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麻雀在农村地区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鸟类,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够看到它们在房前屋后聚集的身影。
麻雀一般都会分布在人口比较多的城镇或者乡村,毕竟它们的生活与人类的生产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过近些年,似乎很少能够看到麻雀的身影了,就连它们的尸体也很少能够见到。
为什么现在很少能够见到麻雀了?它们的尸体又去了哪里呢?
繁衍速度惊人的麻雀
作为一种群居鸟类,麻雀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在某个地方,很多时候都是成群结队出现的。
鸟类其实一般都是比较怕人的,即使出现在大众面前,也会尽可能避开人类的生活轨迹。
但麻雀似乎天生就外向,非常喜欢哪里人多往哪里凑,我们经常看见的麻雀,不是在电线杆上聚集着,就是在偷吃农民晒的粮食。
很多麻雀还会在城市筑巢,他们对生活环境也是真的不挑,不论是城市建筑还是农村瓦房,他们都能就地安营扎寨。
麻雀是一种比较笼统的叫法,如果细分的话,麻雀的品种也是非常多的,全世界的麻雀一共有27种,我们常看见的是树麻雀。
这种类型的麻雀一般都比较小,基本上不会有成年人的拳头大,体长最多也就是十几厘米,大部分麻雀都是褐色的。
树麻雀的好奇心非常重,经常会成群结队亲近人群,甚至会钻进农村的房子里,丝毫不顾忌自己会不会命丧扫帚之下。
树麻雀会这样做,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在给自己找筑巢的地方,虽然它们叫树麻雀,但却更喜欢在人类的屋檐下筑巢,就像燕子一样,。
而有一种麻雀名为家麻雀,但这种麻雀和树麻雀不一样,它们更喜欢亲近大自然,也就是在树上筑巢。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这两种麻雀的生活习性与它们的名字正好相反,其实这也与当时命名时候它们的习性有关。
最早的时候, 家麻雀一般会在城市生存和繁衍,而树麻雀则更多的出现在农村和树林,因此他们就此命名了。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地域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慢慢的,树麻雀和家麻雀就形成了现在的生活方式,不过已经命名,也就没有改过来。
不论是树麻雀还是家麻雀,它们除了筑巢的时候选择的环境不一样之外,其他大部分生活习性还是比较接近的。
和人类一样的是,大部分的麻雀会实行一夫一妻制,只有少部分的麻雀是一夫多妻制。
麻雀很少会见异思迁,其实并不是它们本身有多忠贞,而是生活所迫不得不专注于一个家庭。
麻雀幼崽对于食物的要求量是非常高的,光靠麻雀母亲根本就养不活孩子,因此父亲想要让孩子活下去,就必须尽到责任。
麻雀幼崽被孵化出来之后,麻雀夫妻就开始不为孩子们寻找食物,否则孩子就要饿死了。
一夫多妻的麻雀,雄性麻雀也会将不同的家庭安置在非常接近的地方,以此来方便它同时照顾不同妻子的孩子。
不过因为这样的抚育任务比较艰巨,因此一夫多妻制的麻雀,通常后代存活率会远远低于一夫一妻制麻雀的后代存活率。
麻雀抚育孩子的任务这么重,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因为麻雀幼崽吃得多,还因为他们的繁衍速度是非常快的。
别看麻雀整天叽叽喳喳的,在田间地头和农民家里飞来飞去的,它们还是会有很多时间被用来繁衍后代。
普通的麻雀一年能够繁殖两次,每次下蛋的数量基本上也在4到6枚之间,并且这些幼崽在被孵化半年之后基本上就会发育成熟。
也就是说,麻雀每年基本上都能将10个左右的小麻雀抚育长大,而这些已经成熟的麻雀,则能够开始下一轮的繁衍。
不过就算麻雀的繁衍速度非常快,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麻雀也比几十年前少多了。
麻雀数量大幅下降
麻雀和人类相伴了上千年,一直都是和平共处的,直到上世纪50年代左右,麻雀却遭遇了一次几乎灭顶的灾难。
当时中国开展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除四害”运动,为了国家的发展,人人拿起武器对准了有害的四种生物。
其中老鼠、苍蝇和蚊子这三种,被人们仇视和下手的原因,是他们携带和传播病菌,造成了不少疾病的发生。
只有四害之一的麻雀,当时被喊打喊杀的原因,是它们会吃粮食稻谷,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当时人们对于这种说法深信不疑,全国人民都在齐心协力的灭四害,这样的行动之下,我国的麻雀数量锐减。
然而在这之后,我国各地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虫灾,此时人们才意识到,麻雀的食物不仅有粮食,还有大量的昆虫。
正是因为麻雀数量的锐减,才导致了昆虫大量滋生,导致了各地虫害的发生,因此灭雀运动迅速结束。
不仅如此,后来国家还将麻雀列入了三有保护动物的名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麻雀也再次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
其实麻雀有这么强的繁衍能力,就算是不会泛滥,起码也应该随处可见,但成为益鸟还被保护起来,麻雀的数量也没有出现井喷,与其自身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般来说,鸟类的寿命长短,和它们的体型有着比较大的关系,体型比较大的鸟,寿命自然也就稍微长一些。
但麻雀这样的体型,就注定了他们的寿命不会太长,根据一些研究资料显示,麻雀的寿命一般都在三年左右。
这也与大众的认知比较相符,毕竟小麻雀的寿命确实是比较短的,但在有些资料上却显示,麻雀的寿命能够达到10年。
这就不禁让人疑惑了,同样是研究数据,怎么结果会相差这么多呢?
事实上,这两种数据都是没有问题的,结果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因为这两种研究的出发点并不一样。
从理论上来看,如果没有外在环境的影响,麻雀的寿命确实能够达到10年甚至是11年。
但这毕竟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生物的成长、生活不可能完全不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
麻雀从出生开始,就要经历非常多的磨难,即使麻雀夫妻从幼鸟孵化开始就尽心尽力的照顾,但幼鸟的成活率仍然非常低。
一方面是因为幼鸟对于食物的需求量比较大,另一方面环境的影响也会造成幼鸟的死亡。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一万只出生的麻雀幼鸟中,能够成功长大到2岁以上的,甚至不足2%。
麻雀一般每年有两次繁衍,有一次会在四月到八月之间,而麻雀幼鸟的成熟时间要半年,这就意味着,有一半的幼鸟要经历寒冬才能成熟。
这对于幼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冬天环境恶劣,食物也比较少,因此一旦有意外发生,等待幼鸟的就只有死亡。
麻雀的死亡率这么高,但我们却很少能看到麻雀的尸体,其实并不是麻雀都藏起来了,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
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现在的麻雀虽说没有以前多了,但也不是见不到,而麻雀尸体比较少,第一个原因就是麻雀是有天敌的。
麻雀的食物除了一些昆虫之外就是稻谷种子,从食物链上来看,麻雀基本上已经处于最底层了。
不论麻雀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有麻雀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够看到它们的天敌。
在农村,麻雀的天敌是非常多的,一些大一点的鸟,比如喜鹊、伯劳鸟都是会捕食麻雀的。
天上飞的会吃麻雀,地上的也不少,野地、山林里的蛇、黄鼠狼甚至是一些老鼠都有能力捕食麻雀。
城市里虽然没有这些动物,但麻雀在这里也并不安全,因为家养的一些猫啊狗啊也都是会吃麻雀的。
这些被捕食的麻雀,自然是不会留下尸体被我们看见了,不只是被动物捕食,麻雀的死亡还与“人祸”有关。
城市里很多地方为了保证绿化的质量,会经常维护道路两旁的树木和花草,也会不定时像这些植物上喷洒农药。
这种情况下,能让麻雀生存的机会并不多,活动比较少的话,自然不会被注意到,连活动的都看不到,更别提死了的。
就算有一些麻雀在城市里,死在了比较显眼的草丛,但因为麻雀一般都是灰褐色的,跟枯草、泥土以及树枝的颜色都比较接近,因此很难会被人们发现。
还有一种说法是,麻雀如果预感到自己要死了,就会找到一个通风干燥的地方安静的离开,这种地方一般很少有人在。
结尾
麻雀是益鸟,能够有效的消灭害虫,减少害虫对粮食生产的危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麻雀越来越少,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即便麻雀数量的减少现在对于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也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护环境,尽量避免生物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