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一个极为奇特且令人困惑的现象。表面上,它似乎允许粒子之间在超远距离间瞬时“通信”,速度甚至能超越光速,这看起来违反了光速限制这一物理基本定律。
然而,纠缠粒子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不等同于真正的信息传递。
在经典物理学中,粒子是一个可以明确描述的位置或动量的实体,例如一颗弹珠或一颗行星。我们能够通过测量精确地得知这些属性。
然而,在量子力学的世界中,粒子并不是一个硬质的小点,而是一团“模糊”的概率云。这种概率云描述了粒子在空间中的可能位置。
直到我们实际测量粒子时,它的位置或其他属性才会确定下来。这种“测量之前的不确定性”是量子力学的核心之一,被称为量子态。粒子在未被测量前,同时处于所有可能状态的叠加之中,直到测量导致其量子态“塌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
量子纠缠的神奇现象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一种特殊的现象。当两个粒子通过某种方式建立量子关联后,它们的量子态不再独立,而是被一种共同的数学描述连接起来。
换句话说,一个粒子的状态变化会立刻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状态,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以电子的自旋为例,电子的自旋是一个二元属性,可以是“向上”或“向下”。当两个电子被纠缠后,它们的自旋就会被严格关联。
如果我们通过特定的方式确保两个电子的自旋总是相反的,那么无论将这两个电子分隔多远,只要测量到一个电子的自旋为“向上”,另一个电子的自旋就会立刻显示为“向下”。
这种现象的奇特之处在于:两个粒子之间的“关联”似乎是瞬时发生的,超越了光速。这正是量子纠缠被认为可能突破光速限制的原因之一。
超光速通信的假象
从量子理论的角度来看,纠缠粒子之间的瞬时关联并不意味着可以用来实现超光速通信。关键在于,我们无法在测量一个粒子之前预测其状态,而测量结果是随机的。例如,当我们测量第一个电子的自旋方向时,结果可能是“向上”或“向下”,这种结果是随机的。
虽然测量一个粒子后,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立刻确定,但这种确定性本身并不能传递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这一点,假设两个人分别测量一对纠缠粒子。一个人在地球上测量第一个粒子,另一个人在月球上测量第二个粒子。地球上的人测量后立即知道了月球上粒子的状态,但月球上的人并不会因此立即获知地球上的测量结果。
真正的信息传递仍然需要传统的通信手段,比如发送无线电信号,而这种信号的传播速度受到光速的限制。
因此,量子纠缠虽然展示了粒子间的瞬时关联,但它并不违反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也无法用来实现超光速通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