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四个字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遥远未来,而是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商业甚至地缘政治时,谁能抓住这波浪潮,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无数关于大模型、AI芯片、智能驾驶的新闻,也听到了无数关于“AI焦虑”的讨论。而就在这个年末,上海,这个一直走在中国前沿的城市,再一次用行动证明了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一份名为《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的文件,在12月27日如一枚重磅炸弹,投向了中国人工智能的湖面。
这不是简单的政策文件,而是一张详尽的战略蓝图。它不仅仅是在喊口号,而是真金白银地要将上海打造成人工智能的“新高地”。 如果说之前的上海在AI领域的布局是“散点式”,那么这份《实施方案》则将其整合成为了一张“网络图”,目标只有一个:在AI大时代,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100EFLOPS?不仅仅是数字游戏
《实施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的目标。这个数字背后,不仅仅是炫技,更代表着上海对于人工智能发展基础的深刻理解。
100EFLOPS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EFLOPS (Exa Flops per Second) 代表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是衡量算力大小的一个单位。100EFLOPS的算力意味着,它能够支撑更加复杂、更加庞大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推理。放在几年前,这个数字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了参与竞争的基本门槛。
上海的野心,不在于简单的算力堆砌,而在于建设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这就好比修建一栋高楼大厦,地基的稳固性决定了建筑的高度。100EFLOPS的算力目标,无疑是这栋大厦最坚实的地基。有了算力的支撑,大模型才能跑得动,人工智能应用才能真正落地。
然而,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算力上。算力虽然重要,但它只是“燃料”,真正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是数据和算法。如果只有强大的算力,没有优质的数据和先进的算法,那就是空有蛮力,无法发挥真正的威力。
“模塑申城”,不仅仅是AI的“自我感动”
“模塑申城”,这四个字足以体现上海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的雄心。不仅仅是要把人工智能做大做强,还要让它深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个行业,最终达到“模塑”城市的目的。
《实施方案》中,我们看到了上海在基础底座建设上的决心。不仅仅是算力,还包括语料体系和实训场。
- 语料体系: 人工智能模型训练需要海量的数据,而数据质量决定了模型的优劣。上海将构建多层次的语料供给体系,建立通用和专用语料库,这相当于给人工智能模型提供了“营养”。更关键的是,上海意识到了行业数据的价值,要打造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城市治理等行业的开放语料库,这意味着,上海将不再满足于“通用”模型,而是要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解决实际的问题。
- 虚实融合实训场: 这或许是这次《实施方案》中最具前瞻性的举措之一。 具身智能(Embodied AI)和自动驾驶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真实世界数据的缺乏。上海通过建设虚实融合的超大型实训场,就可以让这些新兴技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大量的训练和测试,然后再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不仅可以加快研发进度,还能降低试错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这种做法,也展现了上海的务实态度。人工智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迭代。
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产业的“重新洗牌”
如果说基础底座的建设是“打基础”,那么《实施方案》在应用层面的布局则是“重头戏”。上海这次瞄准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领先,更是产业的“重新洗牌”。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对于几个重点领域的着力布局:
- “人工智能+科学智能”: 这绝对是一个“高智商”的赛道。上海并没有满足于传统的人工智能应用,而是将目光瞄准了科学研究领域,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来加速生物医疗、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这意味着上海不仅要发展“消费级”人工智能,更要发展“产业级”人工智能,用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
-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上海明确提出要打造智能出租、智能重卡等垂直应用场景,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建设。这也意味着,上海将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一场硬仗,谁能在这场战役中胜出,谁就能掌握未来的交通命脉。
- “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 在AI时代,平台经济也将迎来新的变革。 上海不仅要利用人工智能来优化传统平台,还要打造全新的“AI平台”。 通过智能搜索、内容创作等方向,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 同时,上海还强调要推动头部企业设立投资基金,培育新赛道企业,这不仅是政府的引导,更是一种产业生态的布局。
这三大方向,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人工智能的加持,上海的传统产业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新的产业也将在这里诞生。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产业的“乘”,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不仅仅是政策,更是“资本的角力”
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实施方案》中,上海明确提出要构建产业投资基金赋能生态,发挥市级人工智能先导产业母基金的引领作用,并推动成立算力和语料基金,探索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等模式。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投入,更是资本运作模式的创新。算力和语料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刚需”,可以通过作价入股的方式,将资源转化为资本,不仅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在人工智能这个战场上,资本的较量从来都不容小觑。上海通过搭建完善的资本支持体系,就是要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项目来到这里,形成一个强大的“虹吸效应”。
“上海速度”的背后,是“国家意志”
上海这次的“AI大动作”,不仅仅是上海自己的行动,更是国家战略的体现。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自然要扛起这面大旗,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题、伦理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等等。上海的《实施方案》虽然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但如何将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多路要走。
上海,能否在这次人工智能浪潮中真正实现“模塑申城”的目标,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人工智能的“军备竞赛”,已经正式拉开帷幕。 而这一次,上海已经亮出了它的底牌。
最后,一些“不吐不快”的思考:
- 人才问题: 人工智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上海如何吸引和留住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 数据安全: 在强调数据价值的同时,数据安全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何平衡数据开放和数据保护,将是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的一大考验。
- 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伦理挑战。上海如何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坚守伦理底线,值得深思。
上海这次的“AI大动作”,不仅仅是一份政策,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城市竞争的豪赌。它能否赌赢,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这场AI大戏,已经进入了高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