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朝鲜战争,中国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联合国、美国及其盟国称为“韩战″、“朝鲜战争″;朝鲜称之为“祖国解放战争";韩国称为“六二五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鲜半岛终于迎来“和平”。直至今日,联合国军驻韩国司令部仍然存在,朝鲜与联合国、韩国理论上处于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历时三年零一月,30多个国家以不同方式卷入战争。双方付出伤亡、失踪690-790万人(联合国军、韩军约240万人,中朝军队约250万人,平民约200-300万人)的惨烈代价,在一个狭窄半岛上捉对厮杀。其战争惨烈程度、双方投入的军队人数、参战国数量,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比较罕见。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朝鲜战争爆发,爆发战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笔者结合中外资料,汇编成《朝鲜战争秘史》之"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文,以飨读者。
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斧正。
朝鲜民族千年辛酸史
朝鲜半岛是亚欧大陆突出部分,它三面临海,西、南与黄海相接,东面濒临日本海,与日本隔海相望。
早在10万年前,朝鲜半岛就有人类活动。从远古时期到旧、新石器时代,从古朝鲜到汉四郡,从三韩到三国时代,从高句丽王朝到朝鲜王朝,从大韩帝国到日本殖民地。
几千年来,朝鲜民族一直游走在强邻阴影之下,或纳贡或称臣,其间虽有独立,但都昙花一现。1895年后又臣服于日本,被日本吞并亡国。
朝鲜民族虽然受困于强邻压迫,但仍然自强不息,反抗外来侵略从来没有停止。他们吸纳中国文化,仿效中国政治制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朝鲜国内儒、道、佛三教并存,百姓吃苦耐劳,性格温和而不甘被人奴役,注重孝道,喜穿白衣,有“白衣民族”之称。
朝鲜人传统服饰
日本殖民统治朝鲜
1910年8月22日,日本逼迫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
日本在朝鲜设置总督府统治朝鲜。先期以"武断统治″残暴镇压朝鲜人民的反抗,后期又推行较为温和的“文化政治″奴化朝鲜人民。但朝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从未停止。
1919年,金九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31年,大批朝鲜人参加东北义勇军抗击日军;1932年4月29日,抗日义士尹奉吉在上海炸死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大将白川义则。
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云密布朝鲜半岛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势如破竹,关东军、驻朝日军倾刻土崩瓦解。
杜鲁门总统大吃一惊,美军还远在千里之外,不能让苏军占领朝鲜半岛。他下令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三部协调委员会,划定一条美苏都能接受的军事分界线,让他们分别在各自辖区接受日军投降。
杜鲁门
10日深夜,三部协调委员会召开会议,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助理部长麦克洛伊、海军高级军官巴德等5人争论了半天,也没有结果。最后麦克洛伊让拉斯克、博尼斯蒂尔两位上校拿出方案。
经过半小时商量,拉斯克提出以日军南北防区分界线(三八线附近)为基础,沿北纬三十八度线划分,南北面积基本相等,首府汉城刚好划入南方。
此方案获美国高层批准。一条人为划分,让朝鲜半岛分裂的军事分界线产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朝鲜半岛终于从日本铁蹄下解放。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美国总统杜鲁门推波助澜,"杜鲁门主义″盛行,冷战阴云风起云涌。
为了阻止共产主义扩张,让朝鲜半岛南部成为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阵营的缓冲区。
1948年,美国操纵联合国作出决议,扶持李承晚在三八线以南建立大韩民国。作为回应,苏联扶持金日成在三八线以北建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金日成、李承晚都自称是朝鲜半岛的合法政府。金日成宣传“祖国解放″政策,而李承晚提出“北击统一"政策,双方针锋相对,相互宣称要统一朝鲜半岛。
苏美两军撤出朝鲜后,金日成为了统一朝鲜,向斯大林求援。
斯大林担忧其统一行动会刺激美国介入,没有同意金日成的要求。万般无奈,金日成派特使到中国面见毛泽东,请求准许三个朝鲜师回朝。毛泽东批准此事,让三个朝鲜师分批回朝。
毛泽东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商讨解决两国历史遗留问题及签订新的两国友好条约。
为了离间中苏关系,向中国示好。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朝鲜半岛、台湾不在美国远东防御圈之内,暗示中国可以解放台湾而决不干涉。
为了揭露英国媒体造谣苏联扣押毛泽东的妖言,迫于美国对中国示好政策的压力,缓解共产主义阵营的矛盾(毛泽东闭门不出,推辞参加各种外事活动,不签约便久滞不归)。
迫于各种压力,斯大林不得不接受中国提出的方案,同意中国收回中长铁路、旅顺和大连。
1950年1月28日,双方基本达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内容,决定2月14日正式签署。
斯大林对失去中国出海口,对失去旅顺、大连不冻港非常不满。对新中国及毛泽东疑心重重,甚至认为毛泽东又是一个铁托式人物。
为了寻找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栖身之处,为了寻找苏联替代中国的港口,也为了减轻苏联在欧洲的军事压力。审时度势,反复考量,他决定支持金日成统一朝鲜半岛的计划。
1月30日,斯大林电告苏驻朝大使什特科夫,原则上同意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半岛。
斯大林
金日成大喜过望,急忙到苏联面见斯大林,向斯大林汇报了作战计划及需要支援的武器装备。
随后,朝鲜以黄金、矿石等物资,换取苏联武器装备,武装了十个苏械师,共计17.5万人。
朝鲜人民军兵强马壮。拥有飞机、坦克、重型火炮等先进武器,无论从数量、武器装备都碾压韩军(韩军8个师,约10万人,没有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
然而,李承晚狂妄自大、利令智昏。他看不到韩国军队与朝鲜人民军的差距,仍不切实际地叫嚣执行“北击统一″政策。
仅1949年9月至战争爆发,双方在三八线发生二千余起武装冲突。1950年6月,美国国务院顾问杜勒斯亲自到三八线视察,非常赞同李承晚的"北击统一″政策。李承晚狂妄宣称,三个月可以完成统一大业。
1950年6月11日,朝鲜派出三名代表到达韩国汉城,向各政党递交了《和平统一呼吁书》。
三名代表被韩国政府逮捕并以间谍罪处决,朝鲜政府抗议这种野蛮行为并宣称采取报复措施。
朝鲜半岛战云密布,形势岌岌可危,战争一触即发。
李承晚与金日成
参阅资料:《决战朝鲜》、《朝鲜战争备忘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