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张玉峰
参观者体验南京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科教产品。 人民网记者 张玉峰摄
“来,尝尝我们学生自己酿造的酱香酒……”一个摊位前,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师王晓丹忙着“吆喝”。
乍一看,似在卖酒。话锋一转,王晓丹讲起发酵工业微生物技术来。作为一项优势科教成果,学校希望能借此实现理想的成果转化。
12月26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来自全国的425所高校如约而至,其中241所高校携2716项重点推介成果、高价值专利技术以及技术成熟度高的可转化应用成果集中亮相,同时有2747家企业、200多家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金融机构参与校企对接合作。
本届科交会一改成果展览式的单向输出模式,以促进供需对接交易为目标,在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搭建了一处“成果超市”,大小摊位足足支起了241个。
可别小瞧了这个“超市”,技术成果干货满满,涉及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诸多科教成果。
企业代表参观南京工业大学的“中空纤维分子筛膜”科教成果。 人民网记者 张玉峰摄
走进主展区一侧,南京工业大学的“中空纤维分子筛膜”科教成果让参观者伍先水放慢了脚步。
作为浙江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总监,伍先水领衔着30多人的研发团队,正在寻找产品迭代升级的技术支持。
“面向天然气管网输氢未端氢气和甲烷的分离,以膜两侧气体的压力差得以完成,这项新产品的成本相较于传统工艺有了大幅降低。”技术牵头人、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顾学红推介起自家的拳头产品。
“这项技术应用领域很广泛,正是我们企业需要的。”伍先水说。
“不虚此行”,这是供需两方频频谈及的一个高频词。
一头是参观的企业,如同在“超市”选购;一头是参展的高校,科教产品“琳琅满目”。
在这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便携式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信息通信工程领域有东南大学的“智能超表面6G核心关键技术和应用”,先进材料领域有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尺寸超宽禁带半导体金刚石材料及器件产业化”项目,还有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南京医科大学“操作型微创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南京大学“微界面传质强化技术”项目。
为推动校企双向奔赴,把高校人才资源、创新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在本届科交会上正式揭牌。作为先行示范,该中心将以南京、苏州为核心承载区,搭建全国高校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公共转化平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天下来,王晓丹的微信添加了20多个新朋友。“展示交流平台很重要,酒香就不怕巷子深了!”她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