、天域半导体、赛微微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
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以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主导,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
面向未来,东莞于今年9月发布相关方案,明确构建“8+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体系。其中,“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与现有支柱产业强相关的产业;而“4”大未来产业中的下一代移动通信(6G)、具身智能,也将源自前述产业的发展赋能。
在这样的布局逻辑下,东莞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为例,2022年东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增速接近20%。去年,仅松山湖半导体产业总营收就达到144亿元,距离2027年产业集群营收规模达750亿元已不遥远。
2
将目光转向“全球南方”
今年年初,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而东莞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新动能不够,缺乏后续产能,这场大会也将东莞2024年的中心工作和主题主线定为“投资年”。
东莞明确提出,全年将打好拼项目促投资、营商环境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三大攻坚战,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
从东莞全年投资成果看,可以说,正是新兴产业投资的全面开花,助力东莞经济实现增长和转型不断提速。也正是由于投资的提速,为东莞回答了经济向何处进、如何持续转化为穿越周期的能力。今年1—10月,东莞新动能投资增长较快,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1.5%、5.3%。全市共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41宗,协议固投达1188.7亿元,同比增长6.8%,成功引进6宗协议固投超20亿元产业项目,推动129宗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完成供地。
通过一系列数据也能判断,东莞正期待以投资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趋势,从下半年开工的重大项目中便可管窥一二。今年8月,总投资30.9亿元的松山湖佰维存储晶圆级封测项目动工,作为国内存储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佰维存储正式布局东莞,一批“芯”势力在此加速崛起。
“面对市场对2.5D/3D先进封装技术的迫切需求,我们已着手研发前沿技术,以期满足未来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佰维存储CEO何瀚介绍,该项目将专注于晶圆中段制造和测试,高带宽存储内存封测技术研发。
不久前举办的东莞2024全球招商大会,又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东莞正发挥其外向型经济大市优势,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加快吸引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汇聚。
今年的全球招商大会,东莞共达成签约项目506宗,总金额2565亿元,产业类别涵盖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集中签约项目呈现出规模大、能级高、带动强的特点。
(图为东莞2024全球招商大会现场)
深入透视东莞的“投资年”可发现,今年东莞新招引项目已开始显露能量,使东莞有底气不断布局新兴赛道,东莞新质生产力的“火种”悄然种下,为东莞经济实现增长强筋骨,一场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前哨战”已经打响。
现在的投资结构决定未来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在东莞经济处于新旧动能换挡的关键期,加大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的产业投资,正是东莞在当前经济周期中的活力表征。透过这一表征也不难看出,东莞加快穿越周期的力量正在加速积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目前东莞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强优势,下一步关键是要把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形成有效融合,形成政策的协同带动效应,为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升级,也为进一步培育新动能打下良好基础。
3
重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九大重点任务之一。
作为一座开放型经济城市,外资外贸无疑是东莞外向型经济的生命线。从直观数据上分析,今年东莞外贸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据黄埔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东莞市进出口1.25万亿元,同比增长7.6%。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东莞展现着它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两端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
事实上,自去年年底以来,东莞外贸开始逆势正增长,相关关键指标更是增长明显。如前三季度,东莞出口集成电路增速为10.5%,进口增速达19.2%;民营企业进出口5948.8亿元,同比增长9.4%,拉高东莞市进出口整体增速5.4个百分点。
而拨开外贸数据的具体指标,或许能看到更多信号。除总量扩大外,东莞外贸在结构上也呈现出优化态势,外贸新业态、新动能在逐步扩大。
东莞市美鸥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子信息领域的外贸企业,去年营业收入突破2亿元。今年以来,为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美鸥电子将产能布局延伸到海外,在印度设立海外工厂,服务印度及周边市场销售;另一方面,美鸥电子也加快了新品研发,通过高性价比和高品质产品去抢占市场份额。“我们的产品定位在中高端市场,主要市场在印度、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其中印度市场占比达40%。”美欧电子销售总监Leko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美欧电子的转型故事,正是东莞外贸企业通过培育自主品牌、打造创新产品等寻找新市场、抢占新订单的缩影,同时也是东莞再塑对外开放新优势的例证。
今年以来,东莞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优化。前三季度,东莞对其他新兴市场如南非、墨西哥等的进出口贸易,分别实现了5%以上的同比增长,让东莞海外市场结构更均衡,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
时至今日,东莞已经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吸引1.38万家外资企业来莞投资。更重要的是,东莞的“朋友圈”扩列不只是体现在外资的数量上,更体现在所吸引的外资正加速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攀升。
可以说,作为国际制造名城、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具备的国际城市吸引力正持续磁吸着海内外客商的关注。东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着力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项目投资布局,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综合竞争力。
4
靠什么穿越经济周期?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景气循环的主因。从企业史研究的角度,每个周期内,都会有企业在创新中逆周期脱颖而出。但更难能可贵的,是跨越周期的“长跑选手”。将这一理论投射至城市经济,也同样适用。
对于东莞来说,真正要穿越经济和产业周期,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刘祥看来,尽管东莞通过实施新型工业化和招商引资,极大提升了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中试、落地进度,但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上,东莞还需要继续提升。
过去一年,东莞在科创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大科学装置建设、创新联合体、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不断向前。其中,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完成了超过1700个科研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科学成果,如锂离子电池特性、太阳能电池结构、稀土磁性、新型高温超导等。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东莞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65项,立项数稳居全省第三、地级市第一。
“从现有基础来看,抓住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一创新要素,持续加强东莞在原始创新、自主创新领域的突破能力仍是关键。此外,东莞要与深圳甚至整个大湾区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提升自身在原始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刘祥认为。
从过去看,东莞制造一直是在全球实现资源配置。所以,未来东莞在科技创新上,也应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国际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城市合作。“东莞不光要推动产品走出去,也要推动科技创新走出去,提升东莞在国际制造业领域的地位。”刘祥说。
而今,东莞锚定“科创制造强市”的发展定位,在创新联合体、企业培育等领域取得快速进展。而到2024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华为这张全球龙头企业王牌,似乎为东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方向。
伴随着鸿蒙5.0走向成熟,势必会在东莞诞生第一批有完整的操作系统技术和市场成功经验的人才。为培育发展东莞鸿蒙系统自主产业生态,东莞也在围绕培育鸿蒙生态发展的供给侧、需求侧和生态三大关键要素制定政策,推动东莞软件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创新驱动举措,不仅会对东莞未来在互联网科技和第三产业上带来巨大优势,同时也将带动东莞城市的科技创新生态实现跨越式进步。在安卓和iOS缺乏重大创新的行业背景下,东莞能否牵手鸿蒙,激发市场活力,这对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明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之年,留给东莞的命题或许是,如何在新的周期到来之时,找到闯关升级和跨越发展的新路径,朝着穿越周期,向新而行的方向航行。
本期编辑 王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