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架空领导第一步,做好这件事!知道就好,别乱用!

分享至

《资治通鉴》秦纪三: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元前208年)

【原文】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译文】

秦朝郎中令赵高仰仗着受皇帝恩宠而专权横行,因报他的私怨杀害了很多人。因此恐怕大臣们到朝廷奏报政务时揭发他,就劝二世说:“天子之所以尊贵,不过是因为群臣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能见到他的容颜罢了。况且陛下还很年轻,未必对件件事情都熟悉,现在坐在朝廷上听群臣奏报政务,若有赏罚不当之处,就会把自己的短处暴露给大臣们,似此便不能向天下人显示圣明了。所以陛下不如拱手深居宫禁之中,与我和熟习法令规章的侍中们在一起等待事务奏报,大臣们将事务报上来才研究处理。这样,大臣们就不敢奏报是非难辨的事情,天下便都称赞您为圣明的君主了。”二世采纳了赵高的这一建议,不再坐朝接见大臣,常常住在深宫之中,赵高侍奉左右,独掌大权,一切事情都由他来决定。

【解析】

从结果来看, 赵高弄死李斯,架空秦二世成为秦帝国的实际话事人,但是他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资治通鉴》作为帝王书,对于各朝历史有删减,有春秋笔法,也有司马光夹带私活,但是核心的那些教导皇帝的东西基本上不会改变。而这一段出现,不是没有道理。

在现代,你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在古代获取信息的方式,无非就是自己去看去了解(成本高效率低)、派人出去了解(间谍特务机构)、听下面人汇报(正常的官僚系统)。不管是哪种渠道取得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作用,其实就以下三种,而放在现在依然也是如此,甚至针对个人都是如此。

1.决策需要

制定政策必须要知道各地是什么情况,收集信息就是对各地的了解。否则你不知道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就容易出乱子。比如《大明1566》中改稻为桑政策的失误原因之一就是对当地了解不足。

2.控制需要

对于地方,朝廷其实有一些距离,想要控制难免有点鞭长莫及。那么如何确保地方在朝廷的控制?信息的作用也就体现了出来。朝廷知道地方很多事情,知道得清清楚楚,地方在朝廷面前什么都瞒不住,试问这种情况下,地方敢耍小心思?在朝廷面前都是个透明人,撅起个腚就知道要拉什么屎,还不乖乖的?

3.贯彻需要

朝廷的政令下发到地方让地方执行,这个时候信息的收集又体现出了作用。地方有没有在干?是不是真心在干?干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知道得清清楚楚。地方连阳奉阴违的空间都没有,自然朝廷的政令意志就能贯彻落实下去。

假设个场景,你是公司老总,手下有个分公司。但是这个分公司什么情况,你不知道,你安排下去的事情他干得怎么样你也不知道,试问你觉得这个分公司还算你控制的吗?

说这个,其实就是强调信息的作用。做生意发财其实就是靠信息差、策划谋略成功其实也是靠信息差,基本上你会玩信息、玩信息差你赢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回到正题。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