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udit Peter
*本文节选自我的新书《从零开始写故事》的后序,
原标题:非虚构+:故事的新半径,有删节 。
文 | 叶伟民
2017年,我刚开始筹划课程那会儿,虽忙得生烟,心里却不是很笃定——这年头谁还会来学写作呢?这个问题不小,不仅是个人之惑,还是时代之问。
我承认当时过于理性,甚至轻度悲观。不过,从产品角度看,这又是必要的思维。如果你不提前自我拷问,市场会教育你。人大社的老师倒劝我放松,试试无妨,答案自然会来。
我的火车司机学生
我觉得有道理,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个答案。首批学员里有位50多岁的大哥,是名火车司机。这可是我的梦想,小学班会畅谈未来,有人要上月亮,有人要探底太平洋,唯独我想开火车,装满威化饼和水果糖。老师不爱听,批评我志向短浅,难成“四有”新人。我不确定她是对开火车这件事还是所运货物有意见,也不好意思问。
Photo by Pexels
三十年后,我终究没当上火车司机,却成了火车司机的写作老师。这个组合挺魔幻的,有点“不想当将军的厨子不是好裁缝”的混搭感。但它真的发生了,发生得那么自然,让我觉得开头那个担心甚至有些老土——在这个一部手机即可创作发表的年代,文字的疆域早非过去可比。
如今写作已不再是少数专职者的权利,昔日以期刊杂志为主的孤岛式阵地,也因新技术的兴起而连通扩大。写作的门槛在降低,应用场景在丰富,从以前单一的文学创作,延伸涵盖职场、学术、商业、公文、个人品牌等新领域。写作已成为人人可企及的寻常选择,就像学两句脱口秀来提升个人魅力那样既新鲜又坦然。
这一切可能早就发生。愚钝如我,直到遇上火车司机学生才意识到这片生机。我问大哥为啥想写作呀?他说,开了一辈子铁疙瘩,行过许多路,遇过许多人,都是风景,这一肚子故事不写下来可惜了。这答案看似平常实在,细思却是气象万千,起码暗藏了三个信号:
1、自我表达的觉醒
火车司机开始思考写作,这件事本身就挺行为艺术。事实也不断证明,这不是偶发事件,我的学员清单里陆续出现警察、医生、心理咨询师、科研人员、育儿专家、企业主、数学老师……这背后,是无数个体自我表达意识的觉醒。
2、写作的技术时代到了
手机、互联网、自媒体……作者每一个字,无须再借助铅字走向读者。独木桥不再,再小的个体也能找到出路,并从用文字拓宽至视觉、听觉来表达。
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风吹到了,花就会开。技术变革为笔头推开更多窗户,助他们去学习,去创作,去发表,去连接。古老的故事原理也站立在新的追光灯下,酝酿多姿多态的化学反应。
3、非虚构:多数人的天然优势
相比虚构写作,非虚构是就地取材,讲自己(或他人)的故事,对多数人来说更友好,也更易入门和上手。这也是当下非虚构写作得以成大众热潮的原因之一。
这些图景宏大又细切,新奇且有趣。遇到火车司机的那一年,我一边在授课中感受大众写作的水温,一边开启自己的写作实验,我称之为“非虚构+”。这个概念得益于众多学员的启发:既然不同领域、职业的人都主动走进非虚构,后者也必然能反向应用于各行业,成为其科普、记录乃至自我讲述的工具。
用写作来解行业危机
带着笔到新生领域游历一番,除了一睹全民写作的热潮,我自觉还有意外收获:跳出从业者的思维局限和纯文学视角,看看非虚构自由生长的样子,体悟好故事的价值和力量。
过去谈“为何而写”,答案无非是为人生或为艺术之类,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而普及后的非虚构写作,则衍生出千万条道路,创作观也随之变得多元斑斓。我听过最有意思的是来自一位科技大咖——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人工智能专家沈向洋。他号召同行写作,而且忧心忡忡,他并非有志于文学,只是目睹行业深陷“思考危机”。而解药之一,正是写作。
在《文如其人》一文中,沈向洋苦劝同业拿起笔,只有写,不断写,才能回归工程师文化并推动行业创新:
我们正在失去那些帮助我们进行深度思考、表述自己观点,并提升自我的宝贵工具。对于深处科技行业的我们,这尤其令人感到不安……
我发现越来越少有工程师撰写和分享他们深度思考的内容。但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引领整个行业实现真正的创新。那么,我们如何实现重大的变革性突破,而不是在现有成绩上锦上添花?
答案是写作。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考……写作更会帮助创造影响深远的工作。我已发表的论文,其影响力会持续很久,尽管或许只是作为参考资料……它们在我死后也还会存在。如果我够幸运,它们甚至能影响一两个人。
我向这篇文章的每一个读者发出挑战,每周写500字。如果有想法或看到问题,请写出方案并分享出来!
让我们通过更多的写作来重新定义精神领袖和工程质量的标准吧!
Photo by Pavel Danilyuk
有价值的工具、深度思考、表达自我、扩展智慧、变革突破、重写标准……这些词语,是一位纯理科人士对写作的理解。很独特,很跨界,有点乔布斯当年“站在人文与科技的十字路口”的先锋范儿。
好故事永不缺席
到了2020年,知乎邀请我当“故事大赛”评委,得以看过海量作品,更看到背后素人写作的众多样本。他们脑子里没有先入为主和条条框框,将自身职业、经历用他们觉得好看的方式写出来,结果甚是惊喜。
有一届的冠军是名医生,写急诊室的故事。在他的方寸之地,每一次推门闯入,背后都满是无奈和心酸,最后也总能伸向不同阶层的生死观,还有科学与疾病的角力。小小的房间,有着大大的人间。
病房是生死门,自然也是故事的富矿。我当记者时就常光顾,以第三者视角记录悲欢离合。但当医生以第一视角来书写这些普通人的命运,就有了非同寻常的穿透力。果然,那位医生得奖后,越写越勇,现已粉丝百万,还出了好几本书。
如果不是写作,或者说不是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这位医生的名字可能会出现在某篇专业论文上,或者某份枯燥的先进事迹报告中。他不知道自己这一箩筐故事的价值,也不知道读者在哪里。即使偶然被看见,也只是符号化的白大褂,更无法想象他所经历的人间万象。
后来,我的写作营来了一位比火车司机更跨界的学员。他本是公司职员,人到中年失业了,开始做自媒体。他曾任数据分析师,再复杂的表格,只要过一过眼,现状、趋势、预测全出来了。他对这身本领信心十足,唯一的瓶颈是不会讲故事。
老实说,一开始我也挺头疼。数据分析我是外行,这“药方”怎么开我一时也没有主意。我和他聊过几次,定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方向:多讲事,少说教,寓理于事,写好看了再说。后来,他开窍了,找到出路:将数据分析运用到教育领域。比如中考新政颁发了,他就用数据+故事做政策分析。
这个结合很巧妙,教育领域永远有新闻和情绪,但总是鸡汤多,实证少。过硬的职业技能,辅助以叙事技巧,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既深刻又好看,这些都是稀缺价值。很快,他做到该领域自媒体的头部。
连数据分析都能与非虚构结合,无论如何都是鼓舞人心的事。写作不再是文人墨客的专利,也不是语文书里那几首唐诗宋词。文字的世界已大大扩张,越来越多人借助非虚构找到自我表达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就是故事,真实的故事,正如《故事》作者罗伯特·麦基所言:“对于能够讲述优秀故事的作家而言,这是一个卖方市场——曾经是而且永远是。”
Photo by Ninh Tien Dat
这些年,我有幸以创作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触摸非虚构写作的潮起浪涌,也看着它不断外延、下沉。它翻越书斋,像蒲公英的种子四处飘散,落到职场人的邮件里,广告公司的创意文案里,励志者的演讲里,失意者的疗愈里,还在年轻人的游记里,更在无数普通人的日复一日的时光里。
全民写作浪潮让非虚构在艺术之外,又长出技能的一面。这就是我的前述观点:未必人人都想当作家,但人人都可以写非虚构并凭此拓宽自己的职业和人生。用当下的流行语说就是——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是不是“最”不好说,但整体不假。
而且,这个逻辑延伸至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群体都是成立的。我还看到过某家全球互联网公司办了自己的旅行杂志,水准不亚于职业媒体。未来,一切皆内容,好故事永不缺席。
这么看来,从世纪初至今,非虚构写作虽然已热闹过几个年头,却仍只是早春。我们听过鸟鸣,尝过甘露,正等待更美的季节。
当潮头涌来,有人弄潮,有人观潮,定甚是喧嚣。如果这本书能为朵朵浪花鼓鼓劲,解解乏,哪怕如一朵云一缕风轻然拂过,就已极好。
*本文节选自我的新书《从零开始写故事:非虚构写作的11堂必修课》,有删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